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希婷
(斗門區(qū)乾務鎮(zhèn)五山中心小學,廣東 珠海 519700)
合唱訓練之我見
曾希婷
(斗門區(qū)乾務鎮(zhèn)五山中心小學,廣東 珠海 519700)
合唱是學校音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在合唱中做到聲音和諧、統(tǒng)一? 合唱隊除具有單聲部歌唱時地音準,節(jié)奏感外,還必須具有內心和聲聽覺能力和根據合唱總體要求調節(jié)自己的歌唱能力,這樣,才能使合唱達到均衡、和諧、統(tǒng)一。
正確的歌唱姿勢;基本訓練是重要保證;掌握;節(jié)奏的感知
合唱是學校音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在合唱中做到聲音和諧、統(tǒng)一?才能成為優(yōu)秀的合唱隊員,達到優(yōu)秀合唱團的標準?我通過自身實踐,并多方查閱資料,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重點地訓練。
基本訓練是合唱教學的重要保證,它包括呼吸、發(fā)聲、聽音、節(jié)奏、視唱等幾個方面,這一次訓練我們選了兩首歌曲,一是《落雨大》;一是《童年的水鄉(xiāng)像幅畫》。
首先要有正確的歌唱姿勢,正確的姿勢是歌唱教學的重要基礎。正確的唱歌姿勢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歌唱習慣,只有自然、放松才能進行一切歌唱技巧的訓練,才能有利于控制氣息的正確運行,我要求隊員們不論站著或者坐者兩腳踏地,雙腿自然分開,雙手平放膝上或者自然下垂,胸膛自然的略向前挺,頭部正直,面向前方,嘴巴自然張開,不可僵硬,只要發(fā)現(xiàn)有不正確的姿勢和不良的習慣,都給予及時糾正。
“唱歌的藝術是呼吸的藝術”,可見,呼吸在唱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不斷地多方尋求科學方法,運用理論指導學生在初學階段,從胸式呼吸進入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使呼吸具有一定深度,在實際操作中,我告訴學生雙手叉腰,四指朝外,大拇指朝內,當開始吸氣時,四指會隨著兩肋自然張開,小腹微收,橫隔膜下降,猶如聞花的感覺,用嘴和鼻將氣息徐徐吸入肺葉下部,然后保持在吸氣狀態(tài)時,盡力控制氣息,使之均勻、平穩(wěn)、柔和地吐出,通過反復練習和實踐,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呼吸技巧。
在發(fā)聲的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發(fā)聲觀念,告訴他們喊唱所帶來的危害,不僅唱不出美妙動聽的歌曲,而且還會破壞嗓音造成終身遺憾,運用一種積極的,有氣息支持的,輕柔流暢自如的發(fā)聲方法,對于初學者來說很難掌握,我就多做示范,多讓學生聽范唱帶,兩個人一組互查,并運用生動形象的表演,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選擇適合兒童發(fā)聲特點的練聲曲,統(tǒng)一口形,注意歌唱時的咬字和吐字,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隊員們基本上獲得了較自然而柔和,明亮而圓潤的聲音。靈敏的聽覺和音樂的記憶力,是視唱的基礎,聽的準才能唱得準,這是一名合唱隊員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我就運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從聽單音到和聲音程,繼而聽簡單的旋律,啟發(fā)學生積極運用聽覺,以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樂感、音準感和識譜能力,通過聽賞各種風格的中外的民歌和優(yōu)秀作品的旋律,起到開闊學生音樂視野和豐富學生的音樂語言的作用。在合唱訓練中我們一般采用視唱法,指導隊員分聲部先后作識譜練習,要求音高準確、節(jié)奏準確。
節(jié)奏的感知是學生對音樂的感情和塑造音樂形象的表達,我對學生在單個節(jié)奏基礎上,加以變化,用拍手、拍腿、跺腳,以身體感覺去體驗音樂節(jié)奏,在“動”中加深節(jié)奏感和表現(xiàn)力,根據旋律的表現(xiàn)性質和表現(xiàn)情緒,自然地、有感而發(fā)地拍擊出或是慷強有力、或是輕快柔和地節(jié)拍強弱,更富韻律感。
合唱隊除具有單聲部歌唱時地音準,節(jié)奏感外,還必須具有內心和聲聽覺能力和根據合唱總體地要求調節(jié)自己地歌唱能力,這樣,才能使合唱達到均衡、和諧、統(tǒng)一地要求,明確各聲部地不同功能,如主調性合唱中的主旋律聲部應當突出,和聲性聲部則只能處于襯托的地位,不能喧賓奪主。層次清晰,主次分明,更深刻的理解作品,善于用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把歌曲所塑造的藝術形象,反映在腦海,使自己有如身臨其境,情感真切地歌唱。每次練唱都用較慢速度,力求連貫、完整,識譜練唱方式講究多種多樣,避免單調乏味而致學生疲勞,演唱時不急于填詞,先要求學生將兩個聲部都唱會,然后進行聲部練習,在分聲部練習時著重指導學生唱好自己聲部的旋律,除音高、節(jié)奏唱準外,應注意正確的分句、氣息的保持以及音量的控制,然后,用哼鳴來合唱,這樣減少填入歌詞后的音準問題,又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歌曲的內容,表現(xiàn)意義、音準。各聲部的旋律掌握后,才進入填詞演唱階段,我們在訓練《落雨大》時,運用這種技巧,學生掌握的很快并且夯實了基本功,特別是老隊員在隊伍中還起到了傳幫接待的作用,在每一年的區(qū)、市舉辦的少兒花會節(jié)中,為學校增添了豐收的碩果。
合唱的聲部或各個成員,分工合作,合唱藝術講究的是多層次的立體音響美,具有強大的表現(xiàn)力與感染力??逻_伊曾說:“有什么東西比合唱更能表明社會的團結嗎?許多人聯(lián)合起來做一個單獨所不能做的事;在這方面,每個人的工作都同樣重要,一個人的錯誤就能夠毀掉一切?!边@正說明了一種集體主義精神,同時也指出合唱教學在聲樂教學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因此,通過立體化節(jié)奏、器樂演奏,舞蹈等綜合能力的訓練,學生有了較強的技能技巧,將上述技能貫穿于合唱教學中,就能使學生體驗到和聲的豐富多彩與平衡配合,同時,培養(yǎng)學生們互相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及集體榮譽感,由此可見,綜合能力不僅培養(yǎng)了個人素質更重要的是集體中合作的能力。
總之,只有通過反復練習,堅持不懈,不斷提高合唱隊素質,使其具有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才能給人以強烈地感染, 使合唱隊永放出光彩,創(chuàng)造出輝煌的成績。
[1]黃麗珠.音樂的功能述論[J].劇影月報,2011(06)59-62.
[2]戴海云,毛文泉.學校合唱的教育功能探析[J].藝術百家,2010,26(a02):414-415.
[3]廖乃雄.音樂教學法[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4]喬克西.柯達伊教學法[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G623.71
A
曾希婷(1969—),女,湖北恩施人,本科,小學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