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旭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文法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
淺析弗羅斯特的詩歌《Design》
楊 旭*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文法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
羅伯特·弗羅斯特被稱為美國文學中的桂冠詩人,他的詩通常描繪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并從中探索人與人、人與世界的關系。本文以格律詩“Design”為例,賞析了作者的詩風:貌似輕松自如,實則構思精妙,寓意深刻。通過生動的再現(xiàn)詩人晨林中漫步看到“白蜘蛛托白蛾立于白色萬靈花上”的情景以及基于這一場景的所感所悟,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世間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宿命,冥冥之中的一切都是被精心設計的結果。
設計;命運;死亡
從詩歌標題看,Design在字典中有:圖案、設計、圈套、目的、陰謀等意思。作者用Design作標題而沒有用只能表現(xiàn)情節(jié)的plot或者只表現(xiàn)計劃的plan,直接為下文設置了懸念,激發(fā)了讀者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欲望。此外,全詩圍繞design這一主題為線索,這一畫龍點睛之詞不僅在全文中處處有所體現(xiàn),更是本詩中連接上下兩闕的重要線索。上闋以design為內(nèi)容,描述了事件發(fā)展經(jīng)過,下闋以design為升華,體現(xiàn)了作者的深刻反思。
從形式上看,該詩沿襲了彼特拉克體先八后六、上下兩闋的結構。在音韻上,上闋按照“彼特拉克體”abba,abba的韻式排列,但在下闋中,詩人卻又未遵循彼得拉克體cde,cde或cdcdcd的韻式,而是保持了上闋出現(xiàn)過-ite的尾韻,這種上下闋韻腳遙相呼應的安排給人一種前后相扣的美感。同時,下闋第二句詩行的-all尾韻與詩尾最后兩句的尾韻押末韻,可見詩人創(chuàng)造性地采用了acaacc這種新穎的韻式,同時又仿照莎士比亞體中畫龍點睛式的偶句結束該詩。詩人對傳統(tǒng)14行詩體的創(chuàng)造性借用與改造,正是作者精心設計的表現(xiàn)。弗羅斯特似乎有意表明,我對彼得拉克詩結構的改變,正類似于詩中蜘蛛、白俄、萬靈草的命運那樣,萬事萬物總有一個冥冥之中的操縱者在主宰這一切。
從內(nèi)容上看,本詩的謀篇布局可分為兩部分:前8句描繪以蜘蛛為中心的畫面,后6句是詩人對眼前所見的思考和認識。上闋8句主要是對事情原尾的一個整體性描述:講述了詩人清晨林中漫步時偶然看到的一幅情景:一只白色的蜘蛛拖著一只白蛾站在一朵白色的萬靈花上。從客觀上講,這三種有著純潔白色的事物在同一時空出現(xiàn),本該是一幅美好和諧的畫面。但在詩人筆下,這些白色意象所暗藏的黑及其構成的死亡之圖卻給人一種驚詫之余的恐怖感。詩人用面帶笑靨,白白胖胖來形容蜘蛛,就像在贊賞一個純真的嬰兒,但是這種美好的感覺很快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看似無害外表下的那副殘酷的殺手形象——蜘蛛在同樣潔白的萬靈草上布下了天羅地網(wǎng),將追逐光芒而來的白蛾注入毒液,直至獵物僵硬。而那據(jù)說能包治百病的萬靈之藥不僅沒有任何回天之術使死去的白蛾復活,卻成了引誘白蛾落入陷阱的“幫兇”。此外,那被捕的白蛾在詩人眼里“仿如一塊僵硬的白綢子”,通常絲綢會給人以柔軟、光滑、舒適的聯(lián)想,可這里卻用僵硬來修飾絲綢,這一矛盾修飾不僅讓讀者看到了了無生命痕跡的白蛾所呈現(xiàn)出來的真實面貌,更讓人很容易聯(lián)想起棺木中僵硬的白色綢緞。顯然,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的雖是白色,但更明確的說,這份白色確是代表著死亡的白色,讓讀者感到惶恐勝過驚訝。
對基本畫面介紹完之后,詩人開始考慮蜘蛛、白蛾、萬靈草這三種不同種屬的生物的匯聚到底是出于偶然還是出于必然。詩人用assorted一詞來修飾characters,而在《韋氏詞典》中assorted的定義就是1.不同種類卻又同色的生物聚集在一起2.本不該卻正合適的匯合,所以不管是出于偶然還是必然,三者共同促成了盛宴儀式(mourning rite)morning right的諧音,并最終無一幸免的成為女巫手中的肉湯。這一雙關語的運用不僅為全詩籠罩了一股濃厚的宗教色彩,使詩歌更加神秘,也延續(xù)了上文的思想:世事難料,即使勝利的蜘蛛也只是一時的僥幸,終究也逃不過冥冥之中的命運。
自然界的這一場景使詩人感到困惑,他不知道這一切是自然規(guī)律使然還是無形的力量牽引所致,因此在下闋的6行中,弗羅斯特以問句的形式尋求解答。萬靈草不是通常都是藍色或者紫色的花么,那為什么那朵路旁的萬靈草是白色的,它吸引了趨光的白蛾,同時也為白蜘蛛作了顏色掩護。然而,最后兩句詩又似乎表明了詩人的觀點:這樣的巧合難道不就是設計的結果么,而誰是那個幕后操控者?上帝?黑暗力量?亦或者主宰一切的命運之神?作者并沒有言明,而是把巨大的想象空間留給讀者。
縱觀全詩,詩人似乎想通過對“蜘蛛擒住蛾”這樣一個小而凝練的場景的描繪和思考來探討光明與黑暗、善與惡、生與死等二元對立的現(xiàn)象,并借此暗示那令他感到恐懼的宿命感。詩中所提到的蜘蛛、萬靈草和白蛾都是詩人的生活所得,只不過詩人不僅如實描摹了生活中看似平淡無奇的現(xiàn)象以及那一瞬間的感受,而且賦予了其比喻和象征的意境,從而提煉出了令人深思的哲理意蘊。
[1]李宜燮,常耀信.美國文學選讀(下)[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2]Webster,N.Webster's Encyclopedic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Z].New York:Gramercy Books,1996.
[3]Robert Frost,Design.[Z]《新罕布什爾》(New Hampshire),1923.
[4]張子清.二十世紀美國詩歌史[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楊旭(1993-),女,漢族,黑龍江綏化人,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文法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I
A
1006-0049-(2017)06-0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