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麗
摘要: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高校貧困生人數(shù)和比例迅速增長,貧困生問題日益突出。免費師范生作為“兩免一補”的學生群體,其中的貧困大學生占主體,是弱勢群體的典型代表。但是,免費師范生扶貧助學的問題尚未引起社會普遍、足夠的重視。本文擬就一起免費師范生扶貧助學案例為例,力查這一群體的學習、生活、心理現(xiàn)狀,剖析其形成之因,探究其思想教育方法,以期對免費師范生扶貧助學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免費師范生;貧困生;扶貧助學
一、案例簡介
王某,男,15歲,某高校六年制免費師范生二年級學生。該生出生于邵陽城步苗族自治縣一個偏遠山村里的農村家庭,家中共有五口人,父親在家務農,母親因重度殘疾已基本喪失勞動能力,有2個讀小學的弟妹,全家的整個經(jīng)濟來源僅靠其父耕種幾畝貧瘠的薄田,收入微薄。該生自幼乖巧懂事、勤勞節(jié)儉,學習刻苦,成績優(yōu)異,為減輕家庭經(jīng)濟困難,選擇就讀初中地點六年制免費師范生。
入校的第一個學期,王某學習認真,與同學相處融洽,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學習成績優(yōu)異、名列前茅。但到了第二個學期,王某經(jīng)常曠課,即使上課也沒有精神,成績一落千丈,且每天早出晚歸,經(jīng)常不在校,人也變得沉默寡言,這一異常狀況令全班師生十分震驚。對此,我作為輔導員老師,多次找其談話,探究變故緣由,尋求有效方式方法,促進其健康成長。
二、案例分析處理
(一)案例查因
通過調查了解,本人得知該生父親在去年寒假被查出患有肝癌,需要好幾十萬的醫(yī)藥費和手術費,為了籌錢給其父治病,其母變賣了家中所有電器和農田,還向親朋好友借了很多錢,家里負債累累。在這種情況下,王某自第二個學期開始便再也沒向父母要過生活費,自己偷偷在校外兼職,接了好幾份發(fā)傳單的活兒。其實所掙得的工錢極少,除去三百元作為自己的月生活費,其余的錢全部寄給家里。雖然是杯水車薪,但對他家而言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收入。然而,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過多的精力花在打工上,學習上投入的精力自然就少了。故而經(jīng)常曠課,學習成績急劇下降,人也變得消極厭學、沉默寡言。除了應付繁重的學習,他還要操心家中親人的生活,擔心病床上的父親,沉重的物質和精神負擔,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甚至有了退學的念頭。為了幫助該生,讓其健康成長,本人從細處著手,正確引導,在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給予其成長輔導和幫助。
(二)案例輔導
1.思想上開導,以重塑其自信
正確誘導,用師愛感化其心。為了打開王某心扉,我多次請他到家中作客,解開其心結,了解突變的隱情。剛開始,王某還有吞吐之意,聊過幾次后,便跟我說明了一切原委,表露出無助、無奈的消極情緒,學習上根本靜不下心來,看到別的同學那么快樂,會覺得世界太不公平了。于是,本人予以耐心的引導,跟其商量我的幫困計劃,讓其不僅感受到輔導員的諄諄善誘,更感受到輔導員實實在在的關心與幫助。
行為關懷,用師愛溫暖其心。因為其母要留在家中照顧弟妹,所以其父在長沙住院治療的照料全靠兒子王某。于是本人發(fā)出倡議,動員班級同學組成愛心志愿者慰問隊,利用課余時間輪流去醫(yī)院照料其父,可謂是雪中送炭。我還率領學生代表帶著鮮花和全班師生捐贈的三千元慰問金,前去醫(yī)院探望王某父親,令王某和其父深受感動。
2.扶學助長,全員、全程育人
任課教師的專業(yè)輔導。王某因為曠課耽誤了一些課程,即便偶爾在上課,他也沒聽,所以落下了很多功課,尤其是英語、數(shù)學和化學三門課程,令其倍感吃力。于是,我將該生家庭變故的實情向學院主管教學的院領導做了匯報,院領導十分關心該生,并安排了這三科老師利用課間、空堂自習課對其進行了兩周的集中學業(yè)指導。
優(yōu)秀學生的朋輩輔導。本人安排了班級兩名優(yōu)秀的學生與其“結對子”,一名女生負責周一至周五的學習督促和幫困,一名男生則負責雙休日和晚上的學習幫困。通過“結對子”,對作業(yè)完成、課文背誦等方面給予了監(jiān)督和輔導。
學業(yè)的追蹤發(fā)展。學習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對特殊學生尤其需要長期的跟蹤與關注,才能判斷其學習的真實狀況。本人利用每周周日下午課余時間對其進行英語單詞聽默寫、數(shù)學小測驗、化學作業(yè)以及其他科目作業(yè)一一檢查。并將其平時作業(yè)完成情況、小考成績登記造冊,與其一起分析探討,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指導王某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最佳學習方法。
3.生活解難,眾人援助
努力尋求校內經(jīng)費之源,以解其生活之困。通過輔導員推薦,學校后勤服務公司同意其到學校食堂勤工助學。即只需要每天下課后到學校食堂窗口幫忙打飯,食堂便為其提供免費的一日三餐。經(jīng)過勤工儉學,基本解決了該生讀書期間的溫飽問題,王某也越干越起勁。
輔導員的愛心呵護。為了更好地幫助該生搞好學習,本人承擔了其讀書期間所有學習用品的費用開支,包括書法、美術文具用品以及舞蹈服等,并且每學期贈送其精美書籍十冊。
