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敬
(長治學院,山西 長治 046011)
合唱屬于多聲部的一種藝術形式,通常是由伴奏、合唱隊員、指揮一起演繹作品,其中最常用的伴奏形式為鋼琴伴奏。鋼琴伴奏者是音樂作品演繹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其發(fā)揮著交響樂團的作用,不管是弦樂組,還是木管組與鋼管組,鋼琴都可通過伴奏者將作品生動演繹出來。鋼琴伴奏不僅可模擬出嘹亮的銅管氣勢,而且能夠模擬出弦樂柔婉、纏綿的音色。在合唱表演中,鋼琴伴奏可以和合唱團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營造出整體的、劃一的合唱氣氛,以充分展示伴奏者的音樂水平,最終使得兩者在合作中開辟出新的藝術天地。那么,在合唱中如何充分彰顯鋼琴伴奏藝術,是演奏者急需思考的問題。
被譽為“樂器之王”的鋼琴,其可演奏出復調、旋律與和聲,具有寬廣的音域,可對演奏音量的輕重進行自如控制,可實現(xiàn)音型的靈活變化,演奏效果可媲美于一支配備齊全的管弦樂隊。一般情況下,合唱的主要組成部門為低音、高音、童聲、女聲、男聲,可穿插變化、聲部配合、復調處理及和聲處理,豐富多樣,具有鮮明的表現(xiàn)力,無論是齊唱還是獨唱都難以企及。合唱和鋼琴的恰當結合,可發(fā)揮出鋼琴巨大的表演能力及演奏技巧,還可把合唱推至到更為廣闊與嶄新的藝術表現(xiàn)領域,讓兩者之間相依共存、緊密結合。合唱與鋼琴伴奏可以實現(xiàn)相映成趣、輪流突出、相互陪襯、取長補短,猶如猛虎添翼,最終增大為例,實現(xiàn)光彩奪目的表演效果。恰當?shù)匿撉侔樽嗫蓮浹a人聲方面的不足之處,而鋼琴就可彰顯出錦上添花的作用,特別是在合唱音域及音樂方面,可和人聲之間相互對比和襯托。尤其是在那些音樂作品需要創(chuàng)設情景的表演環(huán)節(jié)中,就可使得鋼琴的優(yōu)勢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比如,趙元任的代表作品《海韻》中就涵蓋有一段少女被吞沒到大海的描述,這就可利用鋼琴完美而輕松地替代人聲達到預設的表演效果;《雨后彩虹》這部音樂合作作品中描繪的是優(yōu)美的大自然背景,在表演中就可借助鋼琴演奏把內容惟妙惟肖地展示出來;《婁關山》中與戰(zhàn)爭場面有關的刻畫,也可借助鋼琴演奏實現(xiàn)最佳表演效果;《黃河大合唱》這一作品,在鋼琴伴奏作用下,可使得作品意境與內涵更加形象地得以凸顯,從而可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
鋼琴伴奏是一門較為獨立的與特殊的學科,更是綜合藝術中的一種重要形式,其在入木三分地闡釋作品內涵方面,發(fā)揮著與演唱者一樣關鍵的作用。具體來講,在合唱中處理鋼琴伴奏的有效方法有以下幾種。
在合唱活動中,鋼琴伴奏者應始終處理好主體及客體的相對關系。在間奏與前奏中,通常情況下鋼琴伴奏應該是主體,伴奏的目的是為了把作品中的情緒與意境較好地營造出來。并且,在合唱表演前奏中鋼琴伴奏擔負著幫助合唱成員恰精準握音高及速度的價值。然而,在聲部中,鋼琴伴奏的典型作用是營造與陪襯,需要和合唱聲部共同塑造出一個生動、典型的音樂形象。在理想狀態(tài)下,合唱和鋼琴伴奏之間相互呼應、輪流出現(xiàn),構建出“你唱罷我登場”的緊湊態(tài)勢,從而可營造出鮮明的合唱場景,進而可及時彌補合唱活動中出現(xiàn)的真空缺陷,讓音樂表演扎實做到交相呼應與綿延不絕。比如,冼星海的經典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其合唱部分具有鮮明的音樂形象,還具有磅薄的氣勢;伴奏部分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可較好地突出音樂主體,其中的序奏、間奏、前奏部分可實現(xiàn)對合唱的完美補充與烘托。
