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梅
(山西省大同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山西大同 037000)
肝片吸蟲病的防治
段曉梅
(山西省大同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山西大同 037000)
兔肝片吸蟲病是由肝片吸蟲寄生在兔的肝膽管內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病。病兔表現(xiàn)為貧血、腹痛、腹瀉、黃疸、水腫為特征。防治加強環(huán)境衛(wèi)生,搞好糞便處理,定期驅蟲。
肝片吸蟲 腹痛 黃疸 驅蟲
兔肝片吸蟲病是由肝片吸蟲寄生在兔的肝膽管內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病,對養(yǎng)兔業(yè)的危害十分嚴重,一當發(fā)病即可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肝片吸蟲蟲體扁平,呈葉片狀,自膽管取出時呈棕紅色,固定后變?yōu)榛野咨?。蟲體長為20~35mm,寬為5~13mm。蟲體前端呈圓錐狀突出,稱為頭錐,頭錐后方變寬,稱為肩部,肩部以后逐漸變窄。體表有很多小刺??谖P位于頭錐的前端,其稍后方為腹吸盤。在口吸盤與腹吸盤之間有生殖孔。肝片吸蟲的生殖系統(tǒng)特別發(fā)達,且為雌雄同體,可自體或異體受精。蟲卵呈長卵圓形,黃褐色,有一個不明顯的卵蓋。卵殼薄而透明,卵內充滿著卵黃細胞和一個胚細胞,蟲卵大小為(016~132)μm×(66~82)μm。
肝片吸蟲的成蟲在膽管內產卵,卵隨膽汁進入腸道,隨糞便一起被排出體外。在外界適宜的溫度(15℃~30℃)、充足的氧氣、水分及光線條件下,卵經10~25d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鉆入中間宿主淡水螺體內繼續(xù)發(fā)育,形成尾蚴。尾蚴自螺體內逸出,進入水中,附著在水草上,脫去尾部,變成圓形的囊蚴。家兔采食了附著囊蚴的水草后,囊蚴中的幼蟲就在兔的小腸中脫囊而出,鉆入腸黏膜,最后穿破腸壁進入腹腔,再經肝包 膜進入肝實質中。幼蟲在肝臟中經過一段時間的移行后,進入肝膽管中,經過約2個多月發(fā)育為成蟲。
該病的流行除由于當?shù)卮嬖诓≡?、中間宿主、終期宿主外,還由于病畜糞便下水使螺有受感染的機會,以及由于在有螺的地帶放牧牛羊或割草喂食它們。小土蝸是半陸棲性淡水螺,在小水坑、水田和排灌渠中廣泛存在。
肝片吸蟲幼蟲期在螺體內進行大量的無性繁殖,一個陽性螺可以逸出 600~800 個尾蚴。囊蚴的抵抗力強,在潮濕無日照的條件下,可生存6個月還保有感染力。
在中國的農業(yè)地區(qū),螺體內的尾蚴于5~6月份成熟,然后大量逸出。北方牧區(qū)的氣候回暖較遲,畜群感染多在秋季。肝片吸蟲病在多雨的年份廣泛流行,在干旱的年份顯著減少。當畜群長期放牧在低濕的牧場上時,最易引起高度的侵襲。由于成蟲排卵量大,生活期長,又在幼蟲期進行無性繁殖,所以畜群中即使只有少數(shù)病畜,只要傳播的條件適宜,也可造成流行。
肝片吸蟲病的臨床癥狀因感染幼蟲的數(shù)量、兔體的免疫力、年齡、飼養(yǎng)管理條件等不同而有差異。一般情況 下表現(xiàn)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類型。
急性型:主要由幼蟲在肝組織中移行造成的。病兔表現(xiàn)為精神沉郁,食欲減退,病初體溫升高,喜腹臥,貧血,腹痛,腹瀉,黃疸,逐漸衰弱,肝區(qū)有壓痛,并很快死亡。
慢性型:主要由成蟲寄生在膽管造成的。病兔運動無力,被毛松亂,無光澤,消瘦,嚴重貧血,可視黏膜蒼白,結膜黃染。
后期嚴重水腫,特別是眼瞼、頜下、胸下水腫尤為明顯,消化功能紊亂,腹瀉及便秘交替出現(xiàn),逐漸衰竭而死。
5.1 急性病例
可見幼蟲穿過小腸壁并由腹腔進入肝實質,引起腸壁和肝組織損傷。肝腫大,肝包膜上有纖維素沉積,出血,有數(shù)毫米長的暗紅色蟲道,蟲道內有凝固的血液和很小的童蟲??梢鸺毙愿窝缀蛢瘸鲅?,腹腔中有血性液體,出現(xiàn)腹膜炎病變。
5.2 慢性病例
可見寄生的成蟲。由于蟲體進入膽管后長期的機械性刺激和毒性物質的作用,引起慢性膽管炎、慢性肝炎和貧血。早期肝臟腫大,后期萎縮硬化,小葉間結締組織增生。有較多蟲體寄生時可見膽管擴張,膽管壁增厚、變粗,膽管狹窄,甚至堵塞,膽汁淤滯而出現(xiàn)黃疸。膽管像繩索樣凸出于肝臟表面,膽管內壁有磷酸鈣、磷酸鎂等鹽類沉積,使內膜變得粗糙,膽管內有蟲體和污濁稠厚的液體。
(1)現(xiàn)場診斷根據(jù)臨床蛀狀、流行特點、病理變化和糞便、蟲卵檢查可做出初步診斷。
(2)實驗室檢查以糞便涂片法或沉淀法在糞中查到蟲卵,或者剖檢時在膽管中發(fā)現(xiàn)有肝片吸蟲的成蟲,則可確診。
7.1 預防
(1)對以喂青飼料為主的兔,每年進行兩次預防性驅蟲。
(2)要經常打掃兔舍,隔一段時間用的火堿溶液消毒兔籠及地面一次,對飲水器和食槽也應徹底清洗。
(3)合理利用水生植物飼料,飼料一定要洗凈曬干,最好是青貯發(fā)酵后再喂兔,以殺滅飼料上面附著的囊蚴。
(4)對兔糞特別是病兔的糞便要經堆積發(fā)酵等無公害化處理后再利用,以防止病原擴散。圈舍內的糞便,每天清除后進行堆肥,利用糞便發(fā)酵產熱而殺死蟲卵。對驅蟲后排出的糞便,要嚴格管理,不能亂丟,集中起來堆積發(fā)酵處理,防止污染兔舍和草場及再感染發(fā)病。
(5)消滅中間宿主椎實螺。
(6)加強飼養(yǎng)管理,增強家兔的抵抗力。
7.2 治療可選用下列藥物
硝氯粉:按3~5mg/kg,口服,或按1~2mg/kg,肌肉注射。
丙硫苯咪唑,抗蠕敏按20mg/kg,1次/d,連用3d。
硫雙二氯粉(別?。喊?0~100mg/kg,口服,隔兩天再服一次。
吡喹酮:按80~100mg/kg,口服。
四氯化碳:按0.3ml/kg,加等量液狀石蠟,肌肉注射。
六氯乙烷:按0.2~0.3g/kg,間隔20d服一次,連服2~3次。
[1] 王春江,王會杰.肝片吸蟲病的防治[J].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2011,27(6):100.
[2] 沈祥鳳,韓磊明,張乃寬,等.牛羊肝片吸蟲病的防治[J].養(yǎng)殖與飼料,2013,(1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