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劍
運用對話閱讀 優(yōu)化課堂教學
陳 劍
對話閱讀就是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對話的形式,針對課文展開多樣化的語文活動。閱讀中的對話既包括師生對話、生生對話,還包括生本對話。在高中語文課堂實施對話式閱讀教學,有助于構(gòu)建活躍的課堂氛圍,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下面將結(jié)合教學實例分析如何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實施對話閱讀教學。
要使對話閱讀教學有效地展開,首先應當有一個利于討論的話題,以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所以說針對性話題的設(shè)計是對話閱讀的前提。在師生對話過程中,可以圍繞著話題生成一些新的關(guān)注點,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融入到課堂學習中。
話題的設(shè)計應當“以小見大”。由于高中語文教材中的閱讀材料所涉及的范圍比較寬廣,如果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很可能勾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師需要廣泛搜集與課文有關(guān)的背景材料,從中發(fā)現(xiàn)與學生生活相關(guān)的線索,進而設(shè)計出的針對性的話題,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熱烈討論。如在講《包身工》一課時,文中描述了在上海等地的包身工由于受騙而遭受的種種非人待遇,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的同情以及對社會黑暗現(xiàn)象的揭露。對于這篇課文的話題,教師可以設(shè)計為“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他的寫作目的是什么?”在學生思考時,教師可聯(lián)系當今社會不少學生輟學打工的事件,詳細介紹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的不公正待遇。并從網(wǎng)絡上下載真實照片,用多媒體播放給學生看,給學生的心靈產(chǎn)生強烈沖擊,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包身工們的悲慘遭遇。
在師生對話中,教師是引導者,學生可以是發(fā)言者,也可以是傾聽者。當課文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經(jīng)歷距離較遠時,教師就應當利用自身的專業(yè)知識與教學技能,幫助學生走進文本,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并在現(xiàn)實生活的背景下對作品產(chǎn)生新的領(lǐng)悟。
新課標倡導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運用對話閱讀教學時,教師適當?shù)狞c撥是必要的,但是更應該注重學生的閱讀體驗,鼓勵學生與學生互相討論,展開生生對話,產(chǎn)生新的思想的碰撞,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
在學習巴金《小狗包弟》時,相信很多學生對包弟最終被迫消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為很多學生家里都會飼養(yǎng)寵物,如果有一天,他們的寵物丟失了,必然會有失落、擔心、痛苦的感受。而文中的包弟是作者主動送去醫(yī)院,在知道包弟的未來遭遇時卻不得不面對的一種無奈與不舍。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著課文中的原文“以前看見包弟作揖,我就想笑,這些天我在機關(guān)學習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討東西吃,我卻暗暗地流淚?!边M行討論。學生可以聯(lián)系實際生活經(jīng)歷,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有的學生會想到自己曾經(jīng)喂養(yǎng)過的小狗,天天在門口迎接他放學回家。還有學生想到自己雖未養(yǎng)過寵物,但是與家人、朋友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分開前,道別時的微笑,其實比痛哭還要難受。學生的這些真情實感相互碰撞,可以深入地理解包弟的悲慘遭遇在作者心中所造成的難以磨滅的創(chuàng)痛。
生生對話相對于師生對話而言會更加自由。因為這些想法往往都是學生對生活獨有的感觸。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表述,不應認為其偏離文本中心,而是要抓住這些觸動心靈的小細節(jié),讓學生思考的時間成為生命中溫馨恒久的底片。
除了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外,最重要的學習過程是生本對話。即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思考其中的問題與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生本對話中,教師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起引領(lǐng)的作用,給學生適當?shù)狞c撥與指導,幫助學生走出迷津,彌補學生知識上的不足與思維上的缺陷。
《裝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國作家契訶夫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小說的人物形象十分鮮明,不光是那個年代,就算是當今社會,也存在不少像別里科夫那樣“裝在套子里的人”。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很明確,想要借助這一形象來揭露沙皇專制制度助紂為虐的作用。這種制度轄制著人們,但并非依靠暴力的手段,而是給大家精神上的壓抑,讓其“透不過氣”,最終使人的心靈壓抑、僵硬、冰冷,變得麻木如死尸。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并思考以下三個問題:“1.用四個詞概括別里科夫的形象,并從課文中找出原話加以證明。2.為什么華連卡沒有改變別里科夫的命運,甚至把他向死神又推近了一步?3.別里科夫最后死了,其他人卻認為大快人心。但文中最后作者說像這種裝在套子里的人還有很多,你們碰到了嗎?說一說你對這種人的看法?!边@三個問題需要學生仔細閱讀文本,才能得出答案。前兩個問題比較容易,最后一個問題具有開放性,當學生沒有思路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政治、人性、生活”這三個方面去考慮,尋找相同的案例,比如如今仍舊有許多學校實行應試教育,將學生變成考試機器等等。
當學生對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后,教師要做的就是通過教學,讓生活成為語文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學生對社會、自我、人生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整體上的認識,將閱讀活動引入學生的心靈深處,真正實現(xiàn)與文本的精神溝通。
總而言之,對話式閱讀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不可或缺的地位。教師要結(jié)合教學實踐,組織多樣性的對話活動,將新的教學理念注入到語文課堂之中。通過設(shè)計合理話題、尊重學生差異、教師有效引領(lǐng)等手段優(yōu)化閱讀教學,給學生帶來豐富的情感體驗。
★作者單位:云南曲靖市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