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琳
新生兒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護理干預進展
●王琳琳
靜脈留置針因其操作簡單,適用性廣的特點,在新生兒科的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但靜脈留置針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導致靜脈炎的發(fā)生,給患兒帶來痛苦。研究表明,采取適當?shù)淖o理干預可以明顯改善新生兒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臨床癥狀,減輕患兒痛苦。本文通過對新生兒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臨床癥狀和分級標準、發(fā)生原因及護理干預進行全面綜述,以便為相關的臨床護理工作提供參考。
靜脈炎;新生兒;靜脈留置針;護理
隨著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NICU)的逐步完善及無針輸液理念的倡導,靜脈留置針在新生兒科的應用基本得到普及。因其一方面可以減輕反復穿刺為患兒帶來的痛苦,且套管柔軟易在靜脈內(nèi)留置;另一方面能夠有效減輕臨床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對提高工作效率大有裨益[1]。但與此同時,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發(fā)生率也隨之增高,成為新的護理問題,給治療的連續(xù)性帶來影響。相關研究結果表明,接受過專業(yè)的靜脈治療培訓的護理人員對降低導管相關性并發(fā)癥有顯著作用[2]。由此可見,采取適當?shù)淖o理干預對于降低新生兒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發(fā)生率具有重要意義。
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輸液部位發(fā)紅,伴有或不伴有疼痛,局部腫脹,沿穿刺靜脈走向出現(xiàn)紅、熱、痛、水腫或條索狀改變,有明顯的束縛感。臨床上主要分為機械性靜脈炎、化學性靜脈炎、細菌性靜脈炎和血栓性靜脈炎4類[2]。
根據(jù)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2016版的《靜脈治療實踐標準》,將靜脈炎的癥狀分為0-4等級,各等級靜脈炎的主要臨床標準為:0級:沒有癥狀;1級:輸液部位發(fā)紅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級: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fā)紅和/或水腫;3級: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fā)紅和/或水腫,條索狀物形成,可觸摸到條索狀的靜脈;4級: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fā)紅和/或水腫,條索狀物形成,可觸及的靜脈條索狀物的長度大于1英寸,有膿液流出[3]。(注:上述條索狀物長度大于1英寸,可能對新生兒不適用,關于新生兒標準,待進一步研究確定)。
新生兒出生后免疫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全,免疫力低下,靜脈壁創(chuàng)傷的修復能力和對各種刺激所致局部炎癥的抗炎能力也較低,靜脈相對較細,靜脈壁較薄,容易發(fā)生靜脈炎[4]。另外,靜脈炎的發(fā)生率與新生兒的胎齡有關,胎齡越小,血管越細,管壁越薄,越易發(fā)生靜脈炎。
因護理人員留置針穿刺技術不熟練或不規(guī)范,如同一靜脈多次穿刺、止血帶捆扎過緊或時間過長等,均可造成患兒靜脈內(nèi)壁受損,進而引發(fā)靜脈炎[4];另外,留置針穿刺過程中未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消毒不徹底等行為,也可導致病原菌經(jīng)穿刺部位入血而導致靜脈炎的發(fā)生。翁莉[5]等指出消毒液未完全待干即行留置針穿刺,消毒液可隨著穿刺過程進入皮內(nèi)和血管,引起局部炎性反應而導致靜脈炎。
選用的留置針越粗,靜脈炎的發(fā)生率越高,由于新生兒血管較細,越粗的留置針對于血管內(nèi)壁的機械摩擦越大,越容易引發(fā)機械性靜脈炎。國外學者研究報道[6],使用聚四氟乙烯材質的留置針,靜脈炎發(fā)生率為49%,而使用生物材料發(fā)生率為24%,表明導管材質與靜脈炎發(fā)生相關。
艾芳[7]研究認為,留置針在新生兒頭皮靜脈和上肢靜脈留置時間無差異,而下肢靜脈留置時間較短。陳顯春等[8]報道,新生兒靜脈炎發(fā)生率,下肢>頭部>手背部>前臂以上部位。另外,在遠心端留置發(fā)生靜脈炎的幾率明顯高于近心端。其原因可能與下肢靜脈瓣多,遠心端血液在血管內(nèi)回流緩慢易形成血栓有關。
