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鐸
黑龍江工業(yè)學院,黑龍江 雞西 158100
?
試分析行政法學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
劉金鐸
黑龍江工業(yè)學院,黑龍江 雞西 158100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群眾對于法律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因此我國對于法律專業(yè)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視,行政法學課程就是其一。在我國大多數(shù)法學學生看來,行政法學課程十分難學,教師授課也十分困難。其主要原因就是行政法學本身課程體系龐大、復雜;法律法規(guī)體系、行政法律關系等知識需要十分龐大的知識背景,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覺得無處下手。而行政法學課程的改革,就是為了將行政法學課程中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行政法律關系等知識由繁化簡,構建簡單明了的行政法律課程知識體系,從而使行政法學課程教學簡易化。本文首先對行政法學課程做出了一個簡介,隨之提出了行政法學課程教學的困境及其原因,然后提出行政法學課程的改革內容。
行政法學;法律法規(guī);困境;改革
(一)行政法學含義與分類
“行政”一詞是由英文詞“administration”翻譯而來,這個英文詞的翻譯還有“實施、管理、執(zhí)行”等含義,由此可見,管理與執(zhí)行也是行政包含的內容之一,在行政法學的領域中,行政通常被賦予四種不同的定義方法。
(二)行政法學的發(fā)展歷史
1949-1978,行政法學的史前階段。這段時期內,我國的行政法學處于空白狀態(tài),沒有相應的行政法學教科書以及行政法學著作,也沒有高校設置行政法學專業(yè)以及法律院系,這段時期是我國行政法學的“史前階段”。
1978-1985,行政法學的創(chuàng)建階段。經(jīng)歷了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國部分高等院校開始設立行政法學的專業(yè),去研究行政法學,并且出現(xiàn)了一批積極投身行政法學的研究中的科研人員以及法律學者,我國行政法學開始步入初創(chuàng)階段。
1985-1989,行政法學的全面發(fā)展。1985年以后,我國行政法學進入全面發(fā)展的階段,出現(xiàn)了許多行政法學的專業(yè)著作以及國外的行政法學著作,行政法學的科研人員隊伍也越來越壯大,也出現(xiàn)了許多行政法學理論專家。
1989-,學術流派逐漸成熟。我國自1989年以后,對行政法學的研究有了大量的投入,也產生了大批的專業(yè)研究成果,行政法學在學術上占據(jù)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
(三)行政法學課程的簡介
行政法學是設立在法律院系的一門研究社會關系與行政法的法律學科,主要研究的是行政法的產生以及發(fā)展規(guī)律、行政法的內容以及與行政法相關的其他法律知識體系。行政法學課程是以研究行政權為核心、以維護行政相對人為目的的學科體系。
1.7 數(shù)據(jù)處理 (1)檢出率(occurrence frequency,OF)=(某個種出現(xiàn)的土樣數(shù)∕總土樣數(shù))×100%〔13〕。
(一)課程體系龐雜
行政法學的教學內容是十分龐大的課程體系,行政法的教學內容是由官對民做出的四個連續(xù)的行為所構成的,其中主要包括行政行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以及行政賠償四個階段,而在這四個階段中包含了行政組織法、行政活動法、行政監(jiān)督與行政救濟法三大內容。在這樣的課程體系中,就出現(xiàn)了行政法與行政救濟法之間的關系大相徑庭,在安排課程的過程中就需要將兩門不同的課程分開安排,但是行政法與行政救濟法又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因此在課程安排時間上有著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學生結合兩門不同的學科同時進行學習,大部分的內容都是由學生自學的,因此不僅會使學生學到的知識不完整,還會使得學生對這門課程留下不好的印象。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選擇性的講解某一些知識點,而漏掉其中重要的知識點,對學生學習本課程產生了阻礙,同時教師不能合理的安排課程與課程之間的講解,將主講課程與相關課程聯(lián)系起來也是行政法學課程教學困境出現(xiàn)的原因之一。
(二)法律規(guī)范體系龐雜
行政法學的教學是在19世紀80年代就出現(xiàn)在了部分高校里,但是直到現(xiàn)在,我國還是沒有針對于行政法學相關的行政法典,使得高校在進行行政法學的教育時,使用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龐雜,針對性較低。我國行政法律是分散在各個不同的行政法律領域內的,不同性質的法律存在于不同的行政法典中,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學習行政法學課程時所需要的法律法規(guī)多達十多部,例如有《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制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行政賠償法》等多部法律法規(guī)。這知識其中的一部分,這些繁雜的法律法規(guī)使得行政法學課程的教學出現(xiàn)了重重的阻礙,教學質量低下,學生不愿意去花時間翻那么多部法律法規(guī),也不愿意將時間浪費在尋找資料上,對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障礙,也對教師的綜合講課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三)行政法律關系龐雜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行政活動受行政法律規(guī)范調整從而形成的關系。行政法律關系十分龐雜,行政管理中出現(xiàn)的行政法律關系包括單面關系和多面關系:單面關系是指行政主體與性對人之間的相互關系,而多面關系是指行政主體、相對人以及利害人之間的相互關系;民事關系與行政關系等。行政法律關系不僅有多種多樣的關系,還有眾多特征:首先行政法律關系必須具有非對等性,并且其中必須有一方是行政主體,其次行政主體的權利與義務是重合的,最后在行政法律關系中權利與義務一般是法定的。行政法律關系的復雜與龐大的體系讓學生學習理解起來十分的費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的壓力也很大,因此這也成為我國高校行政法學教育的一大困境。
(四)所需背景知識龐雜
行政法學與其他相關管理法學等法律聯(lián)系密切,例如行政訴訟法與民事訴訟法,大多數(shù)人認為行政訴訟法與民事訴訟法具有相同的作用,但其實兩者具有某種聯(lián)系,但是并不相同;行政賠償法知識簡單的講民事賠償法的原則、標準等改動形成的,因此行政賠償法是民事賠償法的特殊法。由以上可知,學習行政法學知識需要具有對其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還要注重相同概念之間的區(qū)分。
