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貪歡
這10部電影是蒂姆·伯頓想拍卻沒拍成的
文/貪歡
“這是我第一次真正來到中國”。11月8日,鬼才標桿蒂姆·伯頓為了將在12月2日國內(nèi)上映的新片《佩小姐的奇幻城堡》(Miss Peregrine's Home for Peculiar Children),來北京造勢。蒂姆·伯頓曾在采訪中說,小時候生活在墓地邊上,如此便不難理解了他詭異而充滿暗黑想象的電影風格是從哪里來的了。但有十個故事,是他曾經(jīng)看中但最終因為各種原因未能拍攝或轉(zhuǎn)手他人了。
早在2000年,蒂姆·伯頓作為制片人參與了梅麗莎·喬治(Melissa George)主演的電視電影《迷失奧茲》,童話故事的現(xiàn)代改編版。這個項目比其他關于奧茲國的項目開始得都早,包括2007年《新綠野仙蹤之鐵皮人》,和2013年付蘭蘭主演的《魔境仙蹤》。原本是打算做成系列劇,因為太費錢只是實驗性地拍了一部就停止了。Youtube上有特別不清晰的版本,如果感興趣可以找來看一下。
伯頓甚至已經(jīng)為這部1963年的邪典之作重新寫了劇本。雖然影片中沒有一個知名演員,但這部卻是少年時期的伯頓鐘愛的電影。假如他真的能重新拍一部《有鐳射眼的人》,那么或許1996年那部《火星人玩轉(zhuǎn)地球》(Mars Attacks!)將不再是他唯一一部科幻電影,而且看他把驚悚與科幻攪在一部電影中也很有趣不是嗎?
這是蒂姆·伯頓看上的又一邪典名作,1991年的《亞當斯一家》是典型的哥特暗黑系電影,當年票房過億且拿獎到手軟,風靡90年代。蒂姆·波頓和《卑鄙的我》制片人克里斯托弗·麥雷丹德瑞都曾試圖將這部根據(jù)漫畫而來的電影制作成定格動畫登陸大銀幕,但是這個項目在2013年7月流產(chǎn)了。
這一題材凸顯了伯頓對過去時代的眷戀。這部意大利哥特式恐怖片是馬里奧·巴瓦(Mario Bava)的杰作,與《斷頭谷》不相上下。伯頓相當鐘情于其中的恐怖情節(jié),并且認真考慮過開拍的可能性。以個人意見,這也是這份片單里最符合他氣質(zhì)的一個題材了。
在拍攝《剪刀手愛德華》期間,伯頓和他兒時的偶像、在片中扮演角色的文森特·普萊斯(Vincent Price)親密起來。這位早期的好萊塢演員和這位導演曾經(jīng)進行過一次為期3天的對話。普萊斯去世后,蒂姆·伯頓想把它做成紀錄片,卻始終沒有完成。不過這卻成為蒂姆·伯頓保留的為數(shù)不多的電影項目之一,只是不知道何時會公布。
最初屬意于金·凱瑞主演,劇本則是艾德·伍德。因為片中的場景之一,挪威的“地獄鎮(zhèn)”耗費巨大,超出預算,派拉蒙擱置了此項目,同時伯頓也離開了導演的位置,從此這個電影杳無音信。但不可否認的是,有著“現(xiàn)代馬可·波羅”稱號的美國記者、藝術家、探險家、收藏家羅伯特·雷普利的神奇生活是伯頓非常理想的素材。
1990年代,蒂姆·伯頓有兩部電影計劃,一是《火星人玩轉(zhuǎn)地球》(Mars Att acks!),另一個就是這部西部加怪獸電影了,主演居然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杰克·尼科爾森這兩個好萊塢的偶像!還是演一個超自然生物。不過伯頓選擇了先著手火星人事業(yè),而這部電影么,就不知所蹤了。
還要感謝凱文·史密斯我們才知道蒂姆·伯頓原來還參與過這樣一部超級英雄片。當然這部片子沒有完成,否則這位拍了《蝙蝠俠》的導演差點給了我們尼古拉斯·凱奇扮演的“氪星之子”。此片只留下一些紀錄影像,包括海報以及一些服設的原始稿。不知道伯頓還有沒有興趣“復活”一下DC漫畫中的其他英雄?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蒂姆·伯頓的作品其實與恐怖小說鼻祖埃德加·艾倫·坡(Edgar Allan Poe)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伯頓來拍坡先生的這部同名小說再恰當不過。不過至今沒有見到任何兩位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如果此片沒有擱置,伯頓能給這個恐怖故事帶來謀殺、鬼怪甚至是亂倫。
夢工廠最初購買這個角色扮演游戲的電影版權,就是想讓蒂姆·伯頓來拍的。重回2010年,那個時候《環(huán)太平洋》的上映雖然口碑不錯但是票房慘淡,導致這類高賠率電影被慎重對待。但是,你能想象如果伯頓來導演一部充滿了哥斯拉一樣巨獸的怪獸電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