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是靜脈炎的重要影響因素。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提出靜脈留置針安全保留時間為3-5天。另BD公司建議,靜脈留置針的安全保留時間最長不超過1周。因為隨著留置時間的延長,留置針對血管的刺激增加,靜脈炎的發(fā)生率也相應增高[9]。
封管是靜脈留置針安全應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封管方法不當可致局部血栓形成造成堵管而誘發(fā)靜脈炎。另外,耿少英等[10]通過白兔試驗得出,相同留置時間,增加靜脈留置針封管次數(shù),可加重靜脈周圍組織炎癥的程度。
輸入高滲、刺激性強、濃度高、高分子藥物的化學作用是引起靜脈炎的常見原因[11]。在輸注對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藥物時,降低輸液速度可以減少藥物對靜脈的刺激,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幾率[12]。鄧軍等[4]指出,當輸液速度大于血流速度時,會增加血管壁的側壓力,使機械性靜脈炎的發(fā)生率明顯增高。
首先將患兒的病變部位用棉簽清洗干凈,取50%硫酸鎂浸濕無菌紗布后(以不滴水為度),直接敷于患處,范圍超過炎癥區(qū)域0.5-1.0cm,保持紗布濕潤,每10min更換1次,連敷3遍,2次/d,連續(xù)3d。作為傳統(tǒng)的靜脈炎處理方法,該方法已被臨床廣泛采用。有研究表明[13],50%硫酸鎂紗布濕敷再配合微波理療,可提高靜脈炎的治療效果。黃瑩瑩等報道[14],用莫匹羅星軟膏外涂患處并輕柔按摩2min后,再用25%硫酸鎂進行持續(xù)濕熱敷,可提高靜脈炎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
喜療妥軟膏的滲透性強,使用方便,患兒易接受,是治療靜脈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高效藥物[15]。用無菌棉簽將喜療妥軟膏均勻涂于靜脈炎發(fā)生部位,再輕輕按摩15-20min,2次/天,直至靜脈炎痊愈為止。有研究表明[16],喜療妥乳膏聯(lián)合新鮮蘆薈外敷會明顯改善靜脈炎癥狀,縮短癥狀消退時間。
土豆片外敷作為一種新的非藥物護理措施,已被越來越多地用于靜脈炎防治。采用新鮮土豆,將其洗凈切成1-2mm厚的薄片,貼在輸液外滲或靜脈炎處,用食品保鮮膜覆蓋,每1-2h更換1次,共更換2-5次。土豆具有清熱解毒、消腫、促進血液循環(huán)等多種功能,土豆中還含有龍葵素,具有緩解痙攣的作用,用土豆片外敷周圍靜脈,比常規(guī)方法50%硫酸鎂濕敷療效顯著,療程短,經(jīng)濟實惠[17]。
清潔患處后,將康惠樂透明貼均勻地貼于靜脈炎部位皮膚上,如出現(xiàn)皺折及膜內(nèi)膠體滲出時給予更換。其主要功效為促進正常結締組織再生,有利于組織復原,對靜脈炎有較好的治療效果[18]。
雍春玲[19]研究認為,海帶具有祛熱解毒、軟堅散結、消腫止痛、利水等作用,適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靜脈炎。史祥平等報道[20]將大小適中的海帶覆蓋在靜脈炎患處,用保鮮膜包裹,海帶干后則重新更換。同時,可在保鮮膜上用50℃左右的熱水袋熱敷15-30min,可提高療效。
使用六味醇、桐油石膏、金黃膏、云南白藥、芒硝等外敷[21]可治療靜脈炎。蔣洛琴報道[22]采用京萬紅涂抹治療新生兒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療效顯著。另有研究表明[23]如意金黃散濕敷治療新生兒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效果優(yōu)于硫酸鎂濕熱敷法。如意金黃散是一種復方中藥外用粉劑,含有黃連、黃民、蒼術、厚樸、陳皮、生天南星、甘草、白芷、天花粉等具有消炎、活血、散痕、止痛、改善微循環(huán)、解除局部血管痙攣、疏通氣血等作用。使用時操作簡單,能迅速解除局部疼痛、腫脹,減輕患兒痛苦,療效顯著。
臨床上引發(fā)新生兒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新生兒自身生理特點、護理人員留置針穿刺技術操作不規(guī)范或不熟練、留置針型號及材質選擇不適當、穿刺部位及留置時間不恰當,封管技術及藥物刺激等諸多因素。根據(jù)患兒自身的具體情況,選用適合的留置針大小、穿刺部位以及留置時間等,能有效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幾率,同時加強對臨床護理人員專業(yè)技能的培訓,提高護理質量,從根本上減少重復穿刺、消毒不徹底等情況的發(fā)生幾率,對預防靜脈炎的發(fā)生至關重要。另外,護理人員應當具備對靜脈炎的早期識別及評估,并決定是否需要護理干預和治療的能力。在患兒出現(xiàn)靜脈炎時,能采取適當?shù)拇胧┻M行干預,縮短治愈時間,減輕患兒痛苦。
