●王艷如
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的預防及護理
●王艷如
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間低血糖的預防策略以及有效的護理方式。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8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9例發(fā)生夜間低血糖患者的臨床資料以及護理方法。結果:經過及時有效的臨床救治措施該9例患者均未出現生命危險,且經有效的護理措施未發(fā)生第二次夜間低血糖。結論:經過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預防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的發(fā)生,對于發(fā)生夜間低血糖的患者經過積極的治療可以有效的緩解癥狀。
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預防;護理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其典型的臨床表現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以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目前糖尿病的發(fā)生率呈現上升的趨勢。臨床將6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成為老年糖尿病,這有兩層含義:發(fā)病時年齡已經達到60歲;發(fā)現是年齡未達60歲但現階段已經在60歲以內。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多種并發(fā)癥以及同時患有其他疾病,并且機體整體的功能下降[1]。故此,在臨床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夜間低血糖。出現低血糖后對身體有極大的影響,且若未能及時的發(fā)現并實施積極有效的救治措施將會對患者的造成生命危險。本文就此進行討論。
回顧性分析我院8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9例發(fā)生夜間低血糖患者的臨床資料,該9例患者中4例為老年女性患者,5例為男性患者,年齡在61-75歲之間。其中合并高血壓的4例,冠心病的3例,慢性腎功能衰竭的2例,腦梗死的1例。
目前,臨床中規(guī)定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3.9mmol/L時定義為低血糖。3.3mmol/L<血糖值≤3.9mmol/L為輕度低血糖;2.8mmol/L≤血糖值≤3.3mmol/L為中度低血糖;血糖值<2.8mmol/L為重度低血糖。臨床上低血糖可根據有無癥狀分為:可疑低血糖、無癥狀性低血糖、癥狀性低血糖以及嚴重低血糖。
低血糖的臨床表現分為兩個方面:(1)交感神經活動亢進的癥狀:出汗、神經質、顫抖、無力、眩暈、饑餓感以及心悸;(2)中樞神經系統的表現:意識混亂、行為異常、視力障礙、昏迷以及癲癇等。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常有體溫降低的表現。
低血糖發(fā)生的原因大致為以下幾類:胰島素應用過量;病情好轉后未及時的調整胰島素的用量;由于某些原因導致未能按時的進食(進餐時間推遲);在大量運動后未能及時的調整胰島素的用量;進食減少但未減少胰島素的用量;注射混合胰島素時比例不當,導致夜間低血糖;加用某種降糖藥物;在出現酮癥后加大了胰島素的用量,但是飲食未增加??傊?,出現低血糖的原因大體可以歸結為降糖藥物的用量和進食量之間未達到平衡。本文中的9例患者出現低血糖的原因分別為:4例為注射胰島素后飲食量減少;2例為調節(jié)胰島素用量時未能做出正確的判斷;2例為臨時的能量消耗增大卻為及時的增加食量;1例為因吞咽困難導致的飲食減少。
4.1 監(jiān)測血糖
前文已將低血糖的診斷標準進行了準確的描述。對于血糖不穩(wěn)定的患者以及可疑產生低血糖的患者應定時進行血糖監(jiān)測。夜間患者大多數處于熟睡狀態(tài),在發(fā)生低血糖時患者也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更不可能進行呼救。因此這就加大了醫(yī)務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護士只能通過血糖值得檢測來發(fā)現是否出現低血糖的癥狀以便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
4.2 對患者和家屬進行相關疾病的宣傳教育
在臨床中應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家屬進行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具體的內容有一下幾點:(1)詳細的講解出現低血糖時的典型臨床表現。(2)對患者以及家屬闡明發(fā)生低血糖的原因及誘因。(3)告知患者低血糖對身體危害以及夜間進行血糖監(jiān)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教育患者定時定量進餐,在餐前注射胰島素。(5)當患者出現身體不適時應及時與醫(yī)務人員交流。(6)應合理的選擇運動時間,從第一口飯開始,飯后的1-2h開始運動,應根據自己身體的情況進行適量的運動,直到周身發(fā)熱、微汗就行,避免過度的運動,在出現低血糖癥狀時應禁止運動。(7)應囑患者隨身攜帶糖果或者糖尿病急救卡,以便出現低血糖癥狀時能進行有效的救治。[2]
4.3 指導患者進行合理的飲食
對于糖尿病患者臨床上建議進行糖尿病飲食,以便很好的控制血糖。目前主要的飲食指導意見有∶(1)控制總熱量的攝入,應將體重維持在理想體重范圍,我國規(guī)定的理想體重計算方法為:身高(cm)-105,在所得值得正負10%范圍內均為正常。(2)強調采用均衡營養(yǎng)的食譜,應進行多樣化的食物,限制脂肪的攝入,適量的進食優(yōu)質的蛋白質,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的的攝入。(3)應進行嚴格的定時定量原則,注意藥量和食量之間的平衡。[3]
4.4 低血糖的處理
臨床中如果懷疑患者出現低血糖,應立即進行血糖監(jiān)測,并根據監(jiān)測結果采取進一步的治療措施。對于已經處于低血糖狀態(tài)的患者應立即進行治療。如果患者意識清楚,可以口服10-20g的含糖食品進行治療,臨床常用葡萄糖進行治療。如果患者意識不清,則不能進行口服治療,因容易出現窒息。此時應遵醫(yī)囑進行靜脈注射治療,臨床常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20ml進行治療,并每隔15min檢測一次血糖。根據檢測結果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本文所提到出現低血糖癥狀的9名患者均進行了積極的治療,治療后患者的血糖值恢復到正常的水平,未出現第二次低血糖癥狀。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各個機能低下,大多數患有多種疾病,在治療過程中常由多種原因引起低血糖。老年人對低血糖的感知閾值下降并對治療藥物的敏感較低,因此老年人容易出現低血糖癥狀。因此在臨床中我們應加強對老年病人進行疾病知識的宣傳,引起患者以及家屬的重視。并采取有效的預防和護理措施,減低低血糖的發(fā)生率。
(作者單位:北京市西城區(qū)廣外醫(yī)院老年病科)
[1]彭靜.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間低血糖的預防和護理[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20(9):1291-1292.
[2]代亞麗,劉連君等.綜合護理干預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間低血糖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7:169-170.
[3]王娟,吳華.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間低血糖的預防和護理[J].當代護士,2017: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