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裕容 肖曉
中醫(yī)護理在腎病綜合征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邱裕容 肖曉
目的:觀察中醫(yī)護理技術和理論對腎病綜合征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為腎病綜合征患者的中醫(yī)護理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針對病種病情及患者的全身情況,加強中醫(yī)護理,全身護理及局部護理及健康教育等護理工作。結果:自開展中醫(yī)護理工作以來,病患及醫(yī)護工作者都對此項工作相當滿意。結論:加強中醫(yī)護理以及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工作,對提高患者特別是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延長患者的生命意義重大。
中醫(yī);護理;腎病綜合征
腎病綜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水腫、高脂血癥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組綜合癥[1],在中醫(yī)診斷中屬于“虛癆”和“水腫”的范疇。腎病綜合征易復發(fā)[2],若失治誤治,護理不當,則會加重病情,累積多個臟腑。因此,正確的護理和康復指導至關重要。
2015年7月-2016年11月,我科共收治了18例腎病綜合征患者,其中男性質11例,女性7例,年齡8歲-68歲,我科均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1)中藥浸泡。選藥:益母草、板蘭根、白茅根、車前草、苦參、赤芍、丹參各50g,水煎后連藥渣帶藥液倒入盆內,讓患者雙足浸入藥液中浸泡,每天二次,每次20-30分鐘,溫度30-40℃,其目的是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腫,促進患者盡快康復。
(2)針灸推拿。選穴足三里、氣海、關元、腎俞、命門、涌泉針刺或艾灸,配合推拿。推拿應在穴位上輕緩運動,,以患者感到微熱及舒適為度,每日1-2次,7天為1個療程,以達到補腎強身,增強自身抵抗力。
(3)中醫(yī)藥物配合激素治療效。其主要以滋陰清熱為主,隨患者癥狀加減,中醫(yī)理論進行辨證分型。使用激素治療的初級階段宜用滋陰降火法治療,激素減量階段宜用滋陰補腎法治療,激素維持階段宜用強效補腎、健脾藥物治療,預防和控制感染,使機體免疫力提高,是中醫(yī)治療的目的。
在我科住院的18例腎病綜合征患者,我科醫(yī)師均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在住院期間未發(fā)生感染病例,患者治療及服藥期間副作用小,耐受力大大增強,治療效果特別滿意,住院天數相對減少,大大地為患者減輕了精神及經濟方面的負擔,在廣大患者及家屬中反響特別好。
孫思邈說:“凡欲治病,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后乃爾”,根據中醫(yī)“食藥同源”的原理和“食藥同治”的邏輯關系,根據腎病綜合征患者臨床癥狀及特點進行的中醫(yī)膳食護理,主要是針對患者的水腫及營養(yǎng)不良進行施護①。適當補充優(yōu)質蛋白質有利于提高血漿蛋白含量,宜進食精瘦肉、牛奶、雞蛋、魚肉等含優(yōu)質蛋白高的食物,同時必須限制每日的脂肪攝入量,避免食用高膽固醇食物;水腫、嚴重高血壓、少尿時應嚴格控制鈉鹽攝入量②。根據病情變化,給予中醫(yī)辨證施食,例如患者脾腎兩虛時,飲食注重調理脾胃補腎益氣,應多食生姜紅棗湯、黃芪燉雞湯等,患者濕熱內蘊時應注重消腫以及利尿,飲食應多食冬瓜、綠豆、番茄等食物③。腎病綜合征患者長期服用激素出現(xiàn)食欲亢進者,應控制糖的攝入,研究表明,糖能促進組織親水性增高,加重炎癥傾向,興奮大腦皮層,使機體敏感性增加。因此,糖的攝入要適合生理需要,以每日300-400g為宜。長期排出大量蛋白質者,鈣磷缺乏,易致骨質疏松,出現(xiàn)低鈣血癥,故應補充含鈣豐富食物,如海帶、黑木耳、黑芝麻、銀耳等。
“喜怒憂思悲恐驚”是人的七種情志活動,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思則氣結,可見情志護理對病人的重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病程長,且纏綿難愈,患病之后容易產生各種不良情緒,如緊張、焦慮、恐懼等,這對治療和康復十分不利,甚至加重病情,因此護理人員要多關心體貼患者,經常與患者談心,了解其心理動態(tài),同時也使其了解自己的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分析治療中有利因素,交流同種疾病治療的有效信息,使其正確對待疾病,增強治療信心。當患者病情遷延難愈時,易出現(xiàn)煩躁、悲觀、失望等情緒,護理人員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給予護理,為其排憂解難,使患者感到有所依靠,同時還應做好患者家屬的情志護理,以便于家庭成員投入更多的精力及經濟在患者身上,讓患者感到家庭的溫暖和家屬的關心關懷,有利于促進疾病的早日康復。
《素問·血氣調神大論》強調中醫(yī)的“天人合一”,人應適應自然規(guī)律,規(guī)律的生活對維護神經系統(tǒng)功能很有利,中醫(yī)學認為:人與自然界的關系密切,故在治療及康復期,環(huán)境和起居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其療效,腎病綜合征患者病室要舒適、安靜、整潔、衛(wèi)生,空氣要保持新鮮,定時通風換氣,溫度適宜,光線充足明亮,居室定期消毒,急性期要絕對臥床休息,恢復期適當做一些戶外活動,以不疲勞為度,秋冬季節(jié)要注意防寒保暖,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定期沐浴,保持皮膚清潔,特別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潔,飯前飯后用生理鹽水或10%銀花水或板藍根水漱口,口腔有糜爛、潰瘍者可涂潰瘍散,冰硼散,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
腎病綜合征患者常伴水腫,減輕水腫可避免皮膚發(fā)生破潰、導致感染以致于病情惡化,患者入院時應測量身高、體重,以計算飲食和藥量,以后每周測量體重1次,水腫嚴重者應定時測量體重,腹圍,準確記錄出入量,密切觀察尿量及色味變化,觀察神志、血壓,舌象和皮膚水腫情況,并做好記錄,重度水腫病人改變體位動作宜緩慢,嚴禁拖、拉、推、拽等,中醫(yī)認為水腫是由于水寒泛濫,腎陽不足所致,此期護理以補益腎氣為原則,在口服補腎利濕中藥基礎上,患者出現(xiàn)水腫嚴重的部位可以使用六一散或紅花酒外敷,預防皮膚發(fā)生破潰、感染,同時可以使用艾條每天一次,灸腎俞穴、上穴具有補腎功效。
腎病綜合征是由多種原因導致腎臟損害,引起腎小球濾過膜對血漿蛋白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漿蛋白自尿中丟失而引起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其病程長,易反復,因此加強對腎病綜合征患者的護理十分重要,且護理質量的好壞關系到患者病情的發(fā)展,病程長短,以及治療效果,護理人員運用中醫(yī)護理整體觀知識,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護理,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處于最佳的治療狀態(tài)和治療環(huán)境,有利于促進疾病恢復。
(作者單位:重慶市潼南區(qū)中醫(yī)院)
[1]姚景鵬.內科護理學[M].中國和平出版社,1996,212.
[2]秦藝菊,王芙蓉.中醫(yī)理論在腎科病人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健康必讀(下半月),2010,(3):21-22.
[3]李家邦.中醫(yī)學(第7版)[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