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磊,武英滿
(1.中國人民大學 體育部,北京 100872;2.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體育部,北京 100048)
大學拓展訓練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的研究
張 磊1,武英滿2
(1.中國人民大學 體育部,北京 100872;2.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體育部,北京 100048)
拓展訓練是一種新興的體育教育方式,目前已成為大學體育課程體系的一個項目。拓展訓練主要應用于學校的體育課程、企業(yè)的文化建設等。目前,拓展訓練的相關理論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對課程體系的研究較少。為解決這一問題,需對當前拓展訓練課程體系進行分析,提出改革與建設的新思路和新舉措,為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大學體育;拓展訓練;課程體系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一直是國家和政府十分關心的問題。近些年,某些大學出現(xiàn)了由于心理問題導致的惡性事件。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由于生活環(huán)境、學習氛圍的變化,人際交往能力的欠缺等原因,導致一些大學生產(chǎn)生了焦慮、嫉妒等心理問題。大學階段是一個人身心成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吨泄仓醒腙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大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能力、適應環(huán)境能力?!盵1]拓展訓練正是以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為出發(fā)點,旨在激發(fā)學生的領導才能、提高他們的溝通表達和人際交往能力,鍛煉他們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團隊責任感,建立彼此間更加融洽的信任關系,促使他們成為具有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復合型人才。拓展訓練對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積極的作用。
1994年,北京拓展訓練學校成立,作為國內(nèi)第一家專業(yè)的體驗式培訓機構,這標志著拓展訓練開始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培訓。1999年,我國拓展訓練正式進入了校園,成為了高校EMBA課程體系中的課程。2002年,北京大學體育課開設拓展訓練課程,至今已有10多年了。但當前拓展訓練課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學目標模糊、課程體系缺乏身體鍛煉內(nèi)容、考試內(nèi)容和標準不統(tǒng)一、教學時間把控和教學設計不太合理等。本研究將對當前拓展訓練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根據(jù)體育教學需要,提出拓展訓練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的新思路和新舉措,為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為拓展訓練課教師提供借鑒。
2003年,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lián)下發(fā)了《關于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意見》的通知,指出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是加強和改進高校德育工作、推進學生素質教育、促進大學生健康發(fā)展的一項重要舉措。[2]該計劃為大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了必要的訓練和幫助。文件將拓展訓練納入到“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中,把拓展訓練提到了國家的高度進行建設和發(fā)展。
(一)拓展訓練對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效果明顯
拓展訓練中許多內(nèi)容都會涉及學生的心理素質,如人際關系類項目、信任類項目、自信類項目等。另外,也有一些學者對拓展訓練的心理健康效應進行研究。王全軍(2011)研究拓展訓練教學有助于改善大學生的強迫癥和人際關系,對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等心理問題也有一定的作用。另外,拓展訓練能夠有效促進大學生班級凝聚力地提高[3]。胡玉華和朱小毛(2006)[4]、孫利紅(2011)[5]認為,拓展訓練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緩解人際關系敏感,有助于緩解焦慮、強迫癥等情況,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自我接納和容納他人。
