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高元
西華師范大學法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2
?
論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制度
白高元
西華師范大學法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檢察院參加提起行政公益訴訟制度是完善我國公益訴訟制度的路徑,它對完善行政訴訟過程中的司法監(jiān)督、優(yōu)化司法中職權的分配、推進國家法治現代化建設都具有關鍵作用。本文立足于公益訴訟理論制度和案例,討論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的必要性與存在問題,進一步推動公益訴訟制度在實踐中的完善。
檢察院;行政公益訴訟;國家法治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逐漸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這是國家在建設法治政府、優(yōu)化司法職權的合理分配、完善我國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重要路徑。
2003年11月,四川省閬中市群發(fā)骨粉廠系一家生產骨粉、骨粒的個體私營企業(yè),其生產工藝落后,違規(guī)超標排放噪聲、粉塵和含硫化氫等物質的惡臭氣體。經該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部門監(jiān)測,這家工廠多項排放物超標,嚴重污染了周邊環(huán)境,居民飲用水源遭到嚴重破壞。該市環(huán)保局多次督促其限期整改,并責令及時搬遷,但該廠卻未予有效整改。閬中市檢察院為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保障群眾身體健康,依法對該廠提起環(huán)境公益訴訟。法院審理后依法作出檢察院勝訴的民事判決:被告立即停止對環(huán)境的侵害,排除妨害,在一個月內對現有生產機械設備和工藝流程進行更換和改進,直到其排出的煙塵、總懸浮顆粒物、惡臭、噪聲等污染物不超過國家規(guī)定的濃度限值標準為止,逾期不能達到則停止生產。案件訴訟費300元由被告承擔。[1]這是四川省第一例有檢察院提起的公益訴訟,引發(fā)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和高度評價,也引發(fā)了對完善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思考。
公益訴訟是與私益訴訟相對的概念,其價值目標在于保護社會的公共利益,所謂的“公共利益是由社會總代表所代表的、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形式上或實質上的社會利益?!盵2]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公益訴訟制度的中檢察機關代表公眾的利益提起訴訟,是一種實踐的創(chuàng)新,對司法監(jiān)督的建設其必要性。
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的必要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在司法實踐中,對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造成侵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危害案件(如國有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資源等),這些與公民個人利益都沒有直接沖突,公民個人也無法提起公益訴訟,因此,通過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有利于加強對公共利益的保護。另一方面,從法律監(jiān)督觀點看檢察院不論以什么角色參與公益訴訟都不能與法律性質相沖突,即監(jiān)督者的角色。[3]它代表著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檢察機關參與公益訴訟本身就是公益訴訟目的的體現。尤其是檢察機關相比其他社會組織而言,在收集證據、調查證據的權限、負擔訴訟費用和法律專業(yè)素養(yǎng)等方面具有特有的優(yōu)勢,并且通過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有利于監(jiān)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及時的承擔法定的職責。
當前我國在推動建立由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制度中,必須認識到存在的法律問題和完善的途徑,需從以下幾點完善:1、在法律上明確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的權利,使具有法律依據。在《民事訴訟法》第55條、《環(huán)保法》第58條等并沒有規(guī)定檢察機關有權提起公益訴訟。因此,導致檢察院在參與公益訴訟的定位模糊,不能發(fā)揮其作用,要盡快出臺關于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的相關法律,以便于更好的發(fā)揮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中的職能。2、明確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的范圍。在實務中國有企業(yè)因商業(yè)交易失敗,或者招投標出現問題,希望檢察院的加入,利用檢察機關的職權使法院宣告合同無效。雖然有時能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但對于商業(yè)交易本身存在風險,檢察院不斷的干預導致交易的不平等,損害市場的公平競爭和自由交換。所以,檢察院不能隨意的介入公共利益的案件,特別是國有資產的經濟案件,是否需要,怎樣合適都需要法律的明確規(guī)定。3、應當規(guī)定檢察院、行政機關、社會公益組織間對提起公益訴訟權利的競合問題。2015年最高院關于民事公益案件的司法解釋中,[4]擴大了提起公益訴訟主體的范圍,相關的公益訴訟也不受地域限制,為社會組織提起公益訴訟提供了便利,但當這些公益組織提起訴訟之后,檢察院是否能夠提起或訴權的先后順序是什么?筆者認為,相關組織提起訴訟之后,檢察機關就無需再提起訴訟,因為首先檢察機關是法律監(jiān)督機關,不能過多干預民事利益的糾紛之中,若過多介入,有可能會導致敗訴,影響檢察院監(jiān)督法律的權威。其次,若檢察院敗訴也很難通過抗訴的程序來監(jiān)督司法過程,所以凡是社會組織能夠提起公益訴訟的,檢察院應當支持和監(jiān)督司法運行的過程,而不是首當其沖。4、完善檢察院的檢察建議制度。當出現環(huán)境污染等較大的公益事件時,檢察院可以提出檢察建議,要求相關生產企業(yè)去整改治理,并時時監(jiān)督治理情況,若逾期不整改再提起訴訟,這樣不僅節(jié)約司法資源,而且還能更快的解決公益危害事件的發(fā)生,效果更優(yōu)。
對進一步完善公益訴訟制度的改革中,要切實的培養(yǎng)好檢察官的法律職業(yè)素養(yǎng)和能力,更好履行法律監(jiān)督職能,踐行法治夢。
[1]胡曉光,向永.四川閬中—檢察院提起環(huán)境公益訴訟勝訴[N].檢察日報,2013-12-19.
[2]葉必豐.行政法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59.
[3]廖中洪.檢察機關提起民事訴訟若干問題研究[J].現代法學,2003(3).
[4]關于審理環(huán)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Z].最高人民法院,2015.
D925;D
A
2095-4379-(2017)13-0230-01 作者簡介:白高元(1989-),男,漢族,西華師范大學法學院,2015級法律碩士(非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