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乾勇,孫勤國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yè)學院體育部,江蘇 泰州 225300)
培養(yǎng)高職院校乒乓球選項課學生球感的探討
——以江蘇農牧科技職業(yè)學院乒乓球選項課學生為例
顏乾勇,孫勤國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yè)學院體育部,江蘇 泰州 225300)
本文根據江蘇農牧科技職業(yè)學院乒乓球選項課的教學現狀,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與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討提高高職院校乒乓球選項課學生球感的途徑與方法,旨在為提高高職院校乒乓球選項課教學質量提供理論依據。
高職院校;乒乓球;學生;球感
所謂乒乓球“球感”,是指乒乓球運動員在長期運動實踐中形成的對乒乓球的所有感性及部分理性認識,主要包括運動員對乒乓球良好的肌肉感覺和對運動中球、人、場地與時機的觀察、思維及判斷。因此,提高學生乒乓球球感,將有利于學生掌握乒乓球各項技術,提高學生學習乒乓球興趣,提高乒乓球選項課課堂教學質量,完成教學目標。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yè)學院學生選擇乒乓球選項課最主要原因是興趣,他們喜歡乒乓球;還有一部分同學選擇的原因是認為乒乓球運動量小,在室內上課。在教學過程中,江蘇農牧科技職業(yè)學院每學年開設8個班的乒乓球選項課,每班級人數不超過40人,12張球臺,球拍為紅雙喜三星,共100支,乒乓球使用的是紅雙喜一星球,在乒乓球選項課教學時,能夠向學生提供1支球拍和1個球。乒乓球選項課每學期30課時,2學期共計60課時,有3名乒乓球專項教師進行教學,師資、器材、場地基本能夠滿足教學需要。教師的教學都從最基本的技術開始。學生的球感將直接影響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的好壞與快慢,但因學生的球感差,課余練習時間少,因此學生掌握乒乓球技術動作較慢。
乒乓球“球感”是指乒乓球運動員在長期運動實踐中形成的對乒乓球的所有感性及部分理性認識,主要包括運動員對乒乓球良好的肌肉感覺和對運動中球、人、場地與時機的觀察、思維及判斷。球感包括手感、球性感和球拍感3方面。手感是一種內在主觀感覺,是指在擊球時對各種來球的感知程度和對自己擊球過程的感知程度,也指手通過球拍對球的控制力,以上2方面能力組成較好的手感。手感這個詞是抽象的,但具有深刻內涵。球性感是指對乒乓球的各種特征,如對乒乓球的形狀、大小、輕重、彈力、來球速度與角度的變化的感知能力達到精細化發(fā)展的程度。
高職院校乒乓球課選修的學生幾乎沒有基礎,教師正確的技術動作、簡明扼要的講解,以及精確的示范動作對學生的技術動作產生直接的影響,正確技術動作的形成對學生的球感起到促進作用。此外,教師的正確教學方法、手段、練習步驟等都會對學生球感的培養(yǎng)產生影響。
乒乓球拍的握法有2種,一種是直拍,另一種是橫拍。學生根據其習慣可選擇期中之一。乒乓球拍一般是有底板、海綿、膠皮組成,不同的底板、海綿膠皮組成的球拍彈性及控制性都不一樣,海綿厚的、膠皮粘性大的球拍,球拍的彈性差,但較易控制,適合于初學者。反之,海綿薄、膠皮粘性底的球拍彈性大,適合高水平選手。
正確合理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球感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正確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乒乓球技術動作,加快學習過程,縮短學習時間,有利于學生球感死亡培養(yǎng)。例如,學生在學習正手攻球時,教師在正確的講解示范后學生練習。在練習過程中,進行多球的喂球練習的效果要遠遠高于一人推擋另一人攻球練習的效果。在教學手段方面,好的教學設計可以使單調的重復動作變得生動活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球感。例如,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球性練習時,加入游戲與競賽部分,這將大大增加學生的興趣。
3.4.1 多球的練習學生在做準備活動時,可圍繞身體活動增加球性練習,如托球跑、一人拋球另一人接球、對墻顛球等游戲,這樣即活動了身體又進行了球性練習。在學生學習技術動作初始階段時,通過多球練習,強化正確的技術動作,進而提高學生的靈敏素質和應變能力。多次重復的多球練習能使學生形成動力定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球感。例如,在學習乒乓球左推右攻時,多球的練習進一步鞏固了腳下步法移動,以及手臂技術動作,也增強了球感,減少了失誤率。
3.4.2 合理的技術動作對學生球感培養(yǎng)的影響合理的技術動作對培養(yǎng)學生球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進行正確的技術動作練習時,練習起來就比較順暢,因此學生能較快掌握此項技術動作,從而加快了學生球感的培養(yǎng)。例如,學生在學習乒乓球正手攻球技術動作時,學生掌握了全身協(xié)調用力,蹬地、轉腰、揮臂技術動作,那么在練習過程中,攻球發(fā)力就比較充分,質量比較高。反之,掌握錯誤的動作,如在練習過程中,抬肘比較厲害,那么在擊球時力量不好控制,容易失誤,從而造成沒有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學生球感較差。
學生的最終評價成績將影響學習乒乓球與練習的積極性。現在的高職院校乒乓球選項課成績評定方式一般都是平時成績、課外活動、身體素質與乒乓球技術評定等組成,更強調了乒乓球技術掌握的好壞,這就導致了乒乓球基礎好、身體素質好的學生最終成績肯定就高,忽視了基礎差、但特別感興趣、練習也特別認真的學生,這些學生的考核成績往往會打擊他們學習、參與鍛煉的積極性。高職院校乒乓球選項課正確合理的評價方式尤為重要,對學生球感產生直接的影響。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總結后認為,教師應把學生學習乒乓球的興趣,參與練習的積極性,以及在原有基礎上是否進步、進步多少作為重要的考核依據,這樣將更能調動學生學習與參與練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乒乓球技術水平,提高學生的球感。
[1] 岳華.對培養(yǎng)普通高校乒乓球公體課學生球感的探討[J].內江科技,2011(3):71,95.
[2] 沈文麗.乒乓球選修課中“球感”的培養(yǎng)[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1(3):93-94.
[3] 程云峰.對乒乓球運動員“球感”的初步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08,27(1):30-31.
[4] 吳健,劉杰,洪國梁.乒乓球[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12:45-46.
G846
A
1674-151X(2017)11-12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21.067
投稿日期:2017-08-24
顏乾勇(1980—),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