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陰實驗小學幼兒園 張冬梅
大拇指送給你
淮安市淮陰實驗小學幼兒園 張冬梅
老師的言行舉止,總會無意間對孩子有一種耳濡目染的影響。我經(jīng)常對孩子豎起賞識的大拇指,竟然讓我們小班的果果學會了。一次點心時間,孩子們洗完手開始吃點心了,這天的蛋糕裝在有鋸齒形的袋子里。每當拿到這樣“難開”的袋子果果都很為難,每次都找老師幫忙,無論老師怎么教她,她都不愿意試。今天我有意避開她,看看她是否能自己去試試。她拿到蛋糕袋,自己撕了一下沒有撕開,轉頭向我看過來,我有意走開了。她發(fā)現(xiàn)我在“照顧其他小伙伴”,左右看了看,小伙伴們都已開始吃了。果果猶豫了一下走向旁邊的朵朵說:“你真棒,請幫我打開吧!”果果一邊伸出大拇指表揚旁邊的朵朵,一邊把蛋糕袋遞給朵朵。朵朵看到果果送給自己一個大拇指,別提有多高興了,洋洋自得地從果果手中接過了蛋糕袋,麻利地幫果果打開了蛋糕袋。兩個小朋友吃著自己的點心,露出了會心的笑容。當生活中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尋求別人幫助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果果能找朋友幫忙說明她動腦筋了,而且為了讓朋友樂意接受,還伸出大拇指先表揚了朋友,然后再讓朋友去欣然接受這個“撕袋子的任務”。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自覺或不自覺地重復他人的行為是幼兒社會學習的基本方式之一?!苯處煹男袨榫哂袧撘颇慕逃齼r值,尤其是社會態(tài)度和社會情感的學習,往往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果,而是幼兒在實際生活和活動中積累經(jīng)驗和體驗而習得的。果果今天成長了,雖然她沒有撕開袋子,但她和朵朵的交往非常成功。當然我的有意避開,也讓她沒有了依靠,給了她交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