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春云
探討急診消化內鏡護理過程中的常見問題與應對措施
●龍春云
目的:探討急診消化內鏡護理過程中一些常見的問題以及應對措施。方法:分析急診消化內鏡護理中一些常見的問題,以及問題發(fā)生的原因,從而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結果:影響其護理的因素較多,如醫(yī)院感染、器械轉運等。結論:想要提高急診消化內鏡護理的效果,就必須要加強消毒滅菌管理、減少器械轉運、完善交接班制度等,借此來提升治療效果,降低醫(yī)療糾紛等。
急診消化內鏡;護理;風險;對策
(1)院內較易感染問題
醫(yī)院感染是急診消化內鏡護理中最為常見的一項危險因素。消化內鏡是一種深入人體的儀器,且其結構也較為特殊和復雜,很難做到百分之百的消毒和滅菌,因此在對其使用的過程中,很容易就引起交叉感染。而人體的正常防御屏障一旦被細菌進行破壞了,就會加大病人的感染幾率。(2)器械轉運問題。為了能夠進一步的配合搶救以及康復等方面的需要,這時的消化內鏡經(jīng)常下需要轉運。而其所含的配件有比較的多,所面臨的又是急診患者,很容易出現(xiàn)配件遺漏等問題,這樣還導致術者情緒急躁,進而降低了搶救效果,從而引起醫(yī)療糾紛。另外,在轉運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電梯、樓梯以及連接處的坎等,從而會導致出現(xiàn)器械在運轉中出現(xiàn)損壞或者是內鏡主機接觸不良等各種情況,加大了器械轉運中的風險。(3)交接班間題?,F(xiàn)今的醫(yī)療分工十分的明確,急診護士和病房護士屬于不同的科室。病房護理人員并不是很了解有關于消化內鏡的治療以及護理,也沒有足夠這方面的護理經(jīng)驗,另外急診患者因為疾病特點的不同,醫(yī)生在所選用的治療措施時,也是根據(jù)病人的疾病特點來制定的,因而護理也因具有差異性,所以,急診護理工作人員一定要和病房護士將交接班工作做到位。但實際工作中,急診護士和病房護士的交接工作并是不很到位,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病患病情交接不清或者是注意事項不到位等,加大了護理風險和醫(yī)療糾紛的可能性[1]。(4)患者的心理安撫問題。心理很多時候都會影響到患者的病情,因而,現(xiàn)代護理不僅要護理好患者的身體,還要對其心理進行護理。因為急診的特殊性,急診消化內鏡護理和常規(guī)的內鏡護理相比較,患者和其家屬的心理安撫也更為困難。且因為事故的突發(fā)性,會導致患者和家屬出現(xiàn)較大的情緒波動,如焦慮、心煩等,這時安撫好患者和其家屬的心理問題十分的重要,若無法處理好這一問題,不但會影響到治療的效果,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出現(xiàn)醫(yī)療糾紛等。(5)護理工作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問題。急診消化內鏡護理受其相關護理人員的技術能力、專業(yè)知識水平以及配合度影響?,F(xiàn)今的經(jīng)濟技術發(fā)展十分的迅速,內鏡技術也在不斷的進步完善,各種新功能以及應用相繼而出,因此護士也必須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技能操作能力以及專業(yè)水平。若護理人員無足夠扎實的專業(yè)技術,就無法配合醫(yī)師操作,尤其是進行靜脈曲張的硬化劑以及Dieulafoy病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鈦夾夾閉治療時,其出血較兇猛,若護士無法良好的配合術者,往往會錯失最佳的止血時機,導致嚴重后果。且消化內鏡的護理也十分的重視護士間的配合度,需要護士間進行良好的合作,若護理人員無法合作配合會為接下來的護理埋下隱患[2]。
