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彤
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訓練教學探析
朱曉彤*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00
學前教育屬于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部分之一,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對學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大部分未來會從事幼師工作,琴棋書畫、才藝表演、歌舞等是學前教育專業(yè)所必須要學會的特長內容范圍。目前由于人們對于學前教育和幼兒教育的要求,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而不斷的提升,因此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舞蹈教學模式也在進行著不斷的改善,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訓練是突出實踐性和時序性的教學過程,這種教學過程不僅僅是理論的教學方式,而更是應該突出實踐的教學過程。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探析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訓練的教學方法改革之路。
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訓練;教學探析
學前教育也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重要部分,教學方法的改革需要突出課程實施強調學習效果的方面,學前教育專業(yè)由于要涉及到舞蹈訓練這種技能性較強的教學內容,因此,絕對不能單純的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只有對于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積極性進行全面的提升,鼓勵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和探究、勤于動手,才能讓學生在未來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在教導幼兒的過程中更加生機勃勃。探討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訓練的教學方式,首先要了解教育的現狀和問題,然后才能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改善目前專業(yè)舞蹈教學相對僵化的現狀。
我國目前學前教育的目標是為了培養(yǎng)學前教育專業(yè)型的人才,而專業(yè)型人才在現代化教學改革要求的形勢之下,需要能夠有藝術才能和更高的藝術修養(yǎng)。目前我國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舞蹈教學通常是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理論為指導,更加注重,在課堂教學理論指導和教科書指導之下的教學模式。學前教育專業(yè)目前更加注重對于學生理論課的教學,從整體的課時安排來看,舞蹈教學的專業(yè)課課時相對較少,平均下來每周一到兩節(jié)課。舞蹈教學本身是需要實訓型的教學,因此對于這種技術性較強的課程內容來說,每周兩節(jié)課的課時是遠遠不夠的,由于訓練時間不足,課后學生又不可能很好地完成舞蹈技能和舞蹈基礎知識的全面學習,因此在未來很難勝任對兒童舞蹈教學工作。
目前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訓練教學往往是作為選修課,或者是副科目來進行學習,因此在教材方面和教學的重視程度方面略有不足,教材結構往往不是很合理,很多學生的教材都是借鑒藝術類學院的教材,就是在平常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教材的選擇并不很重視,而且在教學日常過程中對于教材的使用頻率很低。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舞蹈訓練和舞蹈教材,應該鼓勵使用校本自主教學,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材目前比較匱乏,但是,舞蹈專業(yè)院校的教材或者中等師范學校的舞蹈教材,實際上并不能滿足學前教育專業(yè)對于兒童教育學習的要求。
(一)從專業(yè)師資力量教學角度入手
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訓練的專業(yè)化程度亟待提升,學校學前專業(yè)的舞蹈教學教學老師的專業(yè)水平亟待提升,學校應該從師資力量提升的角度入手,不僅應該增加舞蹈教師的數量,而且應當提升舞蹈教師的專業(yè)水平。采用外聘的制度,尋求專業(yè)化的音樂舞蹈教師來進行舞蹈教學,同時在培養(yǎng)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人才的同時,也應該適當的增加對于舞蹈教學比例的投入和重視力度,因此就可以培養(yǎng)專門適用于專業(yè)舞蹈訓練教學的舞蹈類教師人才,簡單的說,就是可以將幼兒心理、幼兒舞蹈動作、舞編能力和課堂設計能力,與幼兒教學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連為一體。
(二)設置適用于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課程
課程的設置是學習和教育的基礎,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課程不能簡單地使用舞蹈專業(yè)的課程敷衍了事,而是應該結合幼兒教育心理和幼兒教育的實際特點,安排更加適用的舞蹈課程內容。學前專業(yè)的舞蹈課程設置必須要滿足學前專業(yè)自身的學科特點,也就是說舞蹈老師和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在未來的教學課堂上,怎樣說話、怎樣引導幼兒、怎樣編排舞蹈動作和實行科學的教學計劃,都是應該有一定依據的,而這個依據就是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幼兒對于舞蹈動作吸取的學習規(guī)律。
(三)因人制宜,考慮到學生自身條件的局限性
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當然在舞蹈基礎條件和動作掌握程度方面,不可能和專業(yè)化的舞蹈學生相比,尤其是通過人的肢體語言來傳情達意,舞蹈的行為藝術來說,畢竟學前專業(yè)的學生更注重的是對于學生的教育、教育學和兒童心理學的學習。因此,在進行實現學前教育學生提升舞蹈水平的教學課堂中,一方面要注重技術性訓練的實效性,另外一方面也要考慮到學生自身的身體條件和基礎條件,并不要求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在舞蹈動作方面精益求精,也要考慮到學前教育學生,在年齡和骨骼生長發(fā)育情況方面的實際特點。因此,對于舞蹈課程內容和舞蹈需要達到實際效果方面,應該更注重未來對于幼兒教育的相關內容,比如說如何引導幼兒具有更好的舞蹈審美能力,引導幼兒對于舞蹈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是未來的幼師們所需要探討的學習目的。
(四)建立起樂舞融和的學前教育舞蹈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對于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實際效果必然會產生很重要的影響,對于舞蹈訓練的實效性來說,必須要建立起一種感知和體驗音樂、享受和了解舞蹈的教學模式,這種學習模式實際上就是樂舞融合的教學模式。通過指導學前教育學生,通過優(yōu)美的具有節(jié)律性的肢體語言,達到感受自我顯示形體之美的效果,了解舞蹈的氣色之美和神韻,最終達到喜歡通過舞蹈來表達自身的內心情感,通過內外交融的方式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舞蹈學習作為一種喜聞樂見的興趣,激發(fā)學習的潛能和對于舞蹈技藝探求的欲望。
現在舞蹈教師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為了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師的儲備人才,突出教學過程的實效性,使得教師在面臨競爭之時能夠勝不驕,敗不餒,正確的面對學習,面對未來。
[1]鄧桂.健美操訓練中舞蹈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探析[J/OL].體育科,2016,37(06):28-29.(2017-03-03)[2017-09-0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5.1171.G8.20170303.1149.028.htmlDOI:10.14038/j.cnki.tykj.2016.06.089.
[2]張蕾.舞蹈科學訓練與保健損傷治療研究[D].山西大學,2015.
[3]王九萍.體育舞蹈者韌性提升教學方法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24):72-73.[2017-09-01].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3.24.057.
朱曉彤(1998-),女,遼寧錦州人,沈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yè)。
G712.4;J
A
1006-0049-(2017)22-02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