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芳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唯亭實驗小學,江蘇 蘇州 215121
多元認字,提高識字效率
王燕芳*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唯亭實驗小學,江蘇 蘇州 215121
識字是閱讀、寫作的基礎(chǔ),是學生開展語文學習的前提,如何讓識字教學有聲有色地開展起來,是很值得研究的。筆者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全身心去想象各種各樣巧妙的識字辦法,識字不僅變得容易,還充滿了趣味和快樂,既提高了識字效率,也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能力。上學一年能認識很多字,孩子們覺得自己很能干,才一年級就能看書讀報,自信心倍增,而且課外閱讀又使孩子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閱讀也樂此不疲。
漢字;少寫;多元認字
2017年9月,全國小學就要統(tǒng)一使用部編本小學語文新教材了。較之前的教材改變最大的當屬“先認漢字,再學拼音”。筆者認為這一改變體現(xiàn)了一種更切實的教學理念。眾所周知,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都是從認字開始的,是在沒有注音幫助的情況下進行的,主要通過讓兒童反復誦讀,慢慢就會認字了,也就是說部編本有點回歸傳統(tǒng)了。入學教育之后,第一篇認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個大大的楷體字撲面而來,定會給剛剛進入小學的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亦或是一輩子的印象,也是孩子們對漢字的原初感覺。部編本教材這樣的改變是考慮到孩子的幼小銜接的梯度,這樣的改革減少了幼兒們的畏難情緒。
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重點是走進閱讀,而閱讀必須具備一定的識字量。以前識字要求是“四會”(會認、會讀、會寫、會用),對每個生字的要求很高,學生的負擔也很重。部編本語文低年級的編寫原則是“認寫分流,多認少寫”。筆者注意到一年級上冊后面附了一張《識字寫字基本字表》,要求會認300字,100個會寫的字;一年級下冊附400個會認的字,200個會寫的字。寫字負擔并不重,但認字量是比較大的,這有助于學生提前進入閱讀,積累優(yōu)秀的語言材料,奠定語文基礎(chǔ)。而且教材中所學的這些字它是依據(jù)對小學生閱讀的字頻調(diào)查來確定的。先認這些字,有助于孩子盡快過渡到獨立的閱讀。同時,從字理、字結(jié)構(gòu)來看,先認識這些字,也有助于孩子舉一反三,認更多的字。認字多了好處多多,但讓一個僅6周歲的一年級孩子要認識700個漢字,這樣的認字教學也是任重而道遠。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讓低年級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我認為要做到這一點,低年級教師一定要改變教學觀念,做到多管齊下,還應努力開拓認字途徑,力求做到形式多樣,課內(nèi)外結(jié)合,校內(nèi)外溝通,體現(xiàn)開放性。
(一)在情境中認字
陶行知先生說過:“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學和樂不可分?!北热缃獭澳?、禾、米”這一組字,我說:“‘木’古時候?qū)懗蛇@樣,說著就板書起來,當中的一豎,像樹的主干,那上面的和下面的兩個筆劃好比什么?”學生比較容易理解:上面的一筆,好比樹的枝葉;下面的一筆,好比樹的根須。“后來人們覺得這樣寫太不方便,上面的一筆干脆寫成一橫,下面就寫成一撇一捺?!边@樣一畫一講,學生對“木”很快地就記住了。在此基礎(chǔ)上,我便啟發(fā)學生自己去識記另外的兩個。小組討論后,有一組的代表上來分享:他先在黑板上隨手畫一株稻子,說:“那上面的一撇好比什么?”有學生說:禾苗結(jié)的穗子。他又在旁邊寫了一個“禾”字。“穗子割下,一碾,什么就出來了?”他隨手擦掉“禾”上的一撇,再在“木”上加兩點,成為“米”。這樣的學習效果甚佳。第斯多惠說過:“知識是不應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苯虒W識字,最終是為了讓學生能獨立識字。
(二)在想象中認字
有時教學漢字可以根據(jù)漢字的特點和兒童偏向形象思維、樂于想象、喜歡故事的特點,引導他們在想象中識字。在認識“爺”字時,我引導其通過想象字的形和義來加深印象?!盃敔敗钡囊馑际恰职值陌职帧K赃@個字的字頭是“父”。一般“爺爺”是指上了歲數(shù)老人,他們?nèi)菀锥?,所以它下面是個——單耳旁。再看看,“爺爺”年紀大了,走路不方便了,走路時還要——拄拐杖,你能從字中找到爺爺?shù)墓照葐??對,就是這筆直的豎。老師將剛剛的學習編成了順口溜,看誰能記得又快又準:爸爸的爸爸歲數(shù)大,聽我說話一只耳,出門拐杖幫著他。爸爸的爸爸我愛他,父下單耳記住啦!
(三)在校園里認字
校園是學生生活、學習的地方,每一面墻壁、每一個角落都是孩子學習的教材。一年級新生入學,老師可以讓每個孩子為自己制作平生第一張席卡——貼上照片、寫上姓名,讓大家隨時隨地認人認字。同時,在教室里的門、窗等實物上都貼名稱卡,學生看到啥,就馬上認識表示該物品的漢字。此外,還可以利用校園文化資源引導學生認字,如校園里花草樹木的標牌、公益用語等,教師帶領(lǐng)孩子午間活動時可以一邊參觀校園一邊引導認字。
(四)在生活中認字
生活處處皆語文。孩子在家里接觸漢字的機會也很多,要充分調(diào)動孩子在家認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讓學生找、認包裝盒、飲料瓶等上面的產(chǎn)品名字,比如“養(yǎng)樂多”、“奧利奧”、洗手液……當孩子能夠正確地認讀出這些產(chǎn)品名該有多興奮!對于一些難字,可鼓勵學生向家長請教,以便認識更多的漢字。如上街、旅行時,問問家長廣告牌上寫的什么字,這樣孩子不但認識很多字,而且增強了生活能力。有心的家長甚至將孩子認識的字做成卡牌、累積、壘高,將無形變有形。
(五)在活動中認字
孩子天生喜歡游戲和活動。老師應該定期開展認字交流活動,讓學生將自己認識的字采用“你們認識嗎?”“我來當老師!”等方式交流展示,并且述說這個字的來源,展示自己的認字成果;也可按照動物類、果蔬類、用品類等進行分類認字比賽,比一比誰認識的字多,然后評出“認字大王”“認字進步獎”,激發(fā)孩子認字的熱情,體驗認字的成功,感受認字的快樂。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探究識字能力有限,作為教師,我們要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探究識字的意識,多元認字提高識字效率。新教材“多元認字”的教學思路,還有待老師多加關(guān)注,加強研究。
[1]溫儒敏.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來了,這11個問題老師得先弄清楚.http://wx.7399.com/jiaoyu/1287719.html,2017-8-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G
A
1006-0049-(2017)21-0113-01
王燕芳(1977-),女,漢族,江蘇蘇州人,本科,任職于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唯亭實驗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