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亞鈺
南通工貿技師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0
基于實際案例下分析技工院校語文教學中翻轉課堂的運用
湯亞鈺*
南通工貿技師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0
“翻轉課堂”是一種相對于傳統(tǒng)課堂的新型的教學模式,是以學為主,因學定教的課堂教學的新型建模。本文將通過具體的案例,比較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不同,在面對具體的案例時應該如何科學的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技工院校;翻轉課堂;傳統(tǒng)課堂
在當今信息化的時代,學習形式也開始出現多元化發(fā)展,隨著學習形式的變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出現。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就是現今對語文教學的改革。翻轉課堂在技工院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讓語文課堂真正走出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限制,使得學生能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獲得知識,培養(yǎng)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還可以同時提高語文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進一步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通過努力研究,在語文教學中開發(fā)獲得更多樣化的學習資源,促進語文教學的良性循環(huán)。
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1]。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前進行“信息傳遞”,課堂內的寶貴時間,學生能夠共同研究解決新的挑戰(zhàn),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傳遞信息,學生們可以通過看視頻講座、聽播客、閱讀有關學習方面的電子書,還能在網絡上與別的同學交流,能在任何時候去查閱需要的材料。教師也能有更多的時間與每個同學交流。在課后,學生自主規(guī)劃學習內容、學習節(jié)奏、形式和吸收知識的方式,教師則采用講授法和協(xié)作法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和促成他們的個性化學習,其目標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的學習。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大教育運動的一部分,它與混合式學習、探究性學習、其他教學方法含義上有所重疊,但都是為了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靈活、主動,讓學生的參與度更強。
將以《林黛玉進賈府》這篇課文為例,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來制定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介紹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操作。
(一)課前學習
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習流程相比,“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習流程有所不同。首先,課前學生準備的東西較多,比如,詳細閱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人物,文章作者、寫作背景以及小說描寫的背景、查詢有關課文資料[2],然后把自己不清楚的知識點和見解在網絡上分享給同學們和老師,大家一起交流學習。老師需要通過和學生的課前交流討論制作有針對性的教學小視頻并設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二)教學部分
第一,談話激發(fā)學生上課的興趣。上課時,先讓學生發(fā)表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和心得,然后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發(fā)言,做出相應的獎勵以及糾正。
通過課前學習,可以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發(fā)揮空間。可以詢問學生們這些問題:這篇課文是出自哪部小說、作者是誰、它在我國的文學上所占的地位、小說中還有那些人物、對哪個人物影響最深、為什么、同學們還知道關于其他的故事。如果學生們對這些問題都有一些了解,老師一定要持肯定的態(tài)度,夸獎學生,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學習上保持積極性和自主性。
第二,對學生提問。提問學生關于《林黛玉進賈府》這篇課文的知識點,測試學生課下對這篇課文的吸收程度。比如:
(1)賈府地處什么地方,她來到賈府門前看到了什么情況?
(2)進入賈府到賈母居處,她看到了什么?
(3)見到的這些人,都表現出了那些性格特點?
(4)她去拜見二舅舅時又看到了什么?
(5)她在府內所見到的人,概括起來為兩類,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
第三,播放教學視頻。通過對學生的提問,可以清楚的顯現出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程度,然后老師播放針對這些問題的教學視頻,并配以解釋。教學視頻應有短小但質量好的特點。讓學生自主的去解決課前不理解的問題以及發(fā)現新的問題,將同學們分成幾個小組,一起討論交流。在視頻的最后設計一些問題,測試學生學習的程度,是否需要老師再做一些引導。
第四,教學拓展。最后推薦學生為大家講述《紅樓夢》的其他故事,比如《黛玉葬花》等。
《林黛玉進賈府》是屬于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的一節(jié)[3],它在中國學術界的地位很高,稱之為藝術也不為過。畢竟藝術的內涵并不是一次就可以了解透徹,它的每一個詞和一句話都是不可琢磨的,需要同學多次閱讀,多次品味,讓學生關注到文章的美。引導學生彼此交流,感受經典的獨特魅力。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當今信息時代促進發(fā)展的新的教學模式,研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技工院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對深化我國語文教學事業(yè)具有促進作用,對優(yōu)化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所以本課題的研究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前瞻性和現實價值。
[1]孔冰.在“翻轉”的課堂實現教師的“翻轉”——對“翻轉課堂”的一點感受[J].學園,2014,36(17):92-92,93.
[2]黃麗娟,周海英.學習心理學視角下高職院?!皯谜Z文”翻轉課堂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的調查[J].職教通訊,2016,12(9):65-68.
[3]黃遠賓.如何應用翻轉課堂優(yōu)化中職課堂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6,56(23):61.
湯亞鈺(1982-),女,江蘇南通人,學士,南通工貿技師學院,助理講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G
A
1006-0049-(2017)17-01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