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文 宮國華 徐 麗
(1.內蒙古民族大學 附屬醫(yī)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7; 2. 通遼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
蒙藥清感九味丸的研究概況
岳 文1宮國華1徐 麗2*
(1.內蒙古民族大學 附屬醫(yī)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7; 2. 通遼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
本文對蒙藥清感九味丸治療病毒性感染疾病的臨床研究、實驗研究進行綜述,希望對該藥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據(jù)。
蒙藥;清感九味丸;研究概況
清感九味丸收載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蒙藥分冊》 (1998 年版) , 由制草烏、訶子、土木香、黑云香、北沙參、胡黃連等9味藥粉碎后制成的水丸,有消“粘”、解熱、止咳等功能。主要用于瘟疫熱癥、感冒咳嗽、咽喉疼痛等癥[1]。與目前臨床廣泛使用的西藥類抗病毒藥物相比,清感九味丸具有解毒祛邪、調理整體功效,毒副作用小,療效顯著。現(xiàn)對清感九味丸的研究進展作一概述。
1.1 臨床觀察研究: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發(fā)熱性呼吸道傳染病,經飛沫傳播,臨床典型表現(xiàn)為突起畏寒、高熱、頭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癥狀,呼吸道癥狀表現(xiàn)為咽喉痛、咳嗽,蒙醫(yī)學稱之為“濤冒”。吳桂英[2]對使用清感九味丸治療流感的60例患者進行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治療1周后治愈43例(71.6%),好轉15例(25%),總有效率為96.6%,而60例對照組患者中治愈29例(48.3%),好轉18例(30%),總有效率為78.3%,顯著低于清感九味丸治療組。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的急性皮膚黏膜感染性疾病,臨床上以突然發(fā)生的、沿神經帶狀分布、單側分布、密集成群的皰疹為特點,疼痛明顯。帶狀皰疹隨年齡增長,癥狀也加重,病程延長。有些患者在皰疹愈合后,仍有神經痛癥狀持續(xù)數(shù)月或更長時間,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楊曉玲[3]對52例帶狀皰疹患者進行分組對比治療發(fā)現(xiàn),單純使用西藥常規(guī)治療的24例對照患者中,痊愈9例,顯效6例,有效4例,總有效率為79.17%;而在西藥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蒙藥清感九味丸治療的28例觀察組患者中,痊愈16例,顯效8例,有效3例,總有效率為96.43%,顯著高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者的止痛時間、止皰時間、結痂時間及痊愈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1.2 不良反應報道:與西藥相比,中藥一直以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為其最大優(yōu)勢,蒙醫(yī)藥學歷史悠久,是蒙古族長期同疾病作斗爭的醫(yī)療經驗總結。幾乎未見嚴重不良反應報道,但在2010年發(fā)表的一篇文獻報道了關于清感九味丸致嚴重心律失常1例的案例,患者口服該藥后約2h出現(xiàn)心悸、大汗、頭昏,雙肺呼吸音粗糙,心率100次/分,心律不齊,頻發(fā)早搏。心電圖:頻發(fā)多源性室早,考慮心律失常 (頻發(fā)多源性室早),經停用清感九味丸并經抗心律失常治療后,室早未再發(fā)生,故考慮心律失常為服用清感九味丸所致[4]。
2.1 有效成分含量的測定:為進一步完善清感九味丸的質量標準,確保其療效及藥物質量,包明蘭等[5]運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處方中草烏有效成分烏頭堿進行定量分析,采用VP- ODS(150L×4.6)柱;流動相為甲醇-水-三氯甲烷-三乙胺(70∶30 ∶1∶0.2V/ V);流速為0.5mL·min-1;檢測波長為240nm。結果,烏頭堿在 0.60~3.0 μg 范圍內與峰面積線性關系良好 (r=0.999 7)。平均加樣回收率為 99.28 %(CV %= 0.99%) 。草烏其有效成分烏頭堿有較強毒性,近年來誤服或過量使用而引起中毒的事故時有發(fā)生,本實驗研究了含烏頭堿藥材及制劑的質量控制方法,對提高清感九味丸質量、確保其臨床療效奠定了良好基礎。