(作者單位:北京清華長庚醫(yī)院)
[1]謝彩錦.影響新生兒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長短的因素與對策[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2,24(9):256,239.
[2]王建榮.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指南與實施細則[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9.18,37-51,94.
[3]INS.Infusion therapy standards of practice.Journal of Infusion Nursing:2016.
[4]鄧軍,張春燕.留置針致新生兒靜脈炎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1,19(5):30-32.
[5]翁莉,韓樹萍,余章斌等.降低新生兒靜脈留置針導致靜脈炎的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66-68.
[6]Karadag A,GorguluS.Effect of two different short peripheral catheter materials on phlebitis development[J].J In traven Nurs,2000,23(3):158-166.
[7]艾芳.不同年齡小兒靜脈留置針部位選擇與留置時間的護理[J].醫(yī)學信息 ,2008,21(8):1374-1375.
[8]陳顯春,封悅,宋爽,等.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的問題與對策[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42-43.
[9]羅濟瓊.靜脈留置針安全留置時間的探討[J].中華臨床醫(yī)學研究雜志 ,2006,12(21):2886-2887.
[10]耿少英,趙改婷,高榮花,等.靜脈留置針封管頻次與靜脈炎關系的實驗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6.21(13):1-3.
[11]陳茄,陳嵐,莊小環(huán).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基層醫(yī)藥 ,2006,13(12):2018-2019.
[12]杜穎.淺析輸液性靜脈炎的發(fā)生因素及預防措施[J].當代醫(yī)學 ,2008,14(24):19-20.
[13]謝立華,易可,李璐,等. 50%硫酸鎂濕敷配合微波理療治療新生兒靜脈炎50例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6):28.
[14]黃瑩瑩,張祥清,姜喜,等.莫匹羅星聯(lián)合硫酸鎂外敷治療新生兒靜脈炎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4,28(7):2503-2504.
[15]郭明星,華勇.喜療妥軟膏治療靜脈留置針所致小兒靜脈炎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17):2180-2181.
[16]魏婷.喜療妥聯(lián)合新鮮蘆薈治療新生兒輸液性靜脈炎的療效觀察[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10):1355-1356.
[17]詹琳清.新鮮馬鈴薯外敷治療藥物滲出性組織損傷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10B):4-5.
[18]羅媛玲,舒芳,蒲國會.康惠爾透明貼治療靜脈炎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 ,2009,79(5B):1235.
[19]雍春玲.海帶外敷治療靜脈炎25例臨床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 ,2010,16(7):20.
[20]史祥平,王曉翠,俞玲,等.海帶濕敷治療靜脈炎的臨床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2):146.
[21]苑萍.靜脈留置針靜脈炎的防治[J].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7,7(6):1199-1200.
[22]蔣洛琴.京萬紅治療新生兒套管針所致靜脈炎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7,7(17):3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