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宇
黑龍江省七臺河礦業(yè)精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yī)院 黑龍江省七臺河市 154600
全腹腔鏡脾切除等方法治療門靜脈高壓癥的臨床對照研究
趙振宇
黑龍江省七臺河礦業(yè)精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yī)院 黑龍江省七臺河市 154600
目的:對比全腹腔鏡脾切除聯合經內鏡食管曲張靜脈套扎術與開腹斷流術臨床上針對門靜脈高壓癥治療效果。方法:針對我院2015年至2016年收治的50例乙肝后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患者,采用隨機分組,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5例,分別采用全腹腔鏡脾切除聯合經內鏡食管曲張靜脈套扎術與開腹斷流術,觀察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時長、出血量、術后血漿引流量、排氣時間、住院費用以及術后并發(fā)癥狀況,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采用腔鏡套扎的治療組的住院費用與開腹亂斷流術的對照組比較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手術時長、出血量、術后血漿引流量、排氣時間以及住院費用方面腔鏡套扎術明顯少于開腹斷流術。結論:全腹腔鏡脾切除聯合經內鏡食管曲張靜脈套扎術對乙肝后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具有顯著治療效果,具有切口小、康復時間短、并發(fā)癥少,能夠有效的減少門靜脈出血量等優(yōu)勢。
腹腔鏡脾切除;經內鏡食管靜脈曲張?zhí)自g;開腹斷流術;門靜脈高壓癥
門靜脈高壓癥是因門靜脈系統(tǒng)壓力升高造成的病癥,可使門靜脈血流出現障礙或者血流量增加。臨床上表現為脾臟腫大,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和腹水,常伴有脾功能亢進、上消化道大出血、門體分流性腦病以及自發(fā)性細菌性腹膜炎等[1]。臨床上常采用分流法和斷流術,分流法能夠使門脈壓力降低,食管靜脈出血率降低,但易導致類似于肝性腦病等術后并發(fā)癥;斷流術操作簡單,發(fā)生肝性腦病的概率較低,但術后遠期食管靜脈破裂現象高。近年來,全腹腔鏡脾切除術聯合經內鏡食管靜脈曲張?zhí)自g所取得的臨床效果優(yōu)于簡單的分流術及斷流術。具體以我院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50例乙肝后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患者術后效果,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患者5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分布在32~51歲,平均年齡為39.5歲。所有該病患者均符合乙肝后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診斷標準,表現癥狀為:脾臟腫大、食管胃鏡檢查達到III級及以上或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將50例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5例。50例均排除合并肝癌患者、上腹手術史患者、部分胃底靜脈重度曲張無法進行手術患者以及嚴重心肺疾病患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史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實行全腹腔鏡脾切除聯合經內鏡食管曲張靜脈套扎術,對照組采用開腹斷流術,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全腹腔鏡脾切除聯合經內鏡食管靜脈曲張?zhí)自g:從“Z”線開始,自下而上以2~3cm的間距,螺旋狀的將多個套扎圈發(fā)射至曲張靜脈上[2]。套扎術實行一周后進行全腹腔鏡脾切除術:采用右側斜臥位,肚臍左上方處打孔建立氣腹后,分別于劍突下方,左肋下緣與腋前線交界處放置5mm套筒,肚臍左上緣及左肋下緣與鎖骨中線交界處分別放置12mm套筒。游離結腸脾曲,使用超聲刀離斷脾結腸韌帶,充分暴露脾下極,順著脾下極外側向上繼續(xù)游離,直至分離困難。由此破裂脾臟和回收脾血,取出標本。在脾窩處放置血漿引流管,術中常規(guī)取肝臟活檢和行自體血回輸。
開腹斷流術:取左肋緣下弧形切口或左上腹L型切口,進入腹腔后,首先探查腹腔,在胰腺靠近胰尾的上緣摸索至脾動脈的搏動,結扎脾動脈。然后運用超聲刀一次離斷所有脾周韌帶,再次結扎動脈和雙重結扎脾靜脈,切除脾臟。然后離斷左動靜脈及其所有胃短血管,在胃小彎幽門切跡處切斷結扎尾右靜脈及進入所有進入胃壁的分支,沿胃小彎和食管的側壁繼續(xù)向上分離至距 門8~10cm處,分別結扎離斷所有動靜脈分支。待充分游離后,離斷胃后動靜脈及其分支。最后檢查腹腔,進行止血后脾窩放置血漿引流管關腹,術中常規(guī)取肝臟和行自體血回輸。
腔鏡套扎組的住院費用與開腹亂斷流術的比較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時長、出血量、術后血漿引流量、排氣時間以及住院費用方面腔鏡套扎術明顯少于開腹斷流術。但治療組的住院費用高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狀況治療組出現2例,對照組出現4例。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表1:術后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血漿引流量、排氣時間、住院費用及并發(fā)癥狀況對比
通過本院針對乙肝后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分析全腹腔鏡脾切除聯合經內鏡食管曲張靜脈套扎術與開腹斷流術,在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血漿引流量以及術后排氣時間方面,前者都優(yōu)于后者,而且全腹腔鏡脾切除聯合經內鏡食管曲張靜脈套扎術相比較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不僅使切口更小,減少了患者疼痛,康復時間短[3]。上述即為全腹腔鏡脾切除聯合經內鏡食管曲張靜脈套扎術的優(yōu)勢所在。
臨床上針對乙肝后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狀的患者,可采取全腹腔鏡脾切除聯合經內鏡食管曲張靜脈套扎術,優(yōu)勢明顯,可進行臨床推廣使用。
[1]呂云福,劉寧,張世杰等.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手術預后的危險因素[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2,18(04):278-282.
[2]張宇,楊洪吉,鄧小凡等.全腹腔鏡脾切除聯合經內鏡食管曲張靜脈套扎術與開腹斷流術治療門靜脈高壓癥的臨床對照研究[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3,10(02):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