根據(jù)各藥材在處方中的作用,白在賢等[6]選擇胡黃連作為清感九味丸的含量控制指標,對其所含主要成分胡黃連苷Ⅰ與胡黃連苷Ⅱ進行了含量測定條件摸索,結果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乙腈-1%冰乙酸(15:8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75nm;柱溫40℃,胡黃連苷Ⅰ在0.0768~0.9216μg,r= 0.9999;胡黃連苷Ⅱ在0.1384~1.6608μg,r= 0.9999 范圍內分別呈良好的線性關系。經方法學考察及陰性對照試驗,表明,此法專屬性較強,重現(xiàn)性好,可作為本品內在質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
2.2 抗炎和鎮(zhèn)痛作用研究:為指導清感九味丸的臨床應用提供實驗依據(jù),趙中華等[7]應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癥、角叉菜膠致大鼠足跖炎癥和小鼠棉球肉芽腫的動物模型,觀察清感九味丸的抗炎作用,以及觀察其對乙酸致小鼠腹痛的鎮(zhèn)痛作用。結果表明,清感九味丸對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炎癥、角叉菜膠所致大鼠足跖炎癥以及小鼠棉球肉芽腫有顯著的抑制作用。此外,也能明顯減輕乙酸所致的腹痛,因此清感九味丸具有明顯的抗炎和鎮(zhèn)痛作用。
蒙醫(yī)認為病毒屬蒙醫(yī)學里的“粘蟲”范疇,粘蟲是一類具有傳染性的溫熱病毒,包括細菌和病毒,所致疾病具有發(fā)病急驟、病情較重、癥狀相似、傳染性強、易于流行等特點[8]。蒙醫(yī)治療以消粘毒、通經活絡、理氣止痛、祛瘀消腫為基本原則。通過以上文獻分析,清感九味丸能夠提高患者免疫力,消除病毒感染引起的畏寒、高熱、頭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癥狀及呼吸道癥狀,如咽喉痛、咳嗽等,提高了患者的抗病能力,雖然偶有不良反應發(fā)生,但只要在選用時充分了解其成分及藥性、制法,必要時征求中(蒙)醫(yī)醫(yī)師的意見,注意個體化用藥還是非常安全有效的[4]。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典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蒙藥分冊)[S],1998,178.
[2] 吳桂英.蒙藥清感九味丸治療流感60例分析[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22(3):128-129.
[3] 楊曉玲.蒙藥西藥聯(lián)合治療帶狀皰疹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16,(7):29-30.
[4] 但三利,王華黃,志梅.清感九昧丸致嚴重心律失常一例臨床分析.中國保健,2010,18(5):139.
[5] 包明蘭,王秀梅,達古拉.HPLC測定蒙藥清感九味丸中烏頭堿的含量[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 ( 自然科學版 ),2008,23(3):329-332.
[6] 白在賢,王棟,林燕.高效液相 色譜法測定蒙藥清感九味中胡黃連苷的含量[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08,(1):38-39.
[7] 趙中華,包桂蘭,王玉瑩,等.清感九味丸的抗炎和鎮(zhèn)痛作用的研究[J].中華實用中西醫(yī)雜志,2002,2(15):1407-1408.
[8] 董毅峰,等.當代蒙醫(yī)學基礎理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5.
岳文(1966-),女,漢族,內蒙古通遼人,主任藥師,研究方向:蒙西藥的合理使用,E-mail:gongguohua0211@163.com。
*通訊作者:徐麗(1969-),女,漢族,內蒙古通遼人,副主任藥師,研究方向:蒙西藥的合理使用,E-mail:1206245088@qq.com。
R291.2
A
1006-6810(2017)07-0068-02
2017年4月26日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