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艷
(南寧市位子淥小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南寧 530000)
淺談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探究
黃麗艷
(南寧市位子淥小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南寧 530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音樂教育逐漸受到重視,許多小學音樂教師開始把音樂游戲教學應用到音樂課堂教學中來,以優(yōu)化小學音樂教學的教學手段,豐富音樂課堂教學的內容,活躍音樂課堂教學的氣氛,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環(huán)境下,不由自主地熱愛音樂,在音樂的世界里挖掘更多有趣的知識。本文就結合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探究了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具體應用。
音樂游戲;小學音樂教育;應用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游戲的運用在小學音樂教育課堂中是常見的一種課堂形式。由于音樂能夠增強學生的情感和節(jié)奏感,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在音樂游戲教學中,不僅使音樂課堂充滿了愉快的氣氛,與此同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和創(chuàng)意,在音樂的海洋中展示自己的音樂才華。
(一)激發(fā)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在小學教育中,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自控的能力相對不足,沒有養(yǎng)成較為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及音樂習慣,容易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擾而分心,在課堂學習中就容易出現開小差、走神等現象,直接影響了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性。然而,通過將音樂游戲運用于小學音樂課堂教育,使音樂教育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將在課堂中需要學習的內容更加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來,有效的活躍了整堂音樂課堂教學的氣氛,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將會更加飽滿,使學生全心投入到音樂學習當中。然后通過音樂教師的引導,在音樂游戲教學中能不斷的提高學生的 能動性和思考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例如:在學習歌曲《兩只懶烏鴉》時,教師原來想繼續(xù)沿用上堂課程所采用的詼諧、幽默的聲音來演奏歌曲,但考慮到上一堂課程的教學效果和歌曲想表達的觀點。因此,教師通過預先設計案例,在實踐課堂中,教師通過將《明日歌》與《兩只懶烏鴉》進行結合,設定情節(jié)引導學生進行舞臺劇表演。這樣的音樂游戲教學模式不僅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闡明了歌曲所展現的思想就是要養(yǎng)成勤勞的良好習慣,不能成為一個像烏鴉那般懶惰的人[1]。
(二)進一步挖掘小學生學生的音樂潛能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通過音樂游戲的導入,小學生能夠在音樂游戲當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和游戲所帶來的歡樂,能夠有效的發(fā)現在音樂游戲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會自發(fā)的去解決問題、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解決問題或者在音樂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解決問題,促進了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豐富了小學的音樂課堂教學形式。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不僅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夠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的激發(fā)和挖掘自身的音樂潛能。例如:在學習歌曲《龜兔賽跑》時,教師通過設定情境,在曲子演奏的模式下要求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同學們興高采烈地要求扮演烏龜或者兔子。教師通過自己的引導,幫助學生在進行龜兔賽跑的游戲過程中,結合音樂進行全面的感知音樂各個階段音律和情緒的變化以及音樂各個階段速度、力度和節(jié)奏的變化,許多學生都在游戲過后分享了自己音樂游戲過程中的感受,并提出了自身的疑惑,積極地與同學、教師一起探索問題的環(huán)境下[2]。
(一)以情景再現為主的音樂游戲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社會需求的變化,當前小學音樂教育的教學材料也更加貼近于生活。但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受到限制,難以有效的學習到音樂教材里面內涵的東西。容易削弱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更應當結合音樂教材,通過情景再現的模式,把教材里面的教學內容通過游戲表現出來,讓學生能夠在游戲過程中對教材內容闡述的場景、情節(jié)、人物進行還原,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鞏固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還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全心的投入于音樂游戲中,促進整體小學音樂教育質量的提高。例如:在學習歌曲《小花貓和小老鼠》時,在進行演奏前,教師首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并闡述了小花貓和小老鼠的習性和特點。在演奏過程中,小學生充分地釋放了自己的天性,有的同學扮成小花貓,有的同學扮成小老鼠,在演奏歌曲時還玩耍著貓抓老鼠的游戲,不僅使學生處于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中,還能夠在表演和游戲過程中很好地理解了歌曲所想表達的意蘊,促進了音樂課堂效率的有效提升[3]。
(二)加強以音準練習為游戲方式的教學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準的練習作為學生學習音階、音符等方面理論知識的基礎,不僅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點,同時也是教學中的難點。特別是由于音準所涉及的知識過于偏重理論性,而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還不能有效的將理論知識理解透徹,難以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發(fā)揮出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采用以音準練習為游戲方式的音樂課堂教學,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來標示音準上的某個符號,在教師的引導下,小學生能夠很透徹的理解音準所涉及的理論知識。這樣的游戲方式下不僅有效地解決了音樂教學中的難點,還有效地開發(fā)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進行長音聯系時,就好比一列火車從遠到近開來。教師通過設定情境,將音準設計成“音階山”,并根據各種小動物的特點在“音階山”上作級進(小烏龜)、小跳(小袋鼠),或者搖搖擺擺(企鵝)“山上”的音準練習。通過形象的比喻使音樂教學知識的內涵和各種抽象的音樂知識和音樂理論更加形象化,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促進教學質量的總體提升[4]。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將音樂游戲運用于各類音樂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借助游戲的趣味性、音樂的情境,能夠充分的激發(fā)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加深小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和感悟,不斷地促進自身音樂潛能夠得到釋放,從而促進小學生整體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音樂教師作為小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引導者,必須不斷的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將更好的音樂游戲方法運用于小學音樂教育中,促進小學音樂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1]葉艷華.小學音樂教學中兒童音樂劇的應用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09):150.
[2]張剛.中小學音樂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現狀分析及對策探究[J].戲劇之家,2016(11):200-201.
[3]鞠洪宇.淺談小學音樂教育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現狀[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10):66.
G623.71
A
黃麗艷,本科,小學高級教師,曾在廣西區(qū)音樂教師“五項全能”比賽榮獲一等獎,在廣西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技能大賽榮獲一等獎,多次被評為南寧市西鄉(xiāng)塘區(qū)優(yōu)秀教師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