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以審判為中心”背景下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完善

        2017-01-24 13:28:51段貞鋒
        中國刑警學院學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以審判為中心刑事法律辯護人

        段貞鋒

        (平頂山學院政法學院 河南 平頂山 467099)

        “以審判為中心”背景下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完善

        段貞鋒

        (平頂山學院政法學院 河南 平頂山 467099)

        作為我國未來司法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以審判為中心”要求審判實質化,辯護人提供有效的辯護是審判實質化的重要保障。由于我國當前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種種缺陷,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法獲得有效辯護,形式化甚至缺失的辯護難以保障程序公正。完善相關立法、擴大受援范圍、加強經費保障、構建質量保障體系,能夠確保審判實質化,真正實現(xiàn)公平正義。

        以審判為中心 法律援助 審判實質化 有效辯護

        中共中央十八屆四中全會《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首次明確了“以審判為中心”的概念,并將其作為我國未來司法改革的內容之一。這一新的司法改革理念對我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 “以審判為中心”的內涵解讀

        1.1 “以審判為中心”要求庭審實質化

        我國學界一直存在著對“審判中心主義”的零星討論,認為“審判中心主義”是指整個訴訟制度的建構和訴訟活動的展開圍繞審判進行,偵查是為審判進行準備的活動,起訴是開啟審判程序的活動,執(zhí)行是落實審判結果的活動,偵查、起訴和執(zhí)行皆服務于審判,審判構成整個訴訟流程的中心和重心[1]。但學術味兒較濃的“審判中心主義”視角下,具體如何構建司法制度、推動訴訟實踐,依然存在較多的模糊地帶。

        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長期存在法庭審判得不到充分重視的現(xiàn)象,如法庭上證明案件事實所需的一些關鍵證據系非法收集而來,甚至證據缺失,已經進入審判階段的案件卻遠未達到法律要求的“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標準,導致法庭審判因各種原因被迫多次中斷。有鑒于此,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比“審判中心主義”更為具體的“以審判為中心”觀念,要求充分發(fā)揮審判特別是庭審的作用。這一改革理念要求辦案人員真正樹立責任意識,在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審判程序中認真查明事實,充分核實證據,確保所有刑事案件的程序、結果都經得起法律的考驗,有效防范冤假錯案的產生。

        “以審判為中心”強調法庭審判的重要性,要求法庭審判必須實質化,不能成為走過場,或者流為審判秀。不具有實質性的審判,也就不可能在整個訴訟程序中成為中心和重心,“以審判為中心”只能成為一句空話。具體來說,審判實質化要求法官中立、獨立,與控辯雙方保持等距離,不聽命于追訴機關,法庭審判進行實質性的調查,判決結果以法庭審判中形成的心證為依據,排除法官的預斷。

        1.2 有效辯護是實現(xiàn)審判實質化的必然要求

        審判的實質化以辯護的實質化為必要條件,在一場實質性審判中,辯護人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法庭審判應當建立在控辯雙方地位平等和權利對等的基礎之上,依據雙方充分的法庭辯論內容做出最終判決。如果沒有辯護人的參與,受限于被告人有限的訴訟能力,被告人無法與經過職業(yè)訓練的控訴方平等對抗。辯護人的存在,使被告人獲得專業(yè)的幫助,增強其訴訟能力,能夠有效地避免控辯雙方的不平等狀態(tài),確保法庭審判在雙方真刀真槍的對抗中進行,真正實現(xiàn)實質意義上的審判。

        審判實質化不僅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參加訴訟有辯護人,更要求辯護律師在整個訴訟過程中真正行使應有的權利,為當事人提供專業(yè)的法律幫助。因此,對于因各種原因未能委托辯護人的當事人,法律援助成為維護其權利、保障公平正義實現(xiàn)的必須。

        總的來說,“以審判為中心”的改革背景下,要實現(xiàn)法庭審判的實質化,使更多的嫌疑人、被告人獲得專業(yè)辯護人幫助的機會,在辯護人的有效辯護下參與法庭審判,對我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進行完善勢在必行。

