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
【摘 要】本文闡述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方法,論述開展生活化教學來整合內容引導教學,提升教學有效性,激活學生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生物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物 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0B-0141-02
高中生物與學生實際生活有諸多契合點,在生物課堂教學設計中引入生活化的相關內容,符合生物教學基本屬性要求,與學生學習認知形成有機結合。在具體操作中,教師要對教材文本進行深度剖析,對學生生活認知進行深入調研,從學習內容、教學引導、教學訓練等不同維度展開教學設計,提升課堂教學適宜性,為課堂教學思維多元啟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也就是說,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源于學生生活現(xiàn)實認知基礎。在教學設計中,要關注學生的生活認知,引導學生展開生活化思維,激活學生求知欲,豐富學生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生物學認知能力。
一、開展生活化教學來整合內容引導教學
高中生物教材與學生生活有諸多聯(lián)系,教師在進行生活化課堂教學設計時,要深入探究教材文本,精心選擇學習內容;要關注生物學生活課程資源,為生物學生活化教學找到更好的方法。
(一)整合教學內容
高中生物教材文本包含大量生活認知內容,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要對教材文本進行深度剖析,根據(jù)學生生活認知實際,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優(yōu)化,以貼近學生生活。然后通過多重設計,使生物教學內容更具體化、簡單化、趣味化。教育學生要從實際生活出發(fā),還原生活認知屬性,把生物學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利用生物學內容解決相關問題,更好地提升學生解讀教材的能力。
(二)聯(lián)系實際引導教學
高中生物教學具有開放性特征,在生物學教學中,通過生活實例把深奧抽象的生物學理論詮釋清楚。高中生物的內容較多,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各知識點與生活相結合,把生活中的生物學現(xiàn)象、生物學知識進行整合、過濾,促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要留心與生物學知識有關的內容,不斷提升學生生物學學習品質。
生活中的生物學知識特別豐富,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教學設計。如學習“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時,教師可以這樣結合學生生活經驗來導入課堂:我們都知道嬰兒以奶為主要食物,那是因為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非常適合身體處于快速發(fā)育生長期的嬰兒體質。根據(jù)我們生活常識來推演,蛋白質對人體的生長發(fā)育有什么重要作用呢?如果教師這樣來引導教學,那么學生就能從教師設計的生活化問題中深入思考,激發(fā)學習能力,使得課堂氣氛濃厚。
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常識來設計問題,就能較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激活學生生活認知思維能力,使課堂學習自然地進入預設軌道。
二、開展生活化教學提升教學有效性
從生活認知中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對全面啟動學生生活思維有重要促進作用。教師要對教學程式進行科學調整,根據(jù)學生認知實際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以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生活化生物學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需要教師對教材文本生活化相關內容展開多重思維,并與學生進行對接,只有接軌學生生活積累認知,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生物學思維頻度。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利用實物展示、案例講解、圖片和視頻播放,或者是利用生活知識展開學習。特別是多媒體,把它介入生物學教學后,給教師帶來更為多樣化的教法選擇。可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通過多媒體將豐富的圖片、視頻、動畫、音頻、文字等信息,以聲光電的形式展示出來,給學生帶來多重感官刺激,使由此建立起來的學生學習認知興趣具有持久性和靈動性。
(二)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
教學過程是一個還原生活的過程,高中生物學教學尤為如此。教師要始終堅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學原則。根據(jù)學生生活認知基礎,探索生活化教學方法。首先,教學要體現(xiàn)實踐性,讓學生結合生活實踐解決生物學實際問題。在生活感知中掌握生物學理論,真正踐行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認知原則,這是生物學教學的基本訴求。其次,探究模擬法教學,通過模擬實驗、模擬生活形式,讓學生從具體生活體驗中形成學習認知。最后,探索實踐演繹法,利用多種教學設計,讓學生有更多的課堂演繹的機會,借助多種形式學習生物學知識,這也是生物學教學最重要的共性認知。
生物教材與學生生活認知有很多契合點,教師在具體挖掘這些問題時,要觀照大多數(shù)學生生活認知基礎。如進行《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學習時,學生大多對光合作用已經有所了解,因此,教師可從光合作用對自然界的意義導入進行教學。自然界中的光合作用不僅生成氧氣,而且還吸收二氧化碳,為更多生物提供能源,促進碳的循環(huán)。教師從這個方面設計生活化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如設計涉及光合作用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填空題,讓學生在填空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也可利用學生在初中化學中學習過的有關光合作用這樣一個基礎進行調度,更加深入地學習光合作用及其與生活中的聯(lián)系,并在此基礎上順利引導學生進入到光反應、暗反應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學習之中。
教師通過生活化教學,把生活知識與學生學習思維進行有效接軌,從而進行深入探索,更好地習得知識,提高教學有效性。
(三)通過生活訓練,培養(yǎng)學生能力
課堂訓練是生物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要根據(jù)生物學教學實際,將課內課外進行多元融合。重視生活實驗訓練,提升學生生物學認知品質。
生物學訓練設計,需要教師對相關知識進行綜合探究,以課內外結合的形式把與學生生活實際接近的內容進行整合,展開個性化訓練設計,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內容廣泛的訓練項目,以提升學生生物學認知質量。也就是說,在進行課外多維度訓練時,結合學生生活經驗設計訓練內容,以利于提升學生認知感悟能力,幫助學生習得知識。采用多種訓練形式,把課內與課外訓練結合起來,通過競賽活動、生活實例、游戲等進行訓練,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思維能力。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課程,實驗在生物學課堂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生活認知特點設計相關實驗內容,利用生物實驗中與生活接近的內容來展開教學活動,這也是生活化訓練的重要內容。通過生活化實驗教學來增強學生問題意識,強化課堂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讓學生主動展開思維活動,問題分析,進而促使學生學習能力。
教師在課堂訓練中結合學生生活認知能力進行相關設計,特別是課堂問題設計,要與學生生活銜接緊密,讓學生感覺到知識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含有許多生物學知識。
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要符合學生認知成長規(guī)律,把握好生物學教學的基本原則。教師要增強學生的生活化意識,通過教學內容選擇、教學程序改進、教學訓練設計等有效地啟動學生學習思維,形成學習內驅動力。激發(fā)活教學課堂,讓學生結合生活感受學習生物,在生活中體驗生物學價值,在生活中運用生物學知識,更好地學好生物。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