(二)拓展訓練可以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這類研究相對較少,可能與體質健康相關的速度、耐力、力量、柔韌等方面的拓展訓練項目較少有一定的關系。楊劍和常波等人(2007)認為拓展訓練課程對促進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發(fā)展有明顯作用[6]。 丁勇和王建月(2014)研究設計合理的拓展訓練內(nèi)容將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成績,如肺活量、立定跳遠、中長跑,它對提高學生肌肉耐力和身體機能水平有一定作用[7]。
(三)拓展訓練對提升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有積極作用
張吾龍和周慧娟(2006)[8]以及孫璞和蘇榮海(2009)[9]通過實驗研究,認為拓展訓練課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溝通能力、領導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這是傳統(tǒng)體育課比較缺乏的一塊。胡玉華(2006)通過實驗研究說明了,拓展訓練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有明顯效果。莫月紅(2011)拓展訓練在團隊協(xié)作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提升效果好于傳統(tǒng)體育項目課程[10]。
從國家層面來看,開設拓展訓練課程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推行素質拓展計劃,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從大學生層面,開設拓展訓練課程對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教學目標比較模糊
拓展訓練作為一門體育課程,應該有著規(guī)范的教學大綱和清晰的教學目標,但有的學校并沒有拓展訓練教學大綱,有的教學大綱只是對拓展訓練進行了介紹,列出了一些拓展項目的規(guī)則、操作方法和課時安排,并沒有清晰的教學目標。有的連教學目標也含糊不清,指導性不強,難以操作。如果大綱中沒有教學目標,那么學校拓展訓練教學的目的是什么,學生應該通過拓展訓練學會什么,如何進行期末考試等一系列問題就會不斷出現(xiàn)。
(二)課程體系中缺乏身體鍛煉內(nèi)容
拓展訓練對身體鍛煉程度不夠,運動量較小。楊耀華(2007)認為,拓展訓練對提高身體素質有一定的不足[11]。 這也進一步說明了為什么在以往研究中,關于“拓展訓練促進體質健康”方面的研究較少。如果將拓展訓練作為大學體育課的一門室外課程,那么需適當增加身體活動的內(nèi)容和時間,這需要拓展教師在項目設置上多動腦筋,對以往拓展項目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融入身體鍛煉的元素和內(nèi)容。
(三)經(jīng)典項目重復性嚴重
多數(shù)學校的體育課都在大一、大二兩個學年完成,學生基本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項目。有些學生喜歡某一門課,可能會再次選擇該課程。對傳統(tǒng)體育項目來說,重復選課意味著重復練習,這符合體育學習的原理,對提高某項運動技能是有幫助的。但是對拓展訓練來說,重復選課就會造成比較大的麻煩。拓展訓練中有一些項目存在一次體驗性的特點,也就是說學生第一次體驗該項目收獲很大,但第二次再次體驗該項目,可能就沒有什么收獲了,就類似于猜謎語之前已經(jīng)知道了答案一樣。在這點上,對一些公司員工的培訓更是如此。據(jù)廣東某培訓師介紹,在對某企業(yè)員工拓展培訓時,培訓師在安排雷陣時有學員說這已經(jīng)是他們第四次做雷陣這一項目了。經(jīng)典項目較少,常用的拓展項目很容易產(chǎn)生學生重復學習這一現(xiàn)象。
(四)考試內(nèi)容和標準不統(tǒng)一
經(jīng)過訪談北京市部分開設拓展訓練的高校拓展教師,多數(shù)教師在拓展訓練考試內(nèi)容和標準上沒有很好的辦法。第一,大學拓展訓練課中的項目是以團隊項目為主,重在團結隊伍、增進溝通,但最后考試項目往往設置為繩結、跳繩等內(nèi)容,造成考試內(nèi)容與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脫節(jié)。第二,部分學校選擇“挑戰(zhàn)NO.1”為期末考試內(nèi)容,限定項目完成時間,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即為合格,再根據(jù)平時表現(xiàn)、出勤情況、團隊中的表現(xiàn)等給學生成績。這可能也會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學生在“挑戰(zhàn)NO.1”項目上考試和補考都沒有通過怎么辦?另外,僅一個“挑戰(zhàn)NO.1”項目是否能代表一個學期拓展訓練學到的精髓?拓展訓練課考核如何才能更加公平、如何才能反應一個學期的學習效果?這些都是我們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五)教學過程中時間把控較難
多數(shù)學校的體育課時間為90分鐘,有的更少一些,但拓展訓練中的一些項目,尤其是經(jīng)典地面項目和高空項目,需要的時間較長,常常會出現(xiàn)拖堂現(xiàn)象。課堂時間的把控是一項艱巨任務。另外,拓展訓練常說的一句話是“三分做、七分談”,但在學校拓展訓練體育課上,這一點不完全適合。比如,較為經(jīng)典的地面拓展項目一般完成時間需要40分鐘左右,加上課前的準備活動、布置拓展等時間,分享的時間往往都不足。這可能會造成,學生并沒有充分體驗該項目;學生沒有充分討論該項目的知識點和團隊問題。因此,學校的拓展訓練課應重在體驗,而不是重在分享,應利用課下的時間分享和總結。
(一)教學目標設置
