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江陰市天鶴幼兒園 王美娟 曹 櫻
“過山車”探索之旅
江蘇省江陰市天鶴幼兒園 王美娟 曹 櫻
最近科學區(qū)新投放了“過山車”的游戲材料,聽我簡單介紹過玩法后,孩子們眼睛發(fā)亮,都躍躍欲試。瞧!平時要玩一會才去吃點心、選區(qū)域的曦曦,今天快快吃完早點來到科學區(qū)。興奮地喊著:“耶,今天我能玩過山車啦!”
一開始曦曦在盒子里挑選自己喜歡的積木,有色彩鮮艷的立方體積木,有直軌道積木和彎軌道積木,還有小圓球等??粗诌叺囊欢逊e木,他選取其中3個直軌道積木連接起來,最后再連接彎軌道積木,形成了一條“拐杖”形的軌道。琦琦看曦曦這么快就有了“成果”,很好奇地問:“你這搭的是什么?。俊标仃刈院赖卣f:“我這是賽車跑道啊,我家里有一個的,是我爸爸給我買的!”“哇!那我們開賽車吧。”說著琦琦就要將自己手里的小圓球當作“賽車”往軌道上放?!鞍ググィ@是我搭的,我來開!”曦曦一邊阻止琦琦一邊將小圓球放到跑道上,小圓球順著軌道咕嚕嚕地滾了一小段距離后就停了下來。一旁的琦琦急了:“還是我來試試吧!”說著就要伸手拿球。“不行,我還沒玩好呢!”曦曦用力推小球,小球快速通過直直的軌道,沖出彎道滾到了一旁。接著曦曦又獨自嘗試了幾次,小球不是沖出彎道就是半途停止。
琦琦一手拿著游戲的配圖很順利地用兩個直軌道積木和兩個彎軌道積木搭出了一個橢圓形軌道。于是曦曦也找來一張圖卡,仔細觀察、比對,他將一個小長方體積木橫在之前建構(gòu)的軌道不遠處,再用一塊直軌道積木一頭架在小長方體積木上,形成了一個斜坡。嘿!小球不用推就順勢從斜坡往下滾動,在離終點不遠處停了下來。這時琦琦忍不住指著斜坡說道:“你的這個太矮了,要高一點的。”曦曦表面上不為所動,繼續(xù)用小球嘗試,又不時地拿出圖卡觀察。他大概發(fā)現(xiàn)琦琦的話很有道理,于是在斜坡的起點處加了一塊小長方體積木,增大了坡度。“耶!”隨著小球流暢地通過軌道,他們一起歡呼起來。
曦曦是一個點子多、行動力很強的孩子,對新奇的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所以科學區(qū)“過山車”這個充滿挑戰(zhàn)、富有趣味的游戲深深吸引著他。這是一個將“重力”轉(zhuǎn)化成“動力”的游戲。他從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探索游戲玩法,機智地將家中賽車跑道模型運用到過山車軌道的建構(gòu)中,很快就有了“第一代”的水平軌道。但他缺少此類游戲的經(jīng)驗,故而忽略了游戲的“重力”因素,所以在軌道上嘗試幾次都沒有得到滿意的效果。不過他是個善于發(fā)現(xiàn)的孩子,比對圖片的范例,增加了給小球帶來動力的斜坡,還通過調(diào)整斜坡的高度增強了小球前進的動力,“第二代”的動力軌道應運而生了??粗毩ⅰW⒌奶剿鬟^程和歷經(jīng)失敗沮喪后終于體驗到的成功喜悅,我由衷地感到高興。其實琦琦也非常想和曦曦一起游戲、探索,當曦曦出現(xiàn)困難時他的行為及語言提示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使原本可能陷入低迷的游戲得以深入。如果他們能一起游戲、協(xié)商,或許能體會到更多的快樂。
環(huán)境和材料只有孩子參與了,才會體現(xiàn)出價值。看著他們?nèi)绱藷嶂杂谶^山車游戲,找到了利用“重力”產(chǎn)生“動力”的方法,接下來我會提供更多材料,比如:會隨著小球的經(jīng)過帶動旋轉(zhuǎn)的風輪,能在小球經(jīng)過時發(fā)出樂音的音磚,可以調(diào)整角度的坡面軌道,不同高度的鏤空插片和螺絲等,幼兒可以利用這些材料自行搭建出不同高度和形狀的軌道,讓小球依次從高處落下,探索小球落下時與風輪、音磚邂逅的“視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