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冰
(婁底日報社,湖南 婁底 417000)
淺談新聞敏感性的培養(yǎng)
□何小冰
(婁底日報社,湖南 婁底 417000)
新聞敏感性是需要培養(yǎng)的。具備新聞敏感性,是一種本領,也是作為新聞工作者所必備的新聞素養(yǎng)。只要有人活動的地方,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各種各樣新鮮的事情,這就是所謂的新聞事實。但是,如果要從這浩如煙海的各種新聞事實中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新聞來,這就要看新聞工作者有沒有新聞敏感性,能否抓住這些有價值的新聞。所以說,判斷一個新聞工作者的新聞敏感性如何,實際上就是判斷一個新聞人的“新聞嗅覺”如何、新聞水平高低,看他是否有一只靈敏的“新聞鼻”。
一個新聞工作者如果沒有新聞判斷力和敏銳的觀察力,那他就很難捕捉到具有影響力的新聞。即使碰到好新聞,也可能與之失之交臂。因此,新聞敏感性對一個新聞工作者來說是一種必須具備的能力,是新聞采訪活動制勝的法寶。那么,如何才能培養(yǎng)出新聞工作者的新聞敏感性呢?
新聞工作者必須擁有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必須不斷學習進步,才能使自己對新聞更敏感。只有熟悉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了解民眾所思所想所欲,才能洞悉到大量的新鮮事物。新聞工作者要做到胸中有全局,才容易從眾多新聞事件中去發(fā)現(xiàn)新聞典型。這就猶如在我們的腦海里畫出了一條清晰的地平線,一旦有新的信息露頭,我們就能夠立即抓住它。
因此,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們在關心國家大事的同時,也不要忘記關注身邊的小事。而且有時對身邊小事更應該關心。關心國家大事與身邊小事是相輔相成、辯證統(tǒng)一的,我們只有了解了國家大事,才能知道自己身邊的哪些小事是值得關注,才能根據(jù)國家的大政方針去挖掘身邊小事中的新聞。比如,中央要求減輕中、小學生過重作業(yè)負擔和治理學校亂收費問題,那么下邊是怎么做的,同學和家長們有什么反映?這樣,我們就很容易抓到新聞。每年春季與秋季開學,這些都是出現(xiàn)在報紙頭版頭條的新聞,這也是報紙急需了解和反映的民生大課題。你只有對國家大政方針政策非常了解,才具備這個新聞敏感性,否則,你就是新聞的真眼瞎。所以說,新聞工作者必須加強學習,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增強新聞敏感。
一名新聞記者不能只當八小時記者,要做全天候的記者,連睡覺都要睜開一只眼抓新聞。業(yè)余記者也要對新聞有濃厚的興趣、時刻留心觀察,用心捕捉。只有這樣,才能像雷達一樣在新聞事實剛一露頭就能抓住它。
比如,2016年1月,筆者去湖南長沙出差的火車上遇到了坐在對面的幾個婁底農(nóng)民兄弟。他們在火車上吃方便面,雖然一身農(nóng)民的打扮,口里說的卻都是些文化、遺產(chǎn)之類的話題。后來,筆者經(jīng)一番打聽,才知道他們到省里去爭取婁底的一項“文化遺產(chǎn)”進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在他們樸實的言語中,筆者感覺到他們對文化傳承的高度敏感,以及對所在地民俗文化的自豪,覺得這就是一個好新聞信息。于是,筆者一回到單位就一直密切關注著這班農(nóng)民兄弟,直到他們申遺成功。后來,筆者根據(jù)這一信息撰寫的新聞報道被多家媒體轉(zhuǎn)載,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一定的反響。筆者由此體會到,作為一名新聞記者,只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或事,隨時都有可能挖出有價值的新聞來。只有常抓常挖新聞,新聞敏感性自然會越來越強。
新聞敏感性也是“勤”練出來的。俗話說得好,熟能生巧。要想培養(yǎng)出自己的新聞敏感,多出新聞作品,就必須要做到勤寫、勤跑、勤學、勤問、勤思考,這是一個最奏效的辦法。再笨的人只要去做了,也一定能成功。相反,再聰明、再見多識廣、知識淵博的人,如果不勤寫苦練,永遠只能是眼高手低的看客,抓不到有價值的東西,寫不出優(yōu)秀的稿件來。
這里說的“勤跑”指的是深入實際,不辭辛苦地去采訪。如,有一名通訊員為了寫好新聞去幫助一位貧困學生,親自跟著這位貧困學生每天上學放學來回跑了四五個鐘頭,十幾里路,與學生同吃同住,體驗學生的艱苦生活。這個通訊員不知爬了多少山路才寫出僅有千把字的小通訊。但由于是自己親自跑出來的,有切身體會,所以,他的這條新聞使人能夠感受出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感情交流,讀者看到的不僅僅是一條新聞,而是能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
新聞敏感是與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的。知識面廣的人 ,往往視野開闊,思維敏捷,對新聞的捕捉力強。因此,當記者的,不僅要在采訪活動上下功夫,而且還要多下些“稿外功夫”。如果我們能夠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學習,積累和豐富自己的知識,新聞敏感自然會不斷增強。
總而言之,好的新聞是需要一雙敏銳的“新聞眼”去挖掘的。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只有時時關注社會動態(tài),深入基層,學會鑒別各類信息的新聞價值,具有一定的預見能力,才能擁有一雙“新聞慧眼”。只有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新聞敏感性,才能不斷進步,從而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
(編輯:高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