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復(fù)興
母親這幾年身體大不如前,每年端午節(jié)的粽子,不再親自動手包了,都是孩子們到外面買五芳齋的粽子吃。母親包的粽子,可比五芳齋的要好吃得多,不僅是里面的糯米和五花肉好吃,就是外表的五個尖尖的角翹翹的,也好看。兒子吃完了五芳齋的粽子,常常這樣對母親說。
去年端午節(jié)前,母親忽然興起,讓兒子按照她的要求,買來江米、五花肉和粽葉,要亮亮手藝了。兒子明白母親的心思,老人是特意包給唯一的孫子吃的。孫子去年暑假去美國留學(xué),讀研究生。一年沒有回家了,奶奶想孫子,平常不說,做兒子的心里明鏡似的。而且,以往孫子最喜歡吃奶奶包的肉粽。
兒子買回來東西。攤在母親的門前,笑著說:“您給您孫子包好了粽子,得等一個來月呢?!蹦赣H笑瞇瞇說:“包好了,凍在冰箱里,等孫子回來吃,照樣新鮮好吃?!蹦@是想孫子心切呢!兒子心里說,沒有把話說出來,只是看著母親把五花肉煨好,把江米泡好,把粽葉一片片挑好,用剪刀沿尖剪齊,也泡在清水里,紅的紅,白的白,綠的綠,還沒包,光看顏色就那樣好看。
母親要等到端午節(jié)的頭一天晚上,才會上手包粽子。這是老人多年的老規(guī)矩,說是時令的食品就得講究時令,這時候包的粽子米才糯,肉才香,粽子才有粽子味兒。以前,母親在包粽子前念叨這套經(jīng)時,兒子總笑。只有孫子支持奶奶,說老規(guī)矩就是民俗,能夠成為民俗的東西,就得信。
去年的端午節(jié)前夕,母親一個人坐在燈下包粽子,不讓人插手。兒子看得出來,母親很享受包粽子的這個過程,像一個戲迷自己在靜靜的角落里神情專注地唱念做打,一絲不茍,自得其樂。而且,她是把對孫子的感情和思念,一起包進(jìn)了粽子里面。只是,母親的身體真的不如以前,她的動作顯得遲緩多了。一盆粽子包好了,她從那一盆粽子里挑了四個粽子,放進(jìn)冰箱里。母親說,多了也吃不了,四個,圖個四平八穩(wěn)!兒子看明白了,那四個五角粽,個頭兒一般齊,是包得最漂亮的。
盼了一年的孫子回來了,從美國給奶奶帶來了好多禮物,其中包括奶奶最愛吃的黑巧克力。奶奶那一宿都沒睡好覺,第二天早早就起來了,從冰箱里拿出那四個五角粽,解完凍之后,坐上一鍋水,把粽子熥在鍋里的籠屜上,等孫子一醒就端上桌,作為迎接孫子的第一頓早餐。
孫子一覺睡到快中午才醒,別人都上班去了,家里只有奶奶。奶奶端來粽子,孫子笑著說:“起晚了,起晚了,我和同學(xué)都約好了,要遲到了,奶奶,我得先走了?!蹦棠潭酥兆?,望著孫子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背影大聲說:“是你愛吃的粽子,你就回來吃吧,別忘了?!睂O子大聲回答:“行,您放在那兒吧,我回來吃。”
都是大學(xué)同學(xué),一年沒有見面了,聚會一直鬧騰到半夜,孫子回到家里,累得倒頭就睡,早把奶奶的粽子忘在腦后。問題是,這一天晚上忘了情有可原,卻幾乎是孫子天天有聚會,不是大學(xué)同學(xué)就是中學(xué)同學(xué),還有從美國一起回來的研究生同學(xué)從外地到北京來玩。孫子幾乎是腳不沾地,風(fēng)吹著的云彩一樣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一直到暑假結(jié)束,孫子回美國讀書去了,那四個五角粽還放在冰箱里。兒子發(fā)現(xiàn)粽子已經(jīng)有些變餿,悄悄拿出來,扔進(jìn)了垃圾箱。
今年的端午節(jié)又要到了。老人卻已經(jīng)病逝了。
選自《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