合唱作品受到差異化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歷史時代,都具有個性化的風格特點,因此只有恰當而精準地掌握每一個合作作品的實際風格,是對其進行恰當伴奏的基礎與條件。比如,貝多芬的代表作《第九交響曲》的合唱環(huán)節(jié),不管是在色調,還是在速度與力度上都有很顯著的變化,因此可讓聽眾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感受到強烈的動感。在鋼琴伴奏技術方面,伴奏者應尤其關注貝多芬在展示和聲方面的主要特點:通常情況下,變化莫測、豐富多彩的和弦可使得聽眾產生眼花繚亂的感覺,但是貝多芬的使用的和諧卻富有深意,假如對其意圖沒有精準理解的化,就難以將其風貌完美地表現(xiàn)出來。再比如,紅色經典音樂作品《長征組歌》中的《到吳起鎮(zhèn)》,在鋼琴伴奏中要想將陜北民歌濃郁的地方風味表現(xiàn)出來,就需要伴奏者尤其重視前奏中和弦和琶音對比樂句所具有的反差,并恰當?shù)卦谇冁I上展示出來。另一方面,用鋼琴為童聲合唱做伴奏的時候,應確保音色利落干凈、和聲整體,并且還應做到富有表情。
恰當?shù)匕盐蘸铣械膸陀H伴奏韻律與節(jié)奏,可幫助演唱者更好地展示出音樂作品的意境、思想、內涵及風格,而速度與節(jié)奏存在必然的內在聯(lián)系。伴奏者要想精準把握音樂作品的韻律與節(jié)奏,就需要細心、投入聆聽,還應具有大量的、長期的工作實踐經歷。在合唱鋼琴伴奏中,速度是伴奏者尤其應注意的重點問題,無法用簡單的慢或者快對進行闡述,其和人的思維節(jié)奏之間有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可以通過變換鋼琴伴奏速度來體現(xiàn)合唱音樂作品表演的節(jié)奏,但是不可簡單地用速度替代表演節(jié)奏。這里所指的“節(jié)奏”并不是音樂音量在強弱上的變化,而是利用節(jié)奏更恰當?shù)仃U釋音樂作品的個性語氣。比如,合唱作品《我的祖國》,在用鋼琴給該作品表演進行伴奏的時候,應確保速度流暢而非快速,伴奏中需要彰顯出節(jié)奏的均勻性,但是不可給人留下生硬的感覺。尤其應關注左右低音方面發(fā)生的變化,需要右手將和弦均勻分解,而手腕需要保持自然轉動。另一方面,應使得伴奏者內心節(jié)奏和與變化速度完全一致,只有這樣才能完整而準確地將這一首音樂伴奏好。
一名出色的鋼琴伴奏人員,應具有厚重的演奏基本功,可結合各種風格類型的合唱作品采取針對性的伴奏方法以彰顯出更為鮮明的藝術效果,應確保伴奏的靈活、清晰及流暢。并且,鋼琴伴奏活動不同于鋼琴獨奏,其與和唱者是一種合作伙伴關系。相同的合唱類歌曲,合作對象的音色不同,就需要鋼琴伴奏者具有差異化的觸鍵音色。而這種變幻不定的音色要求,就對鋼琴伴奏人員提出了更高標準,他們只有掌握有更多的觸鍵方法與技巧,才能獲得更為理想的鋼琴伴奏效果,才能從整體上提升合唱活動的質量。
與鋼琴獨奏相比,鋼琴伴奏具有更大范圍的演奏技巧。在鋼琴伴奏的合唱中,伴奏人員的樂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假如伴奏中沒有把音樂作品的情緒強烈地表達出來,并且演奏效果較為平淡,那么通常情況下合唱的最終效果也會不盡如人意。所以,合唱中的鋼琴伴奏人員在日常的伴奏過程中,應配合以得當?shù)纳袂椤⑺俣?、力度及音色等,主動借助大膽的想象去感知合唱作品所展示出的獨特意境。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在聆聽音樂的時候感知到合唱作品的感染力,才能感知到鋼琴伴奏藝術的巨大魅力,而伴奏者也可在與合唱者合作的過程中感知到音樂表演的美好。
