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煬++徐楊++胡思瑜
公司的財務欺詐行為已是當前國內外共同面對的重大問題。發(fā)生在美國的安然、世界通訊的財務欺詐事件使得美國整個注冊會計師行業(yè)面臨前所未有的誠信危機。而我國隨著監(jiān)管力度的加強,上市公司財務欺詐事件也相繼曝光,如銀廣夏、萬福生科、猴王集團等造假事件,不僅直接損害了投資者的經(jīng)濟利益,而且可能導致社會公眾對上市公司、中介機構,甚至對于整個資本市場信心的削弱、喪失。因此如何治理財務欺詐問題,成為規(guī)范我國會計體系和法制體系的重要課題。
一、財務欺詐及其成因
(一)財務欺詐的含義
財務欺詐是一種故意從本質上提供誤導性財務報表的行為,不注銷過時存貨和銷售之前確認收入是欺詐性財務報表的最常見手段。財務欺詐是企業(yè)欺詐的一種,美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AICPA)在《在財務報表審計中對欺詐的考慮》把財務欺詐定義為“在財務報表中蓄意錯報、漏報或泄露以欺騙財務報表使用者?!惫矩攧掌墼p是指會計活動中相關當事人為了逃避納稅、分取高額紅利、提取秘密公積金等謀取私利的目的,事前經(jīng)過周密安排而故意制造虛假會計信息的行為。
(二)財務欺詐的成因:
1.相關法律法規(guī)執(zhí)行力度不足2.內部審計環(huán)節(jié)薄弱3.會計師事務所缺乏獨立性4.投資者與經(jīng)營者的信息不對稱
二、財務欺詐的具體表現(xiàn)
(一)虛構客戶或交易
虛構交易事項是最簡單也是最常見的一種造假手段,包括虛構交易事項和制造經(jīng)濟業(yè)務兩種類型。其主要手段:一是簽訂銷售合同,企業(yè)還未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等,尚未滿足收入確認條件時確認收入;二是將庫存商品確認為主營業(yè)務收入,同時增加應收款項,使主營業(yè)務收入虛增,又通過應收款虛增了資產。這類造假不僅違反了會計法規(guī)而且也違反了合同法、稅法等重要經(jīng)濟法規(guī)。
(二)故意隱瞞或不及時披露重大事項
一種是利用報表項目進行掩飾,企業(yè)對于未決訴訟、債務擔保、虧損合同等滿足負債確認條件的預計負債沒有及時在資產負債表中列報,在會計報表項目中,以“其他應收款”作為調節(jié)器。二是在表外披露中掩飾,通常有以下做法:對日常經(jīng)營中發(fā)生的委托理財、訴訟、大股東占用資金、關聯(lián)交易、擔保抵押等重大事項故意隱瞞或不及時披露。
(三)少計提減值準備
減值準備也是企業(yè)進行利潤操作的一大方面,減少計提減值準備,可以減少損失,虛增利潤。例如根據(jù)萬福生科招股說明書顯示,在2008—2010年該公司存貨金額分別為14252.99萬元、19628.6萬元和19013.24萬元,占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達到45.22%、51.35%和37.57%。萬福生科購置的原材料占到了全部存貨的82.18%,然而在這種高存貨之下,萬福生科卻忽視了它的風險。從萬福生科2011 年年報附注可知,萬福生科未計提減值準備。而在市場競爭加劇產品滯銷的情況下,萬福生科未計提庫存商品減值準備顯然是不可取的。同時,參考同行業(yè)公司金健米業(yè),其在2012 年對其庫存商品計提了近103 萬元減值,所以公司沒有計提減值準備的目的極有可能是降低費用,虛增利潤和資產。
(四)偽造、編造會計憑證
通過偽造變造合同、單據(jù)、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等,故意錯賬混淆會計科目等手段編造交易,虛列收入,從而形成虛假利潤,同時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進行財務欺詐。
(五)虛擬資產,隱藏債務,以虛增所有者權益
利用虛擬資產,不及時確認、少攤銷已發(fā)生的費用和損失。虛擬資產的主要手段有:虛增庫存存貨,不良增產長期掛帳。隱藏債務的手段多種,最常見的是到期應付費用不予確認。其結果是虛增了本期利潤,少記負債虛增了所有者權益。
三、公司財務欺詐的治理
(一)健全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
