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心源
(安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對中小學音樂教學評價的思考
周心源
(安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學法發(fā)生著不斷地變化,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也在開始相應做出改變,為了順應教育潮流,教師們要實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通過理解分析教學評價的各項要求,深化教育教學中的對中小學音樂教學評價的理解與思考。并學習如何能夠運用到現(xiàn)今的教學中以實現(xiàn)更高要求的教育教學目標。
中小學音樂;音樂教學;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的目標對教學過程和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并為教學進行決策和服務的活動。有效教學的評價過程對教學活動的價值作出合理的判斷。然后對該課程的內容、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教育過程,其中包括教學環(huán)境、管理之類的其他因素進行綜合評估。
教學評價的內容不僅囊括對學生上課所學的知識內容的考核,還包括對教育工作者的考評,其根本的目的在于利用教學評價的手段來關注和督促學生的發(fā)展,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受認知心理學的影響,人們不再把“教學”視為“傳輸”,而將其視為“互動”。教學方式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換為主動地吸收學習方式。教學的重點由注重“量”的訓練轉變?yōu)樽⒅亍百|”的培養(yǎng)。教學重心的改變也迫使教學評價必須做出相應的變化。因此,由原先的“量化課程評價”逐漸轉變?yōu)椤耙詫W習者為中心”的“質化課程評價”。
現(xiàn)今評價具有導向、創(chuàng)新、反饋和促進許多其他項目的發(fā)展,是課堂教學和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評價的要求是要重視發(fā)展,它需要了解學生所具備的個體差異性,教學內容多樣化的評估有助于尋找學生發(fā)展和自我學習重心的轉移。根據教學評價用途和方法的差異,我們把教學評價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的內容是指在具體的教育教學教學實踐中,隨時隨地的測試教育教學的內容;“總結性評價”的內容是指在一個規(guī)定的教學階段完成后對教育教學活動進行的總體性的測評。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將這兩種評價體制進行合理的結合利用。再將“量化評價”和“質化評價”進行融合利用。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能夠豐富和優(yōu)化教育教學活動,有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促進和實現(xiàn)師生的共同發(fā)展。
那么,在中小學的音樂課教學中,教學評價該如何展開呢?首先,音樂作為一門學科與其他科目不同點在于,音樂課不僅在于學習音樂知識,其內容還包括音樂技能(如唱歌、演奏類)以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內容。測試得出的成績并不能完全地展現(xiàn)學生學習的情況,內容應包括參與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在音樂教育領域包括評價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音樂課程,創(chuàng)意等的藝術和情感的理解,能夠體現(xiàn)教學內容的重要性從而對此進行全面的評估。
要實現(xiàn)全面的多元評價首先要收集學生的信息,進行調查和分析,從而做到關注個體差異的要求。我們可以利用:調查問卷法、測驗法以及自評互評法。調查問卷法是通過設計有目的的書面問卷方式進行調查和統(tǒng)計信息,這種方法可以在我們的音樂課堂上即時應用,較為方便和快捷的掌握學生的基本信息。問卷調查的內容也是可以根據所需要了解的內容進行靈活多變的調整。音樂的問卷調查適合于對學生音樂知識掌握程度以及音樂基本水平的了解和掌握。問卷的基本格式由說明、問答題目和結束語三部分組成。同時在編寫問卷時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有利于評價者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是能調動被評價者的答卷積極性。調查內容的編寫要注重重點的突出,應簡潔易懂,不能出現(xiàn)有歧義的問題,影響學生的判斷。
測驗法是通過對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成績、潛力、態(tài)度和興趣進行測驗,包括對能力的測試以及學力的測試。自評互評法分為“自評”和“互評”兩個部分,“自評法”的內容指的是學生在單元或規(guī)定的課時學習結束后根據一定的標準對自己所學知識的評判,這樣的評價方式有助于學生通過自我反省,認識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內容,從而找出不足與缺點,能夠有針對性地補缺補差?!盎ピu法”的內容指小組或同學之間通過討論等方法進行交互的判評。這種方式是現(xiàn)今教育界所提倡的,運用互法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評估,使學生能夠參與其中,幫助學生培養(yǎng)獨立思維能力,是在教學評價中一個非常實用的方法。
教育的評價不僅是針對對學生學習的整體評價,而且也是對教師教學工作的評價。這種“ 互評”的機制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們反思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為了更加客觀地評價和反映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學習及教育教學狀況,我們需要采用多種不同形式的評價方法,教師自評法是運用比較多且方便可行的方式。教師通過對自己教學工作的自我反思評價,有利于客觀地認清自己所教授的內容方法以及工作是否得當,并針對自我評價出的結果改進和完善教育教學工作與內容,有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全面提高和不斷地發(fā)展。教師自評產生的結果能夠直接的影響學生的評價內容,所以教師自評需要我們更加的重視。
在現(xiàn)今的中小學音樂課堂中,除了對教學內容的教授學習外,教學評價能夠直接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育工作者們的教學能力,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也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重視教學評價體系的建構,為音樂教學的全面發(fā)展添磚加瓦。
[1]鐘啟泉.現(xiàn)代課程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93-394.
[2]金亞文.音樂教學評價[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68.
[3]馬云鵬.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2:341.
[4]教育部.新課程與評價改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68.
周心源(1993—),女,安徽省馬鞍山市,安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學科教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