根據(jù)心理學的目標設置理論設置教學目標。第一,通過前二、三堂課,對學生的運動能力、身體狀況有較為準確的評估,并結合近幾年大學生的實際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第二,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相結合,制定一節(jié)課的目標和一個學期的目標,使學生每堂課都努力去完成短期目標,并一直向學期目標而努力。第三,設置的教學目標既有挑戰(zhàn)性又有可實現(xiàn)性,將大大提升學生的積極性。第四,設置明確的目標而不是模糊的目標。第五,設置過程評價目標不局限于結果評價目標。通過目標設置理論,我們將拓展訓練學期教學目標分為體質健康目標、心理健康目標、社會適應能力目標,三項目標均為學生個人縱向比較目標。其中,體質健康目標為:期末體質健康成績優(yōu)于學期初,并提升自己的800米或1000米成績。心理健康目標為:個人自信心得到提升、情緒控制能力得到加強。社會適應能力目標為:提高組織溝通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當然,設置的目標也可以根據(jù)不同群體進行調(diào)整。總之,拓展訓練教學目標不能只包括心理健康目標,而是要涵蓋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教育目標。
(二)課程內(nèi)容重建
增加身體鍛煉因素和內(nèi)容,主要是增加與體質健康相關的鍛煉內(nèi)容,如中長跑、爆發(fā)力、柔韌性等練習,同時減少心智類項目內(nèi)容,如“交通堵塞”“紅黑博弈”等。這就需要拓展教師思考如何重建一個學期的拓展項目,如何將體育運動的因素融入到拓展訓練課程中,如何合理安排拓展訓練課上的運動量和運動負荷。
一是改革原有項目。筆者在教學中,對雷陣項目進行了改革。每支隊伍打印一張雷陣圖,2隊變成4隊,間隔2米,離教師20米左右,每次4組隊員單腳跳,通過比速度來決定到雷區(qū)探雷的資格。這種項目改革,一方面保留了經(jīng)典項目的核心思想,另一方面增加了學生的身體活動。二是項目創(chuàng)新,就是根據(jù)體育活動的特點,創(chuàng)造出適合高校開展的拓展訓練項目。比如“勇闖奪命島”就是因材施教,利用身邊體育器械創(chuàng)新教學案例。使用田徑場最常見的跨欄架、臺階、障礙欄、泡沫墊子等。這一項目中,不僅有團隊領導合作分工,還包括速度(看哪個隊更快)、耐力(失敗了從起點開始)、平衡(走過約1米高的平衡木和障礙欄)、柔韌(鉆過最矮的跨欄架)、爆發(fā)力(跳躍臺階)等身體素質練習??傊處熞_發(fā)或改編拓展訓練項目,增加身體活動和與體質健康相關的鍛煉內(nèi)容。
(三)拓展項目分類
拓展訓練課上增加的一些身體活動類項目,可以重復練習。比如上面提到的“勇闖奪命島”項目,稍微對器材進行調(diào)整和更換,就是一個不同組合的全新練習內(nèi)容,學生也不會感到枯燥。另外,根據(jù)田麥久教授的項群理論[12],可以將拓展訓練按照不同項目的核心功能進行分類。當然拓展訓練項目中好多項目是有交叉的,但教師可以根據(jù)其最核心的功能進行劃分。比如信任類(信任背摔)、溝通類(盲人方陣)、合作類(荊棘取水)、創(chuàng)新類(雷陣)、技巧類(繩結和保護)、高空類(天梯)、領導力類(七巧板)、挫折力類(挑戰(zhàn)NO.1)、自信心類(空中單杠)等。根據(jù)《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導思想和目標結構,每一類項目都設置多個等級層次(初級、中級、高級),按照從易到難的順序在課程中設置,可以為初中、高中到大學的過渡和銜接起到借鑒作用。信任類項目,在初中時,可以在拓展訓練課上設置為“信任不倒翁”項目;到高中,可以稍微增加難度,讓學生體驗地面站立后倒的“地面雙人信任背摔”項目;到大學,難度進一步增加,講授“信任背摔”項目。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初中、高中、大學重復學習的問題,也有效避免了每學期講授重復內(nèi)容的問題。
(四)考試內(nèi)容改革
拓展訓練考試內(nèi)容和標準一直都是拓展訓練課程體系的一個難題,每個學校情況不一樣,考試內(nèi)容和標準也不一樣。本人在考核方面也只是提供一個參考思路??荚噧?nèi)容可以大體分為三部分:1.教學目標明確后,考試內(nèi)容應與教學目標相呼應,體質健康測試是其中的一項考試??蛇x擇1000米或800米、立定跳遠等某幾個項目作為考試內(nèi)容。2.學生學習了一個學期的拓展訓練課程,應該從中感悟到拓展訓練項目的一些設置原理,期末還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創(chuàng)編項目(體育運動因素和團隊熔煉因素結合),然后同學之間互相評價,作為考試內(nèi)容的一項。3.團隊成員之間的推薦、課堂表現(xiàn)、出勤率情況等。關于第二、第三條,不同學??梢愿鶕?jù)情況調(diào)整,當然也可以把“挑戰(zhàn)NO.1”作為考試內(nèi)容的一部分??傊?,體質健康一定是必考項目。
(五)課上體驗課下分享教學模式
為了避免拖堂,盡可能讓學生體驗每一個項目,可以采取課上鍛煉與體驗,分享和討論留在課下的方式。通過網(wǎng)絡平臺建立微信群、公共郵箱或人人網(wǎng)頁,大家可以通過公共平臺把自己對項目的理解、感悟和經(jīng)驗進行分享。這既節(jié)約了課上的時間,也便于將大家的意見匯總保存,還有利于大家相互溝通。另外,還可以通過論文的形式,讓學生對某個項目進行討論和學習。
1.拓展訓練課程體系中應增加身體活動和與體質健康相關的鍛煉內(nèi)容,考核內(nèi)容應包括體質健康測試內(nèi)容。
2.拓展訓練課程體系中教學目標分為體質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等目標,三項目標均為學生個人縱向比較目標。
3.按照不同拓展項目的核心功能進行分類和分級,為初中、高中、大學拓展訓練課程體系的順利過渡和緊密銜接提供參考依據(jù)。
4.課上體驗、課下分享的網(wǎng)絡平臺教學模式值得推廣。
[1]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EB/ OL].(1994-08-31)http://www.moe.edu.cn/jyb sjzl/moe 177/ tnull 2479.html.
