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燕宇
(014100 包頭市土右旗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部 內蒙古 包頭)
面對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公訴工作如何發(fā)揮訴訟監(jiān)督作用
宿燕宇
(014100 包頭市土右旗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部 內蒙古 包頭)
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明確指出要“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形成以法院審判為中心的司法格局,這對公訴工作提供了發(fā)展的機遇,更提出了新的更大的挑戰(zhàn)。結合公訴工作辦案實踐,談點個人的粗淺看法。
“以審判為中心”就是以庭審作為整個訴訟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偵查、起訴等審前程序都是開啟審判程序的準備階段,偵查、起訴活動都是圍繞審判中事實認定、法律適用的標準和要求而展開,法官直接聽取控辯雙方的意見,依據證據裁判規(guī)則作出裁判。這種訴訟制度的變革,必然對檢察機關的公訴工作帶來深刻的影響。
1.審查起訴工作模式將發(fā)生重大改變
在現(xiàn)有辦案模式中,審查案件以案卷書面審查為主。檢察機關審查起訴部門對偵查機關在偵查中獲取的證據,有著基本的確信。以案卷材料為基礎核實后,將認為構罪的案件起訴到法院;在遇到可訴與不訴之間的案件時,習慣于以起訴消化案件。實行“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后,將徹底打破這種習慣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模式。庭審中案件證據,特別是言詞證據變化的風險增大,證明犯罪的難度增加,控辯雙方辯論的激烈程度增強。對公訴人庭前審查核實證據的方法和任務、法庭證明犯罪的任務均提出了新要求。庭審實質化,使得法官不再依賴于庭前閱卷,而是更多地通過當庭訊問或詢問、啟動非法證據排除、控辯雙方舉證質證、辯論來了解和掌握案件全貌。公訴部門賴以依靠的案卷證據材料,有可能因為證人出庭作證改變證言而不被法官采信,這就要求公訴人在開庭前審查、核實、固定證據方面,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審查起訴工作模式上需要有新的突破。
2.公訴案件的質量標準更高、要求更嚴
目前司法實踐中,案件的起訴率較高,不起訴、撤案、退回補充偵查率較低,對某些起訴案件的證據標準沒有嚴格把握,特別是在職務犯罪審查起訴方面,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容易降低證據標準,對瑕疵證據甚至非法證據的審查不夠嚴格,導致在庭審中辯護人較多地提出非法證據排除申請現(xiàn)象的發(fā)生。實際上,那些在審判階段或是在二審階段對職務犯罪案件提出的“非法證據”等問題,不少在審查起訴階段就已經被發(fā)現(xiàn),只是審查起訴人員出于各種考慮,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實行“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模式后,每一份證據都必須在法庭出示,對證據的客觀性、合法性進行當庭核實。庭審中辯方會對一些存在程序違法的非法證據、瑕疵證據更多的提出非法證據排除請求,如果加上案件證據不充分等情況,就將大大增加無罪判決的風險。因此,在“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模式下,對公訴案件證據的充分程度、排除合理懷疑程度等案件質量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更嚴格的要求。
3.對審判監(jiān)督的影響
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模式,就是既要有效監(jiān)督錯誤刑事裁判,又要有力支持正確刑事裁判,做到監(jiān)督與支持相互統(tǒng)一,這對審判監(jiān)督工作特別是抗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乖V既要合乎法理,又要合乎情理,做到抗之有據、抗之有理、抗之有效,堅持把維護司法公正與維護審判權威共同作為審判監(jiān)督的目標和原則,既防止濫用抗訴權,又防止怠于行使抗訴權。
1.提升辦案能力和質量
“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必然要求檢察機關提高公訴質量。公訴檢察官應當重視庭前的證據審查工作,庭前審查工作要細致再細致,庭前審查起訴工作的每一步都不容疏忽,案卷中的每一份證據都不能疏漏,犯罪嫌疑人的每一句辯解都不能忽視,證人的每一句證言都要看清楚,偵查中的每一項程序都要審查。高度重視無罪、罪輕證據的審查,堅決排除非法言詞證據,確保案件所有證據合法真實客觀;對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人提出的不構成犯罪、罪輕或減輕免除刑事責任、無羈押必要、偵查活動有違法情形等意見,必須及時進行審查并妥善處理。在證據方面,從根本上看,庭審打的就是“證據仗”。公訴部門除了注重證據的證明之外,還應當更加注重證據的合法性以及證據鏈條的完整性。尤其是非法證據排除制度,可能將成為“辯護律師對抗公訴人的有效武器”。這要求檢察機關必須盡快破解當前適用非法證據排除制度的種種難題,確保進入審判階段的證據具備證據資格并形成完整嚴密的證明體系。
2.認真對待提審
公訴實踐中,存在不少把提審當作“走過場”的現(xiàn)象?!耙詫徟袨橹行摹钡脑V訟模式,要求公訴人認真對待提審,因為這項工作與案件質量關系密切,必要時還要多次提審;要詳細聽取犯罪嫌疑人的辯解,特別是其對偵查階段有無刑訊逼供等偵查違法行為的陳述。通過提審,既可以發(fā)現(xiàn)、核實案件證據的缺陷和疑點,又可以提前掌握、預判庭審中被告人可能辯護的問題和方向,還可以面對面地對犯罪嫌疑人作必要的法律宣傳和釋疑解惑。在訊問犯罪嫌疑人、聽取辯護人意見的基礎上,對事實存疑、證據不足的案件,除依法合理行使退回補充偵查權外,必要時可以自行補偵或采取公訴引導偵查的方式,補充完善證據體系或核實重點證據。
3.正確履行審判監(jiān)督職責
正確行使抗訴權、用足用活其他審判監(jiān)督手段,要正確處理監(jiān)督目的與監(jiān)督手段的關系,拓寬監(jiān)督思路,講究監(jiān)督方法,采取抗訴監(jiān)督與發(fā)檢察建議書、糾正審理違法意見書及口頭監(jiān)督與書面監(jiān)督、當庭監(jiān)督與事后監(jiān)督相結合的方式,達到加大監(jiān)督力度、增強監(jiān)督效果的目的。多種監(jiān)督手段要用足用活,服從和服務于監(jiān)督實效。
4.完善不起訴制度
不起訴是檢察機關發(fā)揮審前過濾功能的重要手段。對達不到起訴標準的案件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有利于防止案件“帶病”進入審判程序。當前司法實踐中既存在一訴了之、勉強起訴的問題,也存在不敢用、不愿用的問題,影響了不起訴功能作用的發(fā)揮。為此,公訴工作中應對未達到法定證明標準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防止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進入審判程序。
為了積極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檢察機關要發(fā)揮職能作用,確實履行好法律監(jiān)督職責,更加重視加強對偵查活動的監(jiān)督,進一步完善刑事審判監(jiān)督機制,健全冤假錯案有效防范、及時糾正機制,敢于監(jiān)督、善于監(jiān)督、依法監(jiān)督、規(guī)范監(jiān)督,切實維護司法公正,促進社會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