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帶息肉臨床路徑
文章介紹聲帶息肉臨床路徑。
聲帶息肉;臨床路徑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聲帶息肉(ICD-10:J38.102);行支撐喉鏡下手術(ICD-9-CM-3:30.0901/30.0902)。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耳鼻喉科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耳鼻喉科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軍醫(yī)出版社)。①病史:聲音嘶啞。②體征:單側或雙側聲帶帶蒂或廣基的息肉樣增生物。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耳鼻喉科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耳鼻喉科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軍醫(yī)出版社)。手術:①支撐喉鏡下聲帶息肉切除手術,或顯微(激光)手術等;②可行聲帶成形,黏膜縫合等修復手術。
(四)標準住院日
≤7 d。
(五)進入路徑標準
①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J38.102聲帶息肉疾病編碼;②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六)術前準備
≤3 d。
必需的檢查項目: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篩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胸部X線、心電圖;喉鏡檢查。
有條件者行發(fā)音功能檢測。
(七)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使用時機
抗菌藥物: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衛(wèi)醫(yī)發(fā)[2004]285號)合理選用抗菌藥物。
(八)手術日
入院后4 d內。
①麻醉方式:全身麻醉。②手術方式:見治療方案的選擇。③標本送病理檢查。
(九)術后住院治療
≤3 d。
①根據患者情況確定復查的項目。②術后用藥: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衛(wèi)醫(yī)發(fā)[2004]285號)合理選用抗菌藥物;可行霧化吸入;酌情給予糖皮質激素。③適當聲休。
(十)出院標準
①一般情況良好,咽喉部無明顯感染征象;②沒有需要住院處理的并發(fā)癥。
(十一)變異及原因分析
①伴有影響手術的合并癥,需進行相關診斷和治療等,導致住院時間延長,治療費用增加;②出現手術并發(fā)癥,需進一步診斷和治療,導致住院時間延長,治療費用增加。
R76
A
1672-7185(2017)11-0023-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7.11.010
201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