行政法學的知識是需要其他法律以及行政管理相關的知識作為基礎知識進行學習的。因此,行政法學需要的背景知識比較龐雜,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具有足夠的基礎知識,才能理解行政法學的相關知識,所以對于學生來講,學習行政法學的知識需要極大的知識儲量,而如果知識儲量不足,學生學習起來就會很費勁,學習質量也無法提升。
(一)確定行政法學理論體系的基本輪廓
行政法學的教育是屬于法律學教育的一部分,因此要進行行政法學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首先應當做的就是確定行政法學理論體系的基本輪廓。由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了解行政法學相關的所有知識,知識體系的龐大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動力,因此確定行政法學課程的知識體系輪廓是十分重要的。行政法學的教學內容由四個結構組成,分別是行政行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賠償?shù)人膫€階段,以這四個階段為教學內容的核心,從而確定教學內容和大概的知識體系輪廓,對行政主體以及行政主體的責任和義務進行規(guī)范的劃分,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明確學習的知識范圍,節(jié)省了學生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能夠將主要的注意力放在關鍵的知識點上,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構建行政法律規(guī)范體系的經(jīng)緯架構
在我國高校的行政法學的教學過程中,法律規(guī)范體系龐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許多法律法規(guī)需要翻閱,因此耗費了學生大量的時間,雖然我國目前沒有一部完全包含所有行政法規(guī)的法典,也難以將所有的行政法律、規(guī)章制度以及憲法統(tǒng)一起來,但是我國相關的機構可以將我國行政相關的法律總結出來,將其經(jīng)緯脈絡描繪出來,作出一部內容規(guī)范、合法,并且具有行政相關的一切法規(guī),形式類似于憲法的法典。將有關于行政法學的各種法律法規(guī)都包含進去,使其集中體現(xiàn)行政法學的法律法規(guī)制度,為我國高校的行政法學專業(yè)的學生提供學習和翻閱的官方材料。不僅大大節(jié)省了學生的翻閱資料的時間,還為我國法學的教育提供了可靠的教學教材,從而提升了行政法學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拓展行政法律適用技能教學內容
在大學中學習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能力,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以適應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行政法學的教學也是如此,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法學思維,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具有一定的法律思維能力。因此在進行行政法學的教學時,教師應當同時將法律適用的技能教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技能。社會是瞬息萬變的,就算你背完了今天的案例,明天又會出現(xiàn)一個新的、你不知道的案例,因此學生只學行政法學的知識以及法律條文是不夠的,需要培養(yǎng)行政法律的綜合運用能力以及法律的思維推理能力,這樣才能夠在面對新的行政問題時,學生能夠運用自己的思維能力及時解決,而不是再次翻越資料。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行政法律適用技能是進行行政法學課程改革的必經(jīng)之路。
(四)切入適度的跨學科視角
由于行政法學課程教學內容具有廣泛性,涉及到的學科內容十分多,各個學科之間具有或多或少的聯(lián)系,因此僅僅學習行政法學課程內的知識,不能使學生全面的了解行政法學的具體內容。因此將多個學科與行政法學聯(lián)系教學,在課堂上適當?shù)倪M行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的知識范圍更廣,了解的內容更加有深度。例如教師在進行行政法學的教學時,當講到行政訴訟的課程時,可以聯(lián)系我國的民事訴訟以及刑事訴訟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授課,由于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因此在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的基礎上進行行政訴訟的教學,會使學生對行政訴訟的理解更加透徹,也會對相關知識點有所了解。
行政法學是我國高校設立的法學教學范圍內的一項專業(yè),是對我國行政法學的學習與研究。在我國目前的行政法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困境,例如課程體系龐雜、法律規(guī)范體系龐雜、行政法律關系龐雜、所需背景知識龐雜等困境,使我國行政法學課程的教學停滯不前、教學質量低下。因此在進行行政法學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國高校首先需要確定行政法學理論體系的基本輪廓,其次構建行政法律規(guī)范體系的經(jīng)緯架構,再次拓展行政法律適用技能教學內容,最后切入適度的跨學科視角,使教學內容與實踐完全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知識,提升教學質量,為我國培養(yǎng)出一批具有高素質的綜合能力優(yōu)秀的行政法學人才。
[1]陳丹,孫祥生.行政法學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探析[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3(02):108-113.
[2]龔向田.行政法學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探析——基于地方教學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視角[J].高教論壇,2012(03):43-45.
[3]劉雨嫣.法學本科行政法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匯旬刊,2015(10):31-33.
G642;D
A
2095-4379-(2017)20-0282-02
劉金鐸(1988-),男,漢族,山東單縣人,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憲法與行政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