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證視窗 ·
頸動脈超聲聯(lián)合負荷超聲心動圖可改善CAD風險評估
一項最新大型前瞻性單中心研究表明,對于可疑冠狀動脈疾病(CAD)患者在負荷超聲心動圖檢查基礎上多花3~4 min行頸動脈超聲檢查有助于更好地預測未來主要不良事件風險,對患者的預后更具指導價值,可為一級預防提供更多信息。
研究者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Shahram Ahmadvazir及其同事對591例既往無 CAD病史、近期發(fā)病的可以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進行了分析,共計完成了對580例患者的隨訪。其平均年齡為59歲,男性占46%。平均隨訪1117 d發(fā)現(xiàn),共計發(fā)生主要不良心臟事件(MACE)40例,其中死亡12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9例,計劃外冠狀動脈血運重建19例。多因素分析顯示,CAD的先驗概率(PTP)、負荷超聲心動圖結果、頸動脈斑塊負荷均是MACE的預測因素。其中,僅頸動脈斑塊負荷是硬心臟事件的顯著預測因素。進一步分析顯示,無頸動脈斑塊且負荷超聲心動圖結果者、伴有頸動脈斑塊但負荷超聲心動圖正常者、無頸動脈斑塊但負荷超聲心動圖異常者、伴有斑塊且負荷超聲心動圖異常者的年度MACE發(fā)生率分別為0.9%、1.97%、4.3%和9.7%。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在PTP基礎上進一步聯(lián)合頸動脈斑塊負荷及負荷超聲心動圖能提供更多預后信息。
上述結果提示,在負荷超聲心動圖基礎上進一步行頸動脈超聲有望為可疑CAD患者提供更多預后信息,且具有簡便易行、經濟等優(yōu)勢。研究者認為,對于存在頸動脈斑塊的可疑CAD患者,可應用阿司匹林及他汀類藥物以期減少心肌梗死的發(fā)生。
(轉自《國際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