積極廣開社會經(jīng)費之源,以解其后顧之憂。本人組織全班同學制作手工藝品,多次利用雙休日到長沙各街道、廣場開展愛心義賣活動,為其父治病籌得捐款近三萬元。
結識愛心人士,結成“愛心牽手家庭”。為其牽線九三學社的一位愛心人士與王某家庭結成了“愛心牽手家庭”,并承諾對王某家庭未來五年都予以幫困,每年幫困三千元。
(三)輔導效果
經(jīng)過一年多的成長輔導,在思想上,該生的性格由原來的內向孤僻變得開朗起來,逐漸擺脫了自卑心理,恢復了以往的開朗自信。面對困難和挫折能有積極向上、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了,變得更加自信、自愛、自立、自強了。
在學業(yè)上,該生的學習態(tài)度有了明顯改變,重視學習,課堂上積極發(fā)言,勇于與老師和同學交流探討,作業(yè)能及時完成,學習成績進步明顯,其中英語、數(shù)學、化學三科進步顯著。還當上了學習委員,班干部工作越干越出色,與他人的接觸和交流也越來越自信了,工作受到師生好評,今年還榮獲了校級“三好學生”稱號。
在生活上,擺脫了過于拮據(jù)的生活狀況,能達到基本生活標準;其家庭狀況也得到改善,因為有社會愛心人士的扶助,每個月有較為穩(wěn)定的收入;父親的病情得到有效地控制,治療情況尚好;自己也從陰暗和沮喪中走了出來,能無憂無慮地學習和生活;重新樹立起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三、案例思考和工 作 建 議
(一)關注免費師范生群體,呵護貧困免費師范生的成人成才
絕大部分的免費師范生家庭位于偏遠山區(qū)和農村,家庭經(jīng)濟收入低微。很多學生是因為家庭貧困拿不出上高中念大學的學費、住宿費、生活費,所以才選擇就讀免費師范生,一來可以減輕家庭經(jīng)濟負擔,二來可以避免高考、就業(yè)競爭壓力。農村貧困免費師范生家窮、不富裕、見識窄、生活拮據(jù),進入到大城市、大學后易自卑、氣餒、茫然、彷徨、難以走出貧困的陰影。認為自己是貧困的象征,一進校就已經(jīng)被貼上了“貧困生”的標簽,覺得在眾人面前抬不起頭,有一種被人施舍、被人可憐的感覺。這些學生容易產生自卑心理,遇事消極,學習勁頭不足。若一旦遭遇挫折,或家庭發(fā)生變故,不愿向他人求助。所以,需要我們更細心、耐心地對其進行扶貧助學工作。
(二)教育要循序漸進,耐心細致地將愛的教育落到實處
首先是解困。正如王某的經(jīng)歷,因為家庭的貧困,加之家庭變故帶來的重創(chuàng),使王某不得不放下學習,忙于奔波其生活溫飽和家父治病籌款事宜。我們要盡可能地幫助解決貧困免費生的生活之困、后顧之憂,這樣一來,學生們才能除去心中的煩惱,安心學習、快樂生活。
其次,要引導、教育學生自信、自愛、自立、自強。我們可以通過聽取先進感人事跡、主題班級等活動開展教育,教育免費師范貧困生不被貧困擊倒,而要成為生活的強者。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其實貧困生本身具備更堅強的意識,平時要多加強自身綜合素質和社會競爭力的培養(yǎng),輔導員應當多給貧困生鍛煉的機會,多鼓勵,積極傳遞正能力。
再次,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讓貧困生明白眼前的苦難既是磨練,也是成長的機遇,要調整心態(tài),迎難而上。也要引導、教育貧困免費師范生學會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為國家教育事業(yè)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施以多種幫困手段,熱心幫助貧困免費師范生渡過難關
關愛免費師范生的成人成才,需要輔導員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首先,需要增進情感交流與語言溝通。輔導員一旦發(fā)現(xiàn)班級出現(xiàn)類似王某這樣的學生,首先是溝通交流,產生信任,了解癥結和根源,并注重與家長的溝通、合作。
其次,采用寬口徑、多渠道的經(jīng)濟援助。不論是學校內部資源還是社會資源的利用,要先征得幫困對象當事人的同意,對于任何資助評定要遵循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在對王某的成長輔導中,本人積極利用人力資源、單位內部資源等,力求獲得效果的最大化。
再次,建立全員、全程、全面的育人機制對貧困免費師范生進行幫困助學。尤其是一些家庭突發(fā)重大變故的貧困生,或者家境極其貧困的學生,學生往往在思想、學業(yè)、生活、人際交往、情感等方面存在危機,只有將學校、家庭和社會三者緊密維系起來,只有將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質教育二者共同抓起來,才能有效促進貧困免費師范生的健康成長,我們的工作才能有特色、出成果。
參考文獻:
[1]王永強,鄧奕兵.當前高校貧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問題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6,(12).
[2]吳靜.運用團體社會工作幫助貧困大學生工作的思考[J].安順學院學報,2008,(4).
[3]劉 萍.高職院校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yè),2010(9):89 ~ 98.
[4]王 會,馮 研.高 職 院 校 貧 困 生 救 助 現(xiàn) 狀 及 方 式 [J].現(xiàn) 代 商業(yè).2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