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嵚
一場衙差給縣令戴綠帽的事件,就這樣引發(fā)了大明開國后一場屠戮千人的驚天血案。但是,這還不是最終結局。
洪武十八年(1385年),正是五十七歲的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干勁最為飽滿的年頭。
這年大明朝的事,比較出名的,就是連番血雨腥風大案,自從四年前權臣胡惟庸落馬,一干權臣勛貴撥出蘿卜帶出泥,連年有人落馬倒霉,動輒千百人大案,舉國噤若寒蟬。
但相對不出名的,卻是大明朝一片大好的形勢:養(yǎng)老恤殘等公共福利正火熱推行,國家錢糧收入突破兩千萬石。幾年前還殘破的城市,現(xiàn)在好些都達到幾十萬人的熱鬧規(guī)模。前線也捷報頻傳,明軍高歌猛進,到處追打北元政權……
這個已經令華夏民族滿血復活的鐵腕帝王,此時連給臣子們的詔書里,都全是超越漢唐盛世的火熱雄心。就在這信心爆棚間,一件突發(fā)在南京的上訪案,卻給朱元璋來了一次結結實實的涼水澆頭!
溧陽縣書生黃魯,受全縣百姓重托,闖入南京城喊冤告狀:控告縣令李皋與衙差潘富狼狽為奸,橫征暴斂勒索百姓,甚至還對無錢繳稅的百姓拳打腳踢。朱元璋當時震驚了:自己多年來三令五申,往死了嚴打貪污腐敗,竟還有這惡性現(xiàn)象!抓!把這倆貨抓回來問罪!
朱元璋派去的“專案組”,浩浩蕩蕩出發(fā)了。在朱元璋看來,這該是一樁很簡單的案件。抓來依法審判,若屬實就殺掉了事。誰知萬萬沒想到,荒唐風波這才開始。
因為這樁看上去簡單的貪腐案,卻起自一起雷人的通奸案:衙差潘富給縣官李皋戴綠帽。
小小一衙差,正式編制都沒有,充其量是個臨時工,竟給朝廷知縣戴綠帽,而且縣令竟然心甘情愿,和他沆瀣一氣?
通奸變成狼狽為奸
溧陽縣地方不大,但在明初的時候,地位卻相當重要:出名的漁民之鄉(xiāng),官場公認的肥缺。當初委派縣令時,朱元璋也格外留意,選了個名聲不錯的山西人李皋。
但千防萬防,還是看走了眼,這李皋到了富庶的溧陽,立刻就花了眼,還暴露了一個要命的毛?。汉蒙>瓦@毛病,被溧陽縣的衙差潘富瞧在了眼里。
別看潘富是個臨時工,在溧陽當?shù)?,可不是一般人。他根子深人脈熟,當?shù)氐耐梁罊噘F,和他全有交情,上上下下都要給他面子。溧陽的歷任縣令,也都待他客客氣氣,輕易不敢得罪。
但潘富要的,可不是客氣,而是要把領導拉下水。一看到新來的李縣令見了女人就走不動道,立刻投其所好,獻上美女一名,果然迅速把李縣令俘虜。這對男女如膠似漆不說,且為了掩人耳目,還把美女藏在潘富家里,專供李縣令來鬼混。
這特殊關系維持久了,對潘富來說,好比家里擺一盤肥肉,每次只能看人家吃,哪里受得了?果然有一天潘富忍夠了,竟也把美女摟上了床,完事之后更十分負責任:做我家小妾吧。真就堂堂正正納了。
把縣太爺?shù)南嗪?,堂堂正正納成自家小老婆,李皋縣令能樂意?潘富可不怕:管他樂意不樂意,溧陽地界我說了算,他動我一下試試?果然李皋被戴綠帽后,雖說很生氣,卻也只能咽下這口氣,還派人送了賀禮!
雖說如此,潘富也知道:本想和縣太爺結個交情,這下卻得罪得不輕,必須要補救。于是潘富厚著臉皮又找上了李皋:大人您別生氣,您要是氣不過,我倒有個辦法——幫您賺錢!
咋賺?潘富出的主意叫“科斂荊杖”。溧陽特產拐杖,這下借口給朝廷上供,溧陽縣每家老百姓都要交拐杖,交上了就說你不合格,不合格咋辦?罰錢!
李皋這下流口水了:就是,女人算啥嘛,有錢才是王道。立刻一拍即合。這一對本來結了仇的活寶,這下又成了好基友。撈錢工作隨即展開,很快就花樣翻新。不但要交拐杖,而且在縣里過路過橋都要交錢,甚至睡覺也要交稅,總之多如牛毛,賺得盆滿缽滿。
可溧陽老百姓卻忍夠了,這倆人不但貪,且十分殘暴,交不上錢的百姓,就被他們派人上門打砸,家產全要搬光。這時恰好朱元璋昭告全國,明令懲貪反腐,百姓們也就重燃希望,派讀書人黃魯為代表上京告狀,果然也沒失望:朱元璋當場暴怒,立刻派了“專案組”,下了逮捕令,眼看正義就要伸張!
誰知“專案組”到了溧陽,卻結結實實碰了釘子!
驚天大追捕!
朱元璋的欽差到溧陽后,秉承嚴辦原則,出手就十分順利:李皋乖乖伏法,逮捕問罪!
縣令都落網(wǎng)了,這事該好辦了?錯!潘富腳底抹油跑了。起初欽差也不在意:抓!孰料動手就惹麻煩:溧陽縣富豪蔣士儒等一干士紳們,擺出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潘富的下落死咬著不說,甚至還高調威脅:抓李皋回去交差得了,再敢捉拿潘富,小心你出不了溧陽縣。
洪武年間的官風,還算比較清明,特別是朱元璋選來做紀檢的,基本都是不怕死的硬漢角色。這次也一樣,欽差反而怒了:查,挖地三尺也要把潘富刨出來!
這一刨才知道,溧陽的水真是超級深。潘富怎么跑的?這個作惡多端的惡吏,就是在富豪蔣士儒包庇下,聯(lián)合周邊十三家士紳地主,竟就在“專案組”的眼皮子底下來了個勝利大逃亡,輕松跑到了旁邊的廣德縣!
“專案組”也不是吃素的,除了明面上嚴抓外,也還布了暗線,很快查明了確切消息,立刻直撲廣德縣抓人,誰知又是當頭一棒,“專案組”剛動身,潘富就得到了消息,竟輕松跑到了建平縣,“專案組”又緊急殺向建平,潘富竟又大搖大擺跑回到溧陽,等到“專案組”怒火中燒奔回溧陽,潘富又藏到宜興去了!
整個抓捕過程,強大的朱元璋“專案組”,仿佛一只大笨貓,被潘富這只狡猾老鼠戲耍得吐血。所以這件案子結案后,經辦官員給朱元璋的奏疏里哭訴說,真是想來羞憤萬分,要真抓不住潘富,只能自殺謝罪了。
為啥羞憤?不單是抓不住這潘富,而是整個辦案過程中,自家“專案組”就像漏風的墻,啥消息都往外