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妍
(遼寧省朝陽縣畜牧技術推廣站122629)
現代基因型的種豬,選擇高瘦肉生產能性狀的同時導致食欲下降,這是一對矛盾的基因,選擇時很難兼顧。在現代基因型豬的各品種間,食欲也是有差別,杜洛克的食欲顯著高于漢普夏,父系大白的母豬食欲要略高于父系為長白的母豬。
母豬體重的增加要持續(xù)到第5胎,體重越大,維持能量需要越多,窩產仔數亦可能增加,產奶量也相應增加,因此采食量也會增加。哺乳母豬最大采食量出現在第5胎產后20~30d,可以達到10kg/d以上。
帶仔數越多,拱奶吮乳次數多,產奶就多,母豬食欲也會增加,多一頭仔豬會讓母豬增加0.5kg左右的采食量。
妊娠期攝入料量與泌乳期食欲之間存在負相關,這主要是指妊娠早、中期,當攝入小于2.0kg/d(DE-13.0MJ)時就會出現泌乳期食欲下降。妊娠期每天多攝入1.0kg飼料,那么頭胎母豬在泌乳期采食量下降1.5kg左右,第二胎母豬在泌乳期采食量會減少2.0kg左右。這對于以人工感觀控制喂料量為主的我國養(yǎng)豬業(yè)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不愿意讓別人說自己養(yǎng)母豬養(yǎng)得不好,從心理上要稍稍多給一些飼料,認為多給這一點點不會有什么嚴重后果。哪里知道,這是造成我國母豬在泌乳期采食量普遍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個兩難的是,配種時膘情差,利用妊娠早、中期控料時多給一點飼料催膘,結果因掌握不好,造成妊娠期攝料多,泌乳時采食量減少。依著者觀察,在妊娠30~85d,每天在2.0kg基礎上多給予200~400g飼料應無大礙,可以恢復0.5~1.0mm膘情。但對膘情太差者,再加大添加量就會影響泌乳期采食量。唯有做好后備母豬的系統(tǒng)控制才能避免陷入這兩難的尷尬境地。
環(huán)境變化會影響母豬健康,尤其是采食量方面,環(huán)境因素中影響采食量最大的是氣溫(舍溫)。當舍溫從21℃升到27℃時,哺乳母豬采食量下降12%,當舍溫從25℃上升到30℃時,采食量下降0.4kg/d左右,而據觀察,當舍溫在30℃時,采食量下降多在1kg以上特別是長期生活在限位欄,心肺功能較差的肥胖母豬。由16℃升到32℃,舍溫每升高1℃,母豬會減少采食0.17kg/d的數據可能更切合生產實際。
適口性是一種飼料或日糧的滋味、香味和質地特性的綜合,是豬在覓食、定位和采食過程中視覺、嗅覺、觸覺和味覺等器官對飼料或日糧的綜合反映。在養(yǎng)豬生產中,可通過選擇適合豬群的飼料原料、防止飼料氧化和霉變、添加調味劑等措施來提高日糧適口性,增加豬的采食量。
當哺乳料的能量為14.0MJ/kg,粗蛋白達18%,能量與蛋白質含量對食欲的影響甚小,但被霉菌污染的飼料對食欲影響很大。著者將純大米(人吃的,沒有霉菌污染)與常規(guī)玉米-豆粕日糧同時放入欄中,母豬只吃大米,不吃玉米-豆粕日糧。著者與試驗人員將玉米粒在口中嚼碎感到苦味。推理放霉菌污染的飼料呈現的苦味可能是影響豬只食欲的重要原因。另一個因素是鈣和磷的含量。鈣含量為0.8%,磷含量為0.6%時,比低鈣、磷飼料更能吸引母豬,可提高采食量;但當鈣達到0.9%,磷達到0.7%時采食量明顯下降。
日糧中色氨酸被忽視,又很重要。色氨酸(TrP) 是必需氨基酸(AA),是體蛋白的組分,又是5-羥色胺的前體,具有神經沖動傳遞的功能,并對采食量起重要的神經調節(jié)作用,Trp與煙酸(維生素PP)有簡接代代謝作用,Trp是煙酸輔酶的前體,日糧中維生素PP不足就會動用Trp來合成,影響采食量,這在玉米日糧尤為突出,因為玉米含維生素PP極少。研究表明,日量中Trp不宜少于0.13%,其與中性氨基酸包括異亮氨酸(Ile)、亮氨酸(Leu)、 纈氨酸(Val)、 苯丙氨酸(Phe) 的比值應在 0.055~0.061,否則均會影響采食量。
在豬日糧中加入少量抗生素可提高豬的采食量7~15%。生產中也廣泛使用各種風味劑以增加豬的采食量,減少應激或掩蓋某些不良的飼料風味,提高豬群的生產性能。向日糧中添加2~4%脂肪可以提高采食量。一天飼喂4~6次比只飼喂2次采食量增加夜問飼喂2次效果更好,特別是在夏季。泌乳母豬一天飲水約40L,飲水不足會使食欲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