在合唱中的鋼琴伴奏中,通常會受到各種不可預測因素的影響而出現(xiàn)一些意外情況,例如伴奏者彈錯音、演唱者記錯反復記號、節(jié)奏不穩(wěn)、跑調等,這就需要鋼琴伴奏者具有很強的應變能力及心理素質,不可因一個細小的錯誤而降低整個合唱的完整性。這就需要鋼琴伴奏者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重視技術訓練,并且可在演奏中具有清醒思維,多登臺、多走臺,善于從演出活動中總結經驗教研,從而為以后的演出效果的提升做好鋪墊。彈好合唱伴奏似乎是一件較為簡單的事情,但是要想真正做好卻并不容易。需要伴奏人員用心琢磨、用心思考,才會有較大收獲。而只有心內的伴奏才能為合唱效果錦上添花,這就需要鋼琴伴奏者學會用心唱歌,將自己的情感滲透到伴奏過程中,才能賦予合唱音樂以情感與靈性。從某個層面來講,只有鋼琴伴奏者精準把握合唱作品的節(jié)湊,才能將琴聲與人生融為一體,使得兩者相得益彰、渾然天成。我們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所有的出類拔萃的鋼琴伴奏者之所以能取得不凡成績,是因為他們對鋼琴伴奏藝術進行了千錘百煉,總結出了合唱伴奏的技巧、方法與經驗,從而將兩者有機結合在了一起,推動了合唱效果的大幅優(yōu)化。
對合唱作品做鋼琴伴奏,屬于考驗演奏者是否具有較高聽辨能力的一種重要與有效的途徑。另一方面,鋼琴伴奏者是否掌握有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可通過即興鋼琴伴奏的方式對其進行檢驗。因此,合唱中要想獲得更為理想的鋼琴伴奏效果,就需要盡可能多地掌握鋼琴伴奏專業(yè)知識,并且在實際伴奏的過程中,應與合唱者保持默契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切實優(yōu)化合唱演出的質量與效果。因此,合唱中的鋼琴伴奏者可借助音樂知識學習的方式,從教材上學習大量的鋼琴伴奏理論知識,以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音樂教師應加強對鋼琴伴奏類學生聽辨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都能對合唱曲目的情感及旋律有透徹的了解,從而使得他們都能在合唱鋼琴伴奏中最大限度提高伴奏曲的層次感與表現(xiàn)力。并且,鋼琴伴奏者應主動做好曲目訓練工作,還應敢于大膽創(chuàng)新與突破,以確保伴奏可較好地迎合合唱要求,并且可彰顯出一定的個性特點。鋼琴伴奏者應借助理解與分析合唱作品的形式,正確把握音樂作品的風格與內容,借助演奏將其中蘊含的豐富情感與思想表達出來。通常情況下,要想使得鋼琴伴奏者與合唱者有較高默契,就需要他們經過長時間的配合與訓練,在不斷磨合中獲得更為理想的合作效果。從某個層面上來講,鋼琴伴奏屬于再創(chuàng)造性藝術活動,伴奏者應重視與合唱人員的配合,努力提高在音色、速度與節(jié)奏等方面的配合默契度,從而在大量的訓練活動中健全彼此對合唱作品的理解,讓他們的合唱表演富有感染力,最終與聽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總之,鋼琴伴奏是合唱演出中的重要因素,對合唱演出效果的優(yōu)劣產生巨大影響。只有確保鋼琴伴奏者自身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演奏能力及聽辨能力,并與合唱人員具有較高的默契度,才能在借助恰當?shù)陌樽嗲鸀楹铣莩鲈錾?,最終為聽眾奉上更為豐富、營養(yǎng)的聽覺盛宴。
[1]蔣珂.鋼琴伴奏在合唱藝術中的運用[J].黃河之聲,2017,11:56-57.
[2]段建淑.淺談合唱中的鋼琴伴奏[J].大眾文藝,2017,13:164.
[3]呂欣.鋼琴在合唱伴奏中的應用及藝術體現(xiàn)[J].藝術教育,2016,10:80-81.
[4]彭蕾.鋼琴伴奏在合唱中的功能[J].音樂生活,2016,04:77-79.
[5]李蘇豫.合唱中鋼琴伴奏的表現(xiàn)形式研究[J].音樂時空,2016,02:110-111.
[6]何燕卿.鋼琴伴奏在合唱排演中的演變及其作用[J].職業(yè)教育,2015,05:38-40.
[7]周卉亭.合唱藝術中鋼琴伴奏的作用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14.
[8]劉夢媛.歌劇《愛的甘醇》中合唱段落的鋼琴伴奏分析[D].河南師范大學,2014.
[9]劉一丹.論鋼琴伴奏在合唱中的作用及效果[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