        2 我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不足

        2.1 立法方面的不足

        2.1.1 立法體系零散,法律位階低

        作為法律援助制度的主要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及《律師法》均做出了相應的規(guī)定,但所規(guī)定內容較為籠統(tǒng),實踐中可操作性有待提高。2003年,為了使實踐操作進一步細化和規(guī)范化,國務院出臺《法律援助條例》為法律援助的具體操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據。但其作為一部行政法規(guī),受限于法律位階,根本無法對法律援助問題進行全面的解決,如作為司法機關的法律援助程序中的重要主體法院和檢察院,與國務院沒有直接的隸屬關系,行政法規(guī)明顯無法確定法院、檢察院在刑事法律援助方面的權利義務[2]。

        2.1.2 援助范圍狹窄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對法律援助制度的現(xiàn)行規(guī)定,可以成為法律援助對象的人包括3類,援助方式通過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對3種情形加以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無論是在對象范圍還是援助方式上,我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相比均比較狹窄。

        (1)犯罪主體有生理缺陷的,無論是未成年人,盲、聾、啞人,還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行為的實施均受到自身生理缺陷的限制,屬于犯罪中的特殊情形,這些主體實施的犯罪加在一起不超過所有刑事案件的8%。

        (2)雖然我國《刑法》中規(guī)定的可以判處死刑的罪名還占全部罪名的近1/7,但是總體來說,實踐中可能被判處這種刑罰的情況還屬于少數(shù),因為并非涉及死刑罪名就必然屬于可能判死刑的情況。根據《中國法律年鑒》2015年公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實踐中判處5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案件只占全部刑事案件的16%左右,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可能連5%都不到[3]。而且,隨著廢除死刑的呼聲越來越高,我國死刑罪名的數(shù)量呈縮減趨勢,“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這一限制范圍越來越不合時宜。

        (3)就酌定法律援助而言,由于兩院兩部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第4條將“公民經濟困難的標準”交由“案件受理地所在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各地政府普遍做法是直接套用當?shù)刈畹蜕畋U蠘藴?,也就是說,只有享有當?shù)刈畹蜕畋U系木用癫庞匈Y格獲得法律援助,這一標準嚴格限制了可能享受法律援助的人的范圍。實際情況也是如此,根據“中國法律援助網”公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刑事訴訟中,因被告人提出申請而獲得法律援助的案件只占全部刑事案件的2%至3%左右。

        2.2 缺乏經費保障

        2.2.1 經費嚴重不足

        我國法律援助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補助,社會捐贈和行業(yè)盈利是補充來源。由于我國國家財政對刑事法律援助的資金補助嚴重低于世界發(fā)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加之社會轉型過程中刑事案件的逐漸增多導致的活動經費支出逐步增大,有限的法律援助經費已難以維持當下刑事法律援助活動的進行。

        司法部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我國受援對象的人均援助經費為1300元左右,法援律師拿著如此低的辦案經費,要支付辦案所需的各項費用,還可能要以1元/張甚至2元/張的遠高于市場的價格到法院、檢察院復印少則幾十頁、幾百頁,多則上千頁的案卷材料,這點經費連辦案最基本的成本都不夠。如果被指派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師不僅不能因盡職盡責而受益,反而要倒貼錢去辦結案件,必然大大損害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積極性。

        2.2.2 經費分配不合理

        首先,辦案經費與管理費用分配不合理。法律援助經費絕大多數(shù)應當用于辦案,少部分為管理費用,但我國當前的情況恰好相反,管理費用占絕大部分,辦案經費只占小部分。其次,刑事與民事法律援助經費的分配不合理。在案件爆炸性增長與經費極為緊張的矛盾下,大多國家和地區(qū)選擇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獲得法律援助,而壓縮民事法律援助的范圍,因為自由甚至生命的剝奪,嚴重程度遠高于財產侵害。但在我國,不僅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所占比例遠低于民事案件,而且還呈逐年降低的趨勢,這與我國高達80%以上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后請不起辯護律師有很大關系,顯然極不合理。

        2.3 法律援助質量不高,流于形式

        由于經費短缺及其他各種原因,我國律師參與法律援助案件的積極性不高,參加法律援助的大多是新手律師,辯護經驗比較匱乏,辦理案件只是為了練手,借此機會熟悉辦案流程,這種置當事人權利于不顧的方式,根本無法起到法律援助的作用。即使有部分老律師被指定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大多簡單對待,甚至敷衍了事,辦案責任心相比委托的律師明顯較差。例如,基本不會見當事人,法庭上根據情況和經驗“臨場發(fā)揮”,實踐中甚至出現(xiàn)辯護律師和當事人在法庭上意見相左的尷尬場面,這樣的援助質量導致律師根本無法取得當事人的信任,權利保護無從實現(xiàn)。

