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昊宇
大慶實驗中學
淺析物理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羅昊宇
大慶實驗中學
狄拉克說過“所有的科學不是物理學,就是集郵”,這是對物理學科的高度評價,足見其重要作用。眾所周知,物理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利用物理知識改造生活是研究物理的目的,進而為生活服務,通過物理學使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物理知識;日常生活;應用
物理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學科,是人類對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的規(guī)律認識和概括。它雖然是一種理論的總結,但是最終物理學還是要回到社會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幫助人們改造自然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主要從物理知識中的力學、熱學、電學、光學四個方面闡述物理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以便豐富大家的物理知識。
1.重力的應用
自從一個蘋果砸在了牛頓的腦袋后,萬有引力橫空出世。在我們的生活中,重力的應用隨處可見。例如建筑工人在建筑大樓時,重錘線是用來檢驗樓房墻身是否豎直,這里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這一原理;我們常玩的羽毛球下端比較重,這是為了保護羽毛有意降低重心,使球在下落過程中較重的一頭先著地;汽車利用重力能夠節(jié)省能源,例如汽車在下坡時駕駛員關閉發(fā)動機,汽車還會繼續(xù)前行;農業(yè)生產中利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的原理,種植水稻時采用拋秧技術。因為有重力的存在,水才能倒進嘴里,人們跳起后才能落回地面,飛舞的灰塵才不能一直漂浮在空中,否則整個自然界將籠罩著一片渾濁。重力與我們的生產生活實際密切相關。[1]
2.摩擦力的應用
摩擦力作為重要的力,被廣泛的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人們的鞋底往往不是光滑的,這是為了加大鞋底與地面的摩擦,防止人們在走路時滑倒;體操運動員在上場之前會在手上抹碳酸粉,是因為這種粉可以吸汗,讓運動員的手與運動器械之間的摩擦力加大,防止運動員的動作受到影響,更重要的是,防止運動員從運動器械上跌落下來;木匠在把木板磨光滑的工作中,是靠砂紙和木板產生的摩擦力將木板打磨平滑的;人們洗手時雙手用力摩擦才把手上的灰塵清洗掉;洗衣機通過轉動使衣服和水產生摩擦,衣物上的污漬才會被洗掉??梢姡祟惖纳a生活都與摩擦力息息相關,因此,要充分利用有益的摩擦,提高生產生活效率。
熱脹冷縮是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熱學現(xiàn)象。熱脹冷縮的特性會在很多普通物質身上展現(xiàn)出來。例如乒乓球憋了,可以把它放入熱水中,乒乓球立即恢復原樣,這是熱脹的完美體現(xiàn);在建筑房屋時,工程師根據熱脹冷縮的原理,常常使用鋼筋混凝土來進行房屋建設,這是因為混凝土和鋼材的熱脹冷縮程度很相似,即使春夏秋冬的溫度存在差異,也不會對鋼筋混凝土產生有害的作用力,所以鋼筋混凝土屬于十分堅固的建筑材料,熱脹冷縮原理是熱學知識應用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體現(xiàn)。[2]
光是人類得以生存的重要因素。如果整個宇宙沒有光,人類將陷入一片黑暗的狀態(tài)。陽光在白天為我們提供光明,燈光在夜間把黑暗驅散。不僅人類需要光,它也是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見光的重要性。人類研究光的目的是通過利用光的規(guī)律為自己服務。如教室里常用日光燈管而少用白熾燈,是因為白熾燈的光源容易形成陰影,而日光管發(fā)出的是平行光,日光燈的應用可以讓我們在沒有陰影的干擾下更好的工作學習,同時日光燈更加節(jié)省能源;為了避免擋風玻璃反射的光影響駕駛員的視線,在夜間行駛的汽車內是不允許開燈的;為了擴大司機的觀察范圍,汽車的反光鏡用凸鏡而不用平面鏡;為了矯正物體成像在人的視網膜上,近視眼病人需要佩戴凹透鏡;手電筒能利用凹透焦點進行“收光”作用,使發(fā)出的光能平行射出。這些都是光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應用。[3]
自從法拉第發(fā)現(xiàn)電磁感應現(xiàn)象,電氣化時代正式地在人類社會中拉開了帷幕。電被應用在交通運輸、工廠企業(yè)等的方方面面,電已經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主要能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電的應用隨處可見。如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夜間走路使用的手電筒就出現(xiàn)了;雖然干電池使用起來很安全,但是家庭用電如果被錯誤地使用,我們的生命安全將會因此受到威脅,因為不高于36V的電壓才是安全電壓,而家庭電路的電壓通常220V,遠遠高于安全電壓,所以家庭用電一定要小心謹慎;煮飯通過電飯煲、電炒鍋的電能轉化為內能,電力機車的行駛也是依靠電能,電維持著一切家用電器的運行。如果沒有電的存在,電動機將停止轉動,到處是不能行駛的電力機車,不能工作的電器,人類社會必將倒退。因此,只要我們嚴格遵循用電安全原則,電是可以有效地為人類服務。
總之,物理學與日常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將所學的物理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對于我們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物理知識,進而推動社會發(fā)展,更好地造福于人類。
[1]王謙身.重力學[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04.01
[2]李椿.熱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6.01
[3]葉玉堂.光學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羅昊宇(2000-),男,漢族,黑龍江大慶市人,高中學歷,研究方向:物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