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振宇,張忠義,成鐵剛,張勝平,趙 清,郄東翔,劉瑞平
(1.河北省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總站,河北 石家莊 050011;2.邯鄲市農(nóng)業(yè)局蔬菜站,河北 邯鄲 056000;3.曲周眾鑫育苗專業(yè)合作社,河北 邯鄲 056000)
河北省茄子常年種植面積在4.7萬~5.3萬hm2,近年來,由于經(jīng)濟效益較好,設施茄子生產(chǎn)已成為河北省蔬菜主產(chǎn)區(qū)菜農(nóng)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河北中南部地區(qū),利用日光溫室、中棚、小拱棚都可以栽培早春茄子,可解決北方廣大地區(qū)冬季早春新鮮茄子的供應問題。近年來,以曲周眾鑫育苗專業(yè)合作社為代表的冀中南地區(qū)蔬菜育苗場逐漸發(fā)展壯大起來,它們采用專業(yè)化、規(guī)?;?、標準化的穴盤育苗方式,為茄子生產(chǎn)提供優(yōu)質(zhì)壯苗,大大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冀中南地區(qū)茄子以早春大棚生產(chǎn)為重點,一般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種育苗,育苗在配備加溫系統(tǒng)的日光溫室內(nèi)進行。育苗前,在溫室內(nèi)將高錳酸鉀、甲醛和開水以1∶1∶5的質(zhì)量比依次混配在一起,產(chǎn)生煙霧反應,封閉溫室48 h消毒,一般每667 m2溫室高錳酸鉀和甲醛用量均為1.65 kg。
使用黑色聚乙烯吹塑標準穴盤育苗,砧木選用平盤和50孔穴盤,接穗選用105孔育苗穴盤。使用前可將穴盤置于2%次氯酸鈉水溶液中浸泡2 h,取出用清水沖凈晾干即可應用。
目前邯鄲地區(qū)穴盤育苗的基質(zhì)主要有山東魯青基質(zhì),國外的克萊斯曼和自配基質(zhì)等。自配基質(zhì)常用東北草炭、蛭石與珍珠巖按照3∶1∶1的質(zhì)量比例混合,以達到手捏成團,觸地即散為宜。將配制好的基質(zhì)每立方米加入200 g多菌靈混勻,然后覆蓋薄膜并將四周封嚴,24 h后即可使用。
根據(jù)當?shù)胤N植環(huán)境、茬口、消費習慣等因素,長茄品種一般選用文圖拉、布利塔和俊郎等,圓茄品種多選用農(nóng)大601、茄優(yōu)1號、茄雜6號、黑霸王和超九葉圓茄等。
砧木以托魯巴姆和托托斯加為主。
砧木托魯巴姆常規(guī)條件下種子發(fā)芽慢、發(fā)芽率低,可將種子在陽光下晾曬3~5 h,再用55 ℃溫水浸種消毒,并不斷攪拌,當水溫降至室溫時浸泡20 h。然后用濕毛巾包裹放置催芽室催芽,催芽溫度控制在28~30 ℃。每天用溫水沖洗種子1~2次,一般5 d后開始發(fā)芽,6~7 d即可播種。
接穗種子因已包衣可直接播種,未包衣種子的處理方法同砧木。
砧木比接穗提前25 d播種,將浸種催芽后的砧木種子撒播于平盤中,覆蓋1 cm厚的消毒蛭石。蓋嚴后,將穴盤表面輕輕鎮(zhèn)壓,防止“帶帽出土”。然后澆透水,用地膜平鋪到穴盤上,保溫保濕。
當砧木的真葉即將長出時,將接穗直接播到105孔穴盤內(nèi)。
托魯巴姆出苗前,白天氣溫控制在30~32 ℃,夜間18~20 ℃;50%種子頂土時揭去地膜,白天氣溫控制在25 ℃左右,夜間14~16 ℃。接穗出苗前,白天氣溫控制在25~30 ℃,夜間15~18 ℃;50%種子出土后管理同砧木。水分管理以適當控水防徒長為原則,基質(zhì)要求見干見濕,澆水后注意放風排濕,空氣濕度控制在60%~70%。后期可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噴施。