有調查表明,將近50%的財務欺詐事件可以全部或部分歸咎于公司內部控制的失敗。因此科學完善的內控機制是防止財務欺詐的重要屏障,企業(yè)應從以下五個層面做好內控:①控制環(huán)境。主要是創(chuàng)建公司紀律與架構,塑造企業(yè)文化和正確的價值觀,并影響公司員工的控制意識和工作能力。②風險防范。主動發(fā)現(xiàn)由于情況變化所帶來的風險,找出有效的應對方法。③控制的執(zhí)行??刂剖枪芾韺釉谧R別和評估風險后,對控制風險所實行的有針對性的措施,要確保管理層的指令得以有效的執(zhí)行。④信息暢通。內部控制的順利執(zhí)行要求企業(yè)各部門信息暢通,其重點是使相關人員履行職責。⑤監(jiān)控。內部控制系統(tǒng)需要監(jiān)控,特別是對高層管理人員,如其不履行內部控制制度,公司的有關人員應及時予以糾正,避免財務欺詐等違法行為的發(fā)生。
(二)加強外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
加強外部審計的獨立性,使其能夠對上市公司的財務進行獨立的審計,能有效地防范財務欺詐的發(fā)生。為此,我們可以借鑒美國的作法,實行強制執(zhí)行審計師定期輪換制度。依據(jù)美國《公眾公司會計改革和投資者保護法》的規(guī)定,審計事務所主要合伙人和初審合伙人擔任該公司的外部審計師的時間不得超過5年;如果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財務總監(jiān)、首席會計官等高級管理者在前一年內曾在會計師事務所任職,該事務所則被禁止為這家公司提供法定審計服務。我國也可以規(guī)定,一個審計項目的負責人,主審會計師每5年要換一次。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的對某一公司的審計小組需要定期輪崗,單個小組不能建立與客戶過于熟悉的關系。此外原則上還可以要求公司相鄰年度的審計報告不能由同一事務所出具,或要求兩家以上的事務所共同出具同一年度的審計報告。另外,建立由審計委員會直接負責聘用和監(jiān)督獨立審計師,決定獨立審計師的報酬,并由獨立審計師直接向審計委員會負責并報告工作這樣的法律機制,使審計委員會成為外部審計和管理層之間的隔離帶,也有助于維護獨立審計師的獨立性。
(三)提高財務欺詐責任人的違法成本
應該修改《公司法》、《會計法》和《刑法》有關處罰條例,加大對財務欺詐違法者的處罰力度,提高其違法成本。財務欺詐應受到嚴厲的懲罰,不僅要包括刑事責任,還要包括民事賠償。正是因為沒有民事賠償機制的威懾,公司才敢肆無忌憚地進行利潤操縱。我們應建立公司的財務欺詐的賠償機制,以使公司財務欺詐者明白,造假的成本和風險,要遠遠大于可能產生的收益,進而減少財務欺詐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四)加強誠信和道德教育
在全社會范圍內進行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建立強大的輿論引導和監(jiān)督體系,增強道德約束力。財務人員要遵守愛崗敬業(yè)、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原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和強化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會計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市場經(jīng)濟是充滿機會和誘惑的博弈場所,財務人員要接受崗前職業(yè)道德教育和崗位職業(yè)道德繼續(xù)教育,并提高自我修養(yǎng),慎獨慎欲、慎省慎微、自警自勵。培養(yǎng)財務人員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當巨額的經(jīng)濟利益與嚴肅的道德規(guī)范發(fā)生碰撞時,只有誠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傾向于道德規(guī)范。
四、結束語
財務欺詐是阻礙我國資本市場發(fā)展的重大問題,要完善我國資本市場,建立誠信體系,國家和政府都應對財務欺詐予以重視,建立健全相關法律體系。要解決財務欺詐需要政府、企業(yè)、會計師事務所,財務人員等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修訂。
[2]葉陳毅,葉陳云.試探公司財務欺詐治理對策[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