[2]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lián) 關于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意見[EB/OL].http://www.docin.com/p-1726271595.html.
[3]王全軍. 拓展訓練教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和班級凝聚力促進效應的實證研究[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1,45(8):49-53.
[4]胡玉華, 朱小毛. 體育教學中運用拓展訓練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分析[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30(3):88-91.
[5]孫利紅. 心理拓展訓練對大學生自我和人際關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34(12):102-105.
[6]楊劍,常波,田寶. 體育生活拓展訓練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心理能力的實驗探索[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12):1630-1632.
[7]丁勇,王建月. 體育教學中引入拓展訓練對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分析[J]. 安徽體育科技,2014,35(3):56-59.
[8]張吾龍,周惠娟. 拓展訓練教學對提高普通高校學生合作能力的影響[J].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6 (2):113-115.
[9]孫璞,蘇榮海,王振軍. 拓展訓練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影響的研究[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28(2):108-110.
[10]莫月紅. 拓展訓練對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J]. 浙江體育科學,2011,33(6):109-112.
[11]楊耀華. 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拓展訓練的理性思考[J].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7,23(1):119-120,127.
[12]田麥久. 項群訓練理論[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18-32,166-170.
[責任編輯:郭 鐵]
A Research on the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Outward Bound Curriculum System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Zhang Lei1, Wu Yingman2
(1.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2.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Beijing 100048, China)
Outward bound is a new wa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t becomes a project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Outward bound is mainly used in school sports curriculum,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employees and so on.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theoretical research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and there are few curriculum research. We analysi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outward bound, and puts forward new ideas and new measures for the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outward bound curriculum system,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outward bound; curriculum
G642
A
1673-2375(2017)01-0119-05
2016-10-26
本文為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 15JYB019)的研究成果。
張磊(1979—),男,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體育運動與身心健康發(fā)展、校園足球發(fā)展理論與實踐;武英滿(1979—),女,河北石家莊人,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武術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