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克飛
“饑荒終結者”土豆
作為“饑荒終結者”,土豆確實改變了世界。這種原產于南美洲的作物,16世紀被西班牙人帶到歐洲,并在糧食短缺的時代成為歐洲的主糧。土豆產量高,富含淀粉,在中世紀的歐洲,一畝土豆田和一頭奶牛就可以養(yǎng)活一家人。
1845年至1851年,一場突發(fā)的蟲害橫掃愛爾蘭,幾乎摧毀了當?shù)氐耐炼狗N植業(yè)。短短兩年內,在這場被稱作“土豆饑荒”的災難中 ,就有100多萬人死于饑餓、斑疹傷寒和其他疾病,并導致100多萬愛爾蘭人移居美國,進而改變了美國歷史。
歷史學家威廉姆·H·麥克內爾認為,土豆是西方帝國誕生的原因?!耙驗橥炼刮桂B(yǎng)了快速增長的人口,使歐洲一些國家有能力在1750年到1950年之間統(tǒng)治世界絕大部分地區(qū)?!彼f,“從另一個意義上說,是土豆造就了西方文明的崛起?!?/p>
胡椒與辣椒的“接力”
辣椒傳入中國僅僅數(shù)百年時間。在沒有辣椒的時代,古代中國餐桌上的辣主要靠五種食材來提供,分別是川椒、胡椒、黃姜、茱萸和芥末,其中又以胡椒最為貴重。胡椒之所以貴重,一是因為需求太大,二是因為產量太少。
歐洲人同樣迷戀胡椒。當時的貿易線路是,印度(阿拉伯人)—埃及(批發(fā)給意大利人)—威尼斯(批發(fā)給各地零售商)—歐洲各地。路途遙遠,運費高昂,又幾經(jīng)周轉,層層加價,胡椒在歐洲的零售價幾乎與黃金相等。
哥倫布尋找通往東方的航線,胡椒也是一大誘因。他試圖開辟去印度的新航道,降低進口胡椒的成本。1492年,他橫渡大西洋,抵達美洲,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辣椒。
美洲是最早種植和食用辣椒的地方,可哥倫布從未見過辣椒。他以為美洲大陸就是印度,以為辣椒就是胡椒,因此對辣椒的高產量極為興奮,并將種子帶回歐洲,在地中海周邊種植。此后幾個世紀,歐洲人又將辣椒傳入其他大陸。
咖啡與茶都是“麻煩制造者”
早在16世紀,咖啡就在阿拉伯世界里被稱為“麻煩制造者”。麥加總督貝格發(fā)覺諷刺他的詩文從咖啡館流出,決定查禁咖啡。但人們熱愛咖啡,最終法不責眾,不了了之。
后來,咖啡傳入歐洲,迅速贏得了歐洲人的青睞??Х瑞^更是知識分子聚會并評論時局的基地。在咖啡最為流行的巴黎,革命者們每日聚在咖啡館里討論如何反對、推翻政府,法國大革命幾乎就是在咖啡館里完成了鋪墊與催化。
茶葉的傳奇一點也不亞于咖啡。因為價格高昂,在當時的歐洲,喝茶是貴族的享受。17世紀初,英國東印度公司每年都要從中國進口4000噸茶葉,但只能用白銀購買。當時每噸茶葉的進價只有100英鎊,東印度公司的批發(fā)價卻高達4000英鎊。不過,在英國國內,用于購買中國茶葉的白銀日漸稀少。為籌措白銀,東印度公司開始向中國非法輸入鴉片,造成了巨大危害,也改寫了晚清歷史。所以,說茶葉貿易的利潤差導致了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不為過。
(龔寶良薦自《記者觀察月刊》201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