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麗
摘 要: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重教育目的,輕教養(yǎng)目的;只注重知識與能力目標的實現(xiàn),忽視甚至無視情感目標的實現(xiàn)。教師的這種行為將導致學生情感教育缺失,不利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品格。鑒于此,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刻不容緩。本文認為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可采用仰視英烈壯舉,觸發(fā)愛國意識;了解名人事跡,塑造堅韌品質;感受偉人情懷,培養(yǎng)奉獻精神等措施。
關鍵詞: 職業(yè)高中 語文教學 情感教育
學科教學目標包括兩個方面,即教育目標和教養(yǎng)目標。教育目標側重知識的學習與技能的訓練,而教養(yǎng)目標則側重人品的修養(yǎng)和人格的完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育目標與教養(yǎng)目標不分伯仲、相輔相成。然而,在唯以分數論成敗的社會輿論中,部分教師一心注重教育,雙目無視教養(yǎng),培養(yǎng)出知識豐富但品格缺陷的“畸形”人才。究其因,是學校德育教育的不力,是課堂情感教育的缺失。職業(yè)高中學生畢業(yè)將走向社會,將成為社會生產活動的中堅力量,他們的品格優(yōu)良與否將間接影響社會生活的安定與否。為此,在職業(yè)高中課堂教學中必須滲透情感教育,而語文課堂因其固有的學科特征,將成為對學生滲透情感教育的最佳“場所”。本文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實際,簡略論述在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
一、仰視英烈壯舉,觸發(fā)愛國意識
在職業(yè)高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陳說革命英烈以民族興旺為己任,甘愿為國家安危拋頭顱、灑熱血的感人文章。如高教版職業(yè)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紀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就是關于一位革命英烈劉和珍君的,是魯迅先生為了紀念他的學生劉和珍而寫的。劉和珍,北京師范大學學生自治會主席,在反對帝國主義侵犯我國主權的集會抗議中被段祺瑞政府殘暴殺害,這次事件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一八”慘案。文章通過描寫劉和珍君的善良反襯出軍閥及帝國主義的殘忍,對此次慘案中死傷的劉和珍等200多名愛國人士深表惋惜的同時,也在極力喚起中國人民的愛國意識。通過教師巧妙地點撥,學生在仰視劉和珍君等英烈愛國壯舉之際,真切地體會到革命英烈心系祖國前途命運的博大胸懷,激發(fā)學生濃濃的愛國意識。
二、了解名人事跡,塑造堅韌品質
在職業(yè)高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講述歷史名人跨過深溝險壑、歷經艱難險阻最終開啟成功之門的動人文章,如《在困境中更要發(fā)奮求進》這篇文章寫的就是中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艱辛成功之路,本文其實是華羅庚在金壇為勉勵中學生發(fā)奮讀書而發(fā)表的演講。文中華羅庚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現(xiàn)身說法,他將自己的經歷總結為“三劫”,即“貧困時期遇到的困難”、“抗戰(zhàn)時期遇到的困難”和“‘文革時期遇到的困難”。貧困時期,他僅靠著初中知識水平“硬啃”書本,努力學習,并最終成為清華大學教學系助理;抗戰(zhàn)時期,他憑著堅定的信念完成高質量的科研論著,并最終當上美國的洋教授;“文革”時期,他忍受著誣陷和打擊,發(fā)奮鉆研,科研成果被國外同行大為稱贊。無論在哪個時期,不管遇到何種困難,都沒有擋住他不斷學習的堅定步伐,最終他成為一位數學大師。通過教師的悉心引導,學生在了解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成才事跡之際,深切地體會到華羅庚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心路歷程,塑造學生的堅韌品質。
三、感受偉人情懷,培養(yǎng)奉獻精神
在職業(yè)高中語文教材中,還有許多敘述功勛偉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撼人文章。如《鄧稼先》是一篇贊頌“兩彈元勛”鄧稼先為了祖國的國防事業(yè)忘我奉獻,最終因受到核輻射而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的文章。文章由舊中國遭遇帝國主義列強瓜分欺凌的屈辱史寫到新中國歷經攘外安內的艱苦戰(zhàn)爭宣布成立的新篇章。鄧稼先,中華傳統(tǒng)文化孕育出來的最具奉獻精神的兒子,在新中國百廢待興最需要他的時候毅然放棄國外優(yōu)厚的待遇回到祖國的懷抱。文章通過寫美國家喻戶曉的原子彈工程領導人奧本海默的出類拔萃、鋒芒畢露,反襯出鄧稼先能力超群、忠厚樸實的人品。文章以民族文化為背景,以民族情結為基調,以平實的語言敘寫謙遜的著名核物理科學家鄧稼先將自己寶貴的生命無私奉獻給祖國國防事業(yè)的崇高情懷。通過教師適時地提點,學生在感受鄧稼先無私奉獻的崇高情懷之際,切實地體會到他獻身祖國核武器研發(fā)事業(yè)的忘我境界,培養(yǎng)學生的奉獻精神。
當然,上述情感教育只是教師在職業(yè)高中語文課堂中滲透的滄海一粟,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教材中頌揚遠大抱負的文章,教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利用教材中歌頌美好愛情的文章,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愛情觀等??偠灾?,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語言文字知識的學習,還要關注學生健康人格品質的形成。教師要一手抓教育目標,一手抓教養(yǎng)目標,即教育、教養(yǎng)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參考文獻:
[1]喻蘭.淺析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5(01).
[2]田聚齋.在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2(04).
[3]侯美煙.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學周刊,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