        2.4 法律援助程序不夠規(guī)范

        2.4.1 申請法律援助的比例較低

        雖然《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了不屬于法定援助案件的對象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時,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法援機構應當受理并為符合條件的申請指派律師。但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請獲得法律援助的案件比例明顯偏低[4],即使申請也往往難以獲得批準,大大打擊當事人申請的積極性。

        2.4.2 辦案機關通知、指定不規(guī)范

        (1)通知主體不明確,通知不到位。當前我國公安、檢察等辦案機關的機構設置越來越多,多個不同的辦案部門在辦案過程中都會不同程度地涉及法律援助。法律只簡單地規(guī)定辦案機關負有通知義務,究竟應該由具體哪個部門負責在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發(fā)生時履行通知義務,目前并無統(tǒng)一、明確的規(guī)定,實踐中更是五花八門,導致多個部門推諉或者爭搶,不能將通知及時落實到位。

        (2)辦案機關的通知文書不規(guī)范。目前辦案機關沒有統(tǒng)一適用的“通知公函”樣式,實踐中各個辦案機關都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制作“通知公函”,格式極其隨意,有些根本不符合《規(guī)定》“應當載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姓名、涉嫌的罪名、羈押場所或者住所、通知辯護的理由、辦案機關聯(lián)系人姓名和聯(lián)系方式”的要求。

        (3)通知的程序不符合法定要求。實踐中,一些公、檢、法機關只向法律援助機構發(fā)出指派律師的通知,不按《規(guī)定》的要求“將通知辯護公函和采取強制措施決定書、起訴意見書、起訴書、判決書副本或者復印件等訴訟文書送交法律援助機構”,導致接到通知的法律援助機構因不了解具體案情而只能隨意指派律師辦案,案件質量根本得不到保障。相關文書資料的缺失也讓后期的案件歸檔整理面臨較大的麻煩。

        2.4.3 援助形式不夠多樣化

        當前我國刑事法律援助的方式過于單一,一般只是在法庭審理階段出庭為被告人進行法庭辯護,法庭辯護之外的其他行為如向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為受援助對象訴訟創(chuàng)造條件、代理申訴控告等,辯護律師很少涉及,范圍過窄的法律援助形式無法保證法律援助本身目的的徹底實現(xiàn)。

        2.5 審前援助尚未執(zhí)行到位

        我國現(xiàn)行《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偵查階段犯罪嫌疑人即可委托辯護人,相應的,也可以為符合條件的犯罪嫌疑人指定辯護人。偵查程序的作用和目的決定了其是整個訴訟程序中最容易侵害犯罪嫌疑人權益的階段,實踐中大多冤假錯案都源于偵查階段的刑訊逼供行為,在審前程序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具有更高的現(xiàn)實必要性?!缎淌略V訟法》將委托辯護人的時間提前后,審前程序指定辯護的情況并未像我們想象一樣出現(xiàn)明顯的增加,審前階段的法律援助尚未執(zhí)行到位。

        3 法律援助制度問題產生原因

        3.1 學習、宣傳不到位

        法律的制定、修改相對容易,但法律的真正實施卻比較難,我國當前法律的落實、執(zhí)行遠遠滯后于立法完善的步伐。雖然相關立法對刑事法律援助做出了規(guī)定,但由于辦案機關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習、宣傳工作不到位,致使新法生效后很長時間辦案人員對這些新規(guī)定還不熟悉甚至不知道,當然就不可能很好地執(zhí)行這些規(guī)定。整個社會對新法的宣傳也不夠充分,大多數(shù)人對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不甚了解,在自己符合條件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時尚不自知,申請數(shù)量和比例長期較低。

        3.2 理念滯后

        我國長期以來流行的“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的意識導致大多老百姓甚至公檢法機關辦案人員的理念較為保守,他們認為,犯了重罪的人承擔嚴重的刑事責任“天經地義”, “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重罪犯都“死有余辜”,為這些人提供律師幫助就是“助紂為孽”。因此,他們對于法律援助的規(guī)定根本無法理解,更加無法接受。具體到辦案機關來說,這種傳統(tǒng)意識往往影響工作人員及時地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