(1)嚴格消毒滅菌管理。在急診消化內鏡的護理上,良好的消毒滅菌管理能夠有效的降低醫(yī)院感染率。在使用完內鏡之后,對于那些很難進行清洗的部位以及器械進行仔細的手工清洗,且對活檢口橡膠蓋、附件等有著較為嚴重污的部位要進行充分的浸泡,同時利用酶潔液進行反復清洗,且整個過程要嚴格的按照消毒規(guī)范進行操作。在進行消毒之前,要對戊二醛濃度進行檢測,確保戊二醛濃度被控制在有效范圍之內,同時保證內鏡浸泡時間足夠,取出的條件是浸泡時間達標。在對內鏡進行消毒后,還需要對消毒質量進行檢查,借此來掌握消毒滅菌效果。若發(fā)現(xiàn)還存在問題,要著手分析且進行及時的整改。(2)保證器械齊全以及轉運。在進行急診內鏡時,護士先需要向主管醫(yī)生了解患者的病情,之后再和內鏡操作醫(yī)師溝通,在此基礎上備全內鏡和其配件,且使用前后均進行消毒。因門診進行消化內鏡檢查的患者較多,配備的內鏡數(shù)量無法滿足需求,為了能夠最大程度上利用內鏡,洗消人員往往會減少內鏡清洗消毒時間,護士了內鏡清洗和消毒的質量,所以必須要杜絕這一人為能夠控制的因素。且消化內鏡在運轉中也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所以應最大程度上降低器械轉運的次數(shù)。應盡量的將其安排在靠近樓層的位置,借此來縮短轉運距離。在設備進行轉運之前,安排專人在樓梯和電梯等位置進行守候,確保設備能夠進行順利及時的轉運。與此同時,盡量的減少醫(yī)院的障礙物,降低設備轉運中的阻礙和風險[3]。另外,在因為設備的配件較多,因此在轉運前需要進行仔細的檢查,確保配件齊全后方可進行轉運,最好不要將內鏡懸掛在主機上,由專人負責提拿,避免內鏡在運轉中收到損害。對于那些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要配上活檢鉗和附屬配件,因有時是消化道腫瘤而引起的,在家屬不同意急診手術或者是患者病情復雜的情況下,需要留下活檢標本,這樣做能夠更有效的對此類患者進行診斷,還能避免了患者再做一次內鏡的痛苦。(3)做好交接班的溝通。在結束急診內鏡的檢查和治療之后,急診護士需要和病房護士做好交接班工作。這時急診護士需要將治療的過程以及病人后期的一些注意事項詳細的告知病房護士。特別是對有引流管留置患者,更需要仔細的交代護理當中的事項。(4)提升護士的專業(yè)能力以及素質。內鏡護理貫穿于整個內鏡檢查治療。檢查前,護士要以熱情的態(tài)度、端正的儀表來給病人留下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患者在被接診之后,第一個接觸的對象就是護士,這時護士需要微笑的接待病人,和其進行良好的溝通,借此來降低或者是消除病人的焦急以及緊張感等。對急危重患者,護士在溝通時要保證語言簡潔易懂,盡量的安撫好患者的情緒,且告訴其胃鏡檢查十分有效,且時間較短,只是在過程中會出現(xiàn)有一些惡心[4]。
在消化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內鏡技術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其和常規(guī)消化內鏡護理相比較,更具特殊性以及風險性,因而必須要加強這方面的護理。隨著其技術的不斷提高,其護理水平也需要不斷的給提高,因此,于此相關的護理人員不但要了解急診內鏡護理中常見的問題以及對策,還需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技能以及專業(yè)水平,借此來提升護理的水平,降低醫(yī)療糾紛,提高患者滿意度。
(作者單位:貴州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1]朱冬蘭,張明珠,成敏等.49例急診內鏡診治Dieulafoy病的護理配合[[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1):1573-1574.
[2]吳迪,崔保繼,劉楊等.內鏡預約分診常見問題及防范措施[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3,30(4):318-319.
[3]蕭佩儀,張桂芬,何艷梅等.急診護理風險的原因分析與管理成效 [J].現(xiàn)代醫(yī)院 ,2012,(12):132-135.
[4]胡銀清,郭海建,劉曉利等.不同護理模式在無痛消化內鏡檢查術中的應用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5,21(6),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