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 奧
福建省羅源縣人民檢察院,福建 羅源 350600
?
全媒體時代如何做好涉檢輿情回應工作
藍 奧
福建省羅源縣人民檢察院,福建 羅源 350600
全媒體時代,網絡輿情改變了以往民眾訴求方式,成為反映民意社情的主渠道。該背景下涉檢輿情使檢察機關日常工作中面臨諸多困境及挑戰(zhàn)。其要對涉檢網絡輿情性質、特點及發(fā)展規(guī)律等具備清晰認識,在完善的機制背景下,積極應對,實現社會公信力維護,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推動力。
全媒體;涉檢輿情;回應
互聯網因其普及性,成為反映社會輿情的主渠道。面對社會熱點事件及話題時,公眾往往表現的極為亢奮。又因網絡具備開放、多元、虛擬、隱蔽等特性,每個人都能自由發(fā)表言論,其甚至會將很小的事件演變?yōu)橐粓龉娢C,使檢察工作呈現復雜態(tài)勢。全媒體時代,各級檢察機關,都應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網絡輿情挑戰(zhàn)予以應對。
(一)全媒體時代涉檢輿情內涵
全媒體時代涉檢輿情即網民在互聯網平臺上,對與檢察機關相關的事件、行為、問題等,發(fā)表言論,可能會影響檢察工作及形象,形成傾向性意見匯總。依據涉檢網絡輿情性質及內容,對其進行考量,正面負面兼有,以負面反響居多。因網絡具備隱蔽性特征,可控性低,民眾多以此為載體揭露社會陰暗,發(fā)泄不滿情緒,使檢察機關形象受損,并干擾其日常工作。倘若檢察機關或人員為事件主體,更容易被網絡關注。例如,近年來,檢察機關非法販賣槍支、掌摑女童、百萬豪車等事件,層出不窮。
(二)全媒體時代涉檢輿情特點
1.輿論焦點以個案維權為主。網絡平臺上,與檢察機關負面言論相關的內容很多。包括紀律作風及隊伍建設問題、公訴和批捕職能履行問題、偵查權運用問題等。這些情況在以往都比較寬泛。當前,隨著民眾法制意識的覺醒和司法訴求的提升,對司法工作提出了公平、公正、公開要求,檢察工作監(jiān)督過程也更加具體和細化[1]。
2.維權手段更加多元。當事人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上訪及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更傾向于在網絡平臺上發(fā)帖,使事件持續(xù)發(fā)酵,以熱門貼形式,引起網民關注,為檢察機關執(zhí)法辦案進行輿論施壓。
3.資深網友意見影響普通網民價值判斷。部門資深網友、學者專家等,因自身的權威性和專業(yè)性特點,在網絡輿情事件介入中,較常人影響更大,輿論影響呈多倍擴散效應。普通網民因在法律層面認知不足,當資深網友或學者專家介入之后,很容易影響普通大眾的價值判斷,甚至會對整個事件輿情發(fā)展起推動性作用。
4.網民參與事件處理。全媒體時代,網民關注涉檢輿情,目的各不相同,或好奇、或從眾、或發(fā)泄、或監(jiān)督。起初,網民對事件關注僅限于網上,至于最終能否得到圓滿解決,持無所謂態(tài)度。近年來,網民熱情日漸高漲,涉檢輿情參與積極性也越來越高,不再僅限于網絡層面的關注,更多的是關心現實中該事件處理結果,以及是否得到圓滿解決,該種情況使輿論聲勢浩大,能夠推進事件發(fā)展[2]。
(一)尚未認識到涉檢輿情回應重要性
很多檢察院,尤其是基層檢察院,認為該類負面事件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可能性極小,平時在該類網絡信息方面涉獵較少,疏于掌握。甚至仍有部分基層檢察院,發(fā)生輿情之后,仍未引起足夠重視,沒有針對具體事件情況作出及時回應,以至于無法及時對涉檢網絡輿情負面影響進行扭轉,使該類事件在網絡上持續(xù)發(fā)酵,愈演愈烈。
(二)監(jiān)測管理不到位
全媒體時代,檢察機關除卻常規(guī)工作外,也要對復雜的涉檢網絡輿情進行科學應對。當前,該方面理論研究有限,部分檢察院對網絡輿情管理缺乏認知。無論是日常管理工作執(zhí)行,還是應對,均無完整的理論指導,以至于應對涉檢輿情時,過于倉皇,不夠科學合理。例如,仍有部分基層檢察院在網絡輿情收集、整理、研判、決策方面,過于滯后,尚未實施完整的工作機制構建,導致涉檢輿情危機處理工作中,過于被動。
(三)錯失最佳時機