        3.3 立法內容可操作性差

        一起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為是否“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到了審查起訴和審判階段,案件事實基本已經清楚,檢察院和法院判斷起來問題不大,但對于偵查階段的辦案機關來說,特別是偵查階段初期,剛剛接觸案件事實,要想準確判斷是否具備這一條件進而通知法律援助是相當困難的。

        3.4 經費投入較少,律師積極性不高

        隨著法律援助工作受到國家越來越多的重視,國家投入的法律援助經費相較以前已經有了大幅提升。但由于近年來需要法律援助案件數(shù)量的快速增長,加上原來的基礎薄、欠賬多,大幅增長的法援經費還是不能適應法律援助對經費的總體需求。本就有限的總體經費投入,在使用時又不能得到合理的分配,致使刑事法律援助經費比例遠低于其他。

        為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師提供辦案補貼能夠有效提升律師的辦案積極性,辦案補貼包括差旅費、交通通訊費、文印費、調查取證費等①2005年9月,財政部、司法部《中央補助地方法律援助辦案??罟芾頃盒修k法》第4條。。目前,有限的經費投入決定了律師的辦案補貼得不到保障,入不敷出甚至自己貼錢的情況讓部分辦案律師省略閱卷、會見等辦案環(huán)節(jié),盡可能減少辦案投入。長此以往,不僅法律援助案件的辦案質量得不到保證,還會嚴重降低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積極性。

        3.5 基層案多錢少

        我國90%以上的法律援助案件都在基層,越是基層,法律援助的工作任務越重,需要的經費也就越多。而我國現(xiàn)行法律援助經費主要由各級財政提供,一般而言,下級財政能力必然不如上級財政,財政能力最低的基層政府卻面臨著數(shù)額最大的法律援助經費需求,雖然近年來在中央的重視和相應措施下有所緩解,但要想徹底解決,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3.6 部分法援律師的素質有待提升

        我國刑事法律援助工作開展不夠理想,有外界的客觀原因,也有提供法律援助的辦案律師自身的原因。首先,部分律師過分看重金錢,對于收入較低的法律援助案件興趣不大,即使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往往抱著“一分價錢一分付出”的想法,不愿為低收入的法援案件投入更多精力和時間,自然也就無法保證案件質量。其次,部分律師對案件有錯誤的判斷,如被指派為可能判處死刑的被告人提供辯護的律師認為,無論自己如何辯護,被告人所犯罪行都難逃一死,當然不會為案件投入太多。最后,有些律師嚴重缺乏責任心,認為反正法律援助屬于公益性質,自己拿到多少報酬與付出多少、結果如何關系不大,自然也就無須那么“敬業(yè)”。

        4 “以審判為中心”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構想

        “以審判為中心”的司法改革方向對我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提出了更迫切、更高的要求,完善我國當前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更好地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確保審判實質化,實現(xiàn)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義。

        4.1 完善相關立法體系

        (1)提升法律位階。如前文所述,《法律援助條例》的法律位階較低,限制著實務中援助工作的有效開展。制定作為國家基本法的《法律援助法》,實現(xiàn)法援律師的義務和受援人的具體權利有法可依,同時明確相關機構和人員的職責和權利,使法律援助在更高層次上得到進一步明確,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2)實現(xiàn)整體協(xié)調。法律援助制度本身屬于刑事訴訟制度和律師制度的組成部分,《法律援助法》的立法內容應當與《刑事訴訟法》《律師法》相互協(xié)調,形成體系,確保法律援助的質量在整個刑事訴訟中得以保障,才能有效地發(fā)揮刑事法律援助的作用。

        (3)擴大援助對象。對于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的對象范圍,聯(lián)合國設立了一個較為模糊的標準,即“在司法利益有此需要的一切情況下”[5]。這一標準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判處的刑罰作為是否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的判斷依據,例如,在美國可能被處1年以上監(jiān)禁就應當提供法律援助。如前文所述,我國法律援助范圍狹窄,考慮現(xiàn)實國情以及《刑法》中諸多罪名都將“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作為量刑幅度,我們可以將法律援助的范圍擴大至“因故意犯罪可能被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4.2 投入專項資金,加強經費保障

        我國應當建立財政投入為主、社會捐贈為輔的法律援助經費體系,多渠道籌措資金。

        (1)政府撥款為基本方式。法律援助專項資金應由各級政府納入財政預算,確保經費的穩(wěn)定性。此外,作為社會保障制度,中央應對地方法律援助項目進行更多的財政轉移,特別是增加對經濟不發(fā)達地區(qū)的財政轉移數(shù)額。刑事法律援助具有自身性質的特殊性,用于刑事法律援助的經費應當??顚S茫瑥慕涃M預算中單獨列支。