當砧木長到3葉1心、真葉直徑約2 cm、覆蓋物撤掉葉片也不凋萎時即可進行分苗,分苗后的幼苗移入50孔穴盤。茄子分苗要在晴天中午、外界氣溫10 ℃以上時進行。分苗后及時澆水,加蓋小拱棚保溫保濕,白天溫度保持20~30 ℃,夜溫18~20 ℃,秧苗正常生長后,夜溫降至15 ℃。
嫁接前,可適當降低育苗設施內(nèi)的夜間氣溫。在嫁接前1~2 d,砧木和接穗都要澆透水,并噴施1次多菌靈等廣譜性殺菌劑。
7.2.1 劈接法
茄子嫁接通常采用劈接法,當砧木長到5~7片真葉,接穗長到4~6片真葉,莖粗3~5 mm時開始嫁接。砧木在第3片葉上部截斷,留2片真葉,在砧木莖中間垂直切入1 cm深,接穗在半木質(zhì)化處(茄子莖黑色與綠色明顯相間處)下刀,去掉下端保留2~3片真葉,下部削成1 cm長的楔形,插入砧木切口中,使砧木與接穗的表皮一端對齊,用嫁接夾固定。
7.2.2 套管嫁接
以曲周眾鑫育苗合作社為代表的育苗場探索出使用套管嫁接的方法,該方法簡便、快捷,比劈接法速度快1~2倍。其操作要點是:在砧木莖基部上方3~5 cm處沿45°角向上斜削一刀,去掉砧木莖尖,保留1~2片真葉;接穗在1葉1心或2葉1心時,沿30~45°角向根部方向斜削一刀,去掉根部,保留1~2片真葉;然后根據(jù)砧木莖粗,選擇內(nèi)徑2.8 mm、3 mm或3.5 mm的套管,將套管一半長度套入削好的砧木切面;最后將接穗的切面對應插入套管,確保砧木和接穗的切面完全吻合。
7.3.1 溫度
一般情況下,溫度越高,嫁接苗傷口愈合越快。但氣溫不宜過高,超過30 ℃,蒸騰加速,幼苗容易萎蔫。因此嫁接后6~7 d內(nèi),白天一般保持25~28 ℃,夜間保持20~22 ℃,保證夜溫不低于20 ℃,以利于傷口愈合。
7.3.2 光照
嫁接后3 d應采取全遮光手段,可用黑色遮陽網(wǎng)或草苫蓋在育苗棚上,以后逐漸撤去覆蓋物,增加見光時間。
7.3.3 濕度
嫁接后1周內(nèi)應保持棚內(nèi)空氣濕度95%以上,將苗床覆蓋薄膜保濕,密閉6~7 d。待幼苗長至3~4片真葉時,可逐漸增加通風換氣的時間,控制濕度在60%~70%。注意交錯變換通風口,使幼苗經(jīng)受鍛煉。
7.3.4 肥水管理
穴盤嫁接育苗要注意及時補水,一般基質(zhì)表面發(fā)白時就需要補水,同時根據(jù)基質(zhì)養(yǎng)分含量情況和苗情長勢,結合補水噴施0.2%磷酸二氫鉀+0.2%尿素混合液進行葉面補肥。
7.3.5 病蟲害防治
茄子苗期主要病蟲害為:猝倒病、立枯病和蚜蟲。可通過在棚室內(nèi)懸掛黃板或防蟲網(wǎng)等物理方法進行防治,并在此基礎上,當病蟲害發(fā)生嚴重時采用化學防治手段,使用藥劑防治應符合GB 4285、GB/T 8321的要求。猝倒病可選用代森錳鋅500倍液和多菌靈500倍液噴霧防治;立枯病可用10%立枯靈500倍液和70%的敵克松8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
莖粗壯、節(jié)間短,直徑0.6~1.0 cm,苗高不超過20 cm。具有7~9片真葉,葉片肥厚且舒展,葉色深綠帶紫色。第1花蕾出現(xiàn),莖、葉茸毛較多,根系完整發(fā)達且為乳白色,無病蟲癥狀。
按株行距50 cm×80 cm定植,667 m2留苗2 500株左右。定植時嫁接口要高出壟面3~5 cm,防止接穗受到土壤中病菌的侵染。定植后要澆足水并及時封土,以便保溫保濕。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 ℃,夜間18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