網絡輿情應對最佳時機是網絡事件出現24小時內。倘若能夠在該時間段,對輿情走向進行科學引導,很有可能使輿論朝向好的方向發(fā)展,以規(guī)避輿情危機。但如果錯過該時間點,會使涉檢輿情持續(xù)升級和發(fā)酵。目前,涉檢網絡輿情事件發(fā)生后,檢察機關反應過于遲緩,不能夠在最佳時間段內解決問題。面對網絡上的零散負面信息,部分檢察機關并未及時澄清,阻止事件發(fā)酵,而是漠不關心,導致事態(tài)更加嚴重,導致檢察機關公信力受損。
(四)應對技巧缺失
當前,很多檢察院網絡輿情危機意識缺失,也沒有該方面技巧,不能夠及時與新聞媒體進行良性互動及溝通,以至于在涉檢網絡輿情事件初期,網絡輿情負面影響加劇。該類問題在很多涉檢輿情事件中,層出不窮,并未引起檢察院重視。
(一)強化組織引導
全媒體環(huán)境下,檢察機關面對涉檢網絡輿情時,要冷靜應對,及時作出回應,合理引導輿論走向。檢察機關內部要設置具備權威性的領導機構,以實現高效決策和統(tǒng)一指揮。依據檢察機關及網絡事件具體情況,作出相關決策,提出有效應對方法。首先,該網絡輿情工作領導小組應由檢察機關內部人員構成,積極參與到涉檢網絡輿情中,對事件整體脈絡具備清晰的認識和了解。其次,檢察機關內部要設置專門的輿情監(jiān)測辦公室,一旦出現涉檢網絡輿情,由該辦公室出現,科學應對整體事件,以免其在網絡上持續(xù)發(fā)酵,使檢察機關社會形象及公信力受損。第三,以領導小組為依托,成立多個分支機構,用以收集與事件相關的信息,并對其進行研判、反饋和協調等。以正確的決策和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及時化解矛盾,使事件得到圓滿解決。
(二)健全長效機制
全媒體時代,涉檢輿情回應首要工作是輿情監(jiān)控,倘若檢察機關沒有掌握輿情,將會非常被動。首先,網絡監(jiān)控人員應對網絡上與檢察機關相關的報道及論壇中的敏感話題進行收集,經甄別、分類之后,上報相關部門。其次,注重信息分析工作。依據內容性質、范圍、發(fā)酵情況、危害程度等,對其進行全面解讀,提出針對性應對方法,完成指令交代后,嚴格依據組織程序,由各小組負責執(zhí)行。第三,設立輿情處置跟蹤監(jiān)督制。檢察院內部網絡輿情協調組時刻關注事件情況,進行事件追蹤、督查和協調,以免出現負面輿情。第四,依據具體事件,不斷總結經驗,對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具備清晰的認識,確保執(zhí)法過程的規(guī)范性,以對網絡輿情進行正確回應。
(三)嚴格處置程序
網絡輿情回應,應使處置程序更加嚴格。首先,注重宣傳、通信及網媒溝通,得到對方的認可和支持,由辦公室對日常網絡輿情監(jiān)控及處置備案工作進行負責,技術科起輔助作用。其次,堅持第一時間原則。涉檢輿情處理中,應標明立場,構建平臺,搶占第一落點,關注第一拐點?;貞ぷ髦校鱾€環(huán)節(jié)都應有具體的操作時限規(guī)定。第三,靈活應對。網絡評論員要有正確的立場,無論是發(fā)帖、跟帖,還是事實真相還原及評論文章撰寫,都要以事實為依據,并注重網絡論證,矯正視聽,控制輿情擴散。
(四)加強隊伍建設
全媒時代,涉檢輿情回應,與整個檢察機關息息相關。各檢察人員都應具備集體意識及高度責任感,認識到涉檢網絡輿情對檢察機關的影響,熟練掌握網絡輿情回應技巧。對網絡評論員進行嚴格管理,優(yōu)先選擇政治覺悟高、精通檢察業(yè)務、具備豐富網絡知識的干警,定期對其實施業(yè)務培訓,使其具備較高的輿情把控度。
綜上所述,全媒體時代,涉檢輿情給檢察機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相關人員要對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加以總結,實施工作機制及作風改進,以對網絡輿情進行科學預防和應對,提升檢察機關公信力。
[1]李雪慧.新媒體時代檢察輿論引導工作之路徑解析[J].人民檢察,2015(23):15-20.
[2]王森萍.試論微政時代的網絡輿論引導及輿情管控[J].行政與法,2017(03):41-45.
藍奧(1975-),男,福建福安人,本科,福建省羅源縣人民檢察院政治處,副主任,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研究方向:職務犯罪預防、心理矯治。
G206;F
A
2095-4379-(2017)15-01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