        (2)建立社會捐贈法律援助資金體系。例如,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籌到大量社會捐助資金幫助貧困地區(qū)法律援助事業(yè)。地方也應設立法律援助基金,接受社會的捐助,最大限度地籌集法律援助資金。

        (3)合理利用經費,確定辦案律師的“辦案補貼”。合理確定報酬的數(shù)額,既能體現(xiàn)法律援助保障人權的公益性質和特點,又能保護律師辦理案件的積極性。

        4.3 提高援助質量,實現(xiàn)有效辯護

        從形式上,保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律師的幫助下參加訴訟已經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認可,但有沒有辯護人和是否得到了真正有效的辯護不能簡單等同。如果辯護人和審判人員的關系依然是你辯你的、我判我的,辯護意見得不到審判人員的接受和采納,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只能屬于無效辯護。我們應當盡早確立有效辯護制度,建立一整套保障有效辯護實現(xiàn)的規(guī)則:①充分保障嫌疑人、被告人選聘律師的機會和時間,及時為符合條件、沒有委托律師的當事人指定辯護人,確保當事人能夠自由、充分地與辯護人交流案情和意見;②建立偵查訊問時的律師在場制度,保護訊問對象的合法權利;③保證辯護人在辦案過程中的獨立調查取證權[6];④為辯護人閱卷提供便利,實現(xiàn)完全的證據開示,辯護方有權在審前了解控訴方的所有證據情況。

        4.4 構建質量保障體系

        辯護效果和辯護質量的提升有賴于完善、可操作性強的質量保障體系的建立。

        (1)法律援助機構通過援助律師自己報告以及援助對象的報告兩種途徑了解律師辦案過程中是否會見了當事人、會見次數(shù)和會見的效果、閱卷和出庭等情況,以實現(xiàn)對辯護人援助過程和效果的有效監(jiān)督,確保法律援助案件質量。

        (2)設立專門機構或專人對相關人員的行為進行監(jiān)督。法律援助機構對援助律師的行為能起到一定的監(jiān)督作用,但是由于援助機構本身就是提供法律援助的主體,其兼具行為實施者和行為監(jiān)督、管理者的雙重身份,導致了職責設置的混亂,自己監(jiān)督自己,監(jiān)督的質量可想而知[7]。應當對法律援助中的有關主體進行職責分工,具體案件辦理工作全部由公職律師或社會律師承擔,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專門負責對法律援助案件辦理情況的審查和監(jiān)督工作。

        (3)建立援助律師辦案考評機制。對于不能盡心盡責辦理案件和當事人滿意度較差的律師,考評不合格后取消其以后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資格,并將結果作為律師執(zhí)業(y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

        4.5 確保審前援助執(zhí)行到位,建立程序無效機制

        程序無效是指辦案機關所實施的某一程序行為因不符合我國《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行為本身及行為后果被依法認定為無效,依法重新進行該程序行為的制度。一審刑事案件如果屬于依法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的情況,而一審法院并未通知法律援助機構為被告人指派律師提供辯護,在被告人沒有辯護人幫助的情況下開庭審理并作出了判決,屬于典型的程序無效行為。二審法院可以直接以“審判程序不合法”為由宣告一審審判程序無效,并撤銷無效程序所作的一審判決,將案件發(fā)回一審法院重審。一審法院為避免這一后果造成的程序往復和資源浪費,會依照法律規(guī)定積極地通知法律援助機構為符合條件的被告人指派律師提供辯護。

        審前程序中,雖然法律將辦案機關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的義務表述為“應當”,但由于辦案機關不履行該義務的法律后果處于立法空白狀態(tài),辦案機關出于各種原因,雖然明知自己有此通知義務卻往往拒絕履行,導致大量案件審前程序中本應存在的辯護人處于缺位狀態(tài),當事人權利遭到極大侵害。對此情況,同樣應當適用程序無效機制,對應當通知而沒有通知提供法律援助的辦案機關的偵查和審查起訴行為以及行為的后果宣告無效,將案件退回偵查機關或審查起訴機關重新進行相應的程序。程序重新進行的不利后果應當由辦案機關自己承擔,不能讓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如對當事人采取強制措施的期限應當從原程序基礎上繼續(xù)計算,而非重新計算。程序無效機制對審前程序的辦案機關起到強大的制約作用,當能有效保障審前階段的法律援助執(zhí)行到位。

        4.6 打造高素質法援律師隊伍

        法援案件質量的提高需增強法援工作者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調動其積極性。首先,加強法援專職隊伍建設,建立專門的公職律師隊伍,解決法援專職律師福利、養(yǎng)老等問題。另外,需要對法援律師進行培訓以提高辦案素質,保障法律援助的穩(wěn)定性和專業(yè)性;其次,建設法律援助異地協(xié)作網。我國的社會律師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中西部許多貧困縣根本沒有律師,有必要構建全國范圍的法律援助協(xié)作網,優(yōu)化法援資源配置;最后,多吸納退休的政法工作者和高等院校法律專業(yè)師生,大力發(fā)展法律援助志愿者隊伍。

        [1]張建偉.審判中心主義的實質內涵與實現(xiàn)路徑[J].中外法學,2015(4):861-878.

        [2]駱定進.論中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重構[J].社科縱橫,2007(12):77-78.

        [3]陳永生.刑事法律援助的中國問題與域外經驗[J].比較法研究,2014(1):32-45.

        [4]顧永忠,楊劍煒.我國刑事法律援助的實施現(xiàn)狀與對策建議——基于2013年《刑事訴訟法》施行以來的考察與思考[J].法學雜志,2015(4):35-51.

        [5]陳光中,[加]丹尼爾·普瑞方廷.聯(lián)合國刑事司法準則與中國刑事法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254.

        [6]崔更國.完善我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思考[J].石家莊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3):124-128.

        [7]李霞.完善我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對策性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5(16):29-30.

        (責任編輯:李艷華)

        Study on the Perfection of Criminal Legal Aid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ial-centered”

        DUAN Zhen-fe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 of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Henan Pingdingshan 467099)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China’s future judicial reform, “Trial-centered” requires trial substantive. Defender’s effective defence is an important safeguard for trial substantive. Because of the shortcomings of our current criminal legal aid system, some suspects and defendants can’t be effectively defended. The formal or def cient defense is diff cult to protect procedural justice. Improving relevant legislation, expanding the scope of assistance, strengthening f nancial security and construct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can ensure the trial substantive and truly achieve fairness and justice.

        Trial-centered Criminal legal aid system Trial substantive Effective defence

        D920

        A

        2095-7939(2017)01-0021-06

        10.14060/j.issn.2095-7939.2017.01.004

        2016-12-23

        河南省平頂山學院2014年中年骨干教師項目。

        段貞鋒(1982-),男,河南開封人,平頂山學院政法學院法學教研室主任、講師,主要從事訴訟法學研究。

        猜你喜歡
        以審判為中心刑事法律辯護人
        從嚴政策下傳染病防治之刑事法律的司法適用
        淺析刑事訴訟中辯護人的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
        決策探索(2018年17期)2018-10-16 11:01:42
        刑事法律和刑事政策調整與監(jiān)獄工作
        刑法論叢(2018年3期)2018-10-10 03:36:32
        直接言詞原則的落實與公訴質量的提升
        庭審實質化改革背景下基層檢察機關公訴工作思考
        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
        “以審判為中心”視野下的偵訴關系研究
        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實證研究
        中國司法(2016年1期)2016-08-23 11:56:30
        以審判為中心構建和諧檢律關系
        案件管理與刑事訴訟法相關問題探究:以檢察機關保障辯護人會見、閱卷權利為視角
        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亚洲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人妻乳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被粗大爽.9797pw| 国产又爽又粗又猛的视频| 久久国产精彩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不卡|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久久香蕉免费国产天天看|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熟女不卡| 国产a国产片国产|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久久er这里都是精品23| 日本美女中文字幕第一区|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vr成人片在线播放网站|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亚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性猛交xxxx三人|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国产高潮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蜜臀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 国产精品一级黄色大片| 亚洲丝袜美腿精品视频| 久9re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如何看色黄视频中文字幕| 女同性恋一区二区三区av| 小蜜被两老头吸奶头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国产精品亚洲最新地址|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第一页|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小说 | 日本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动漫av纯肉无码av在线播放| 日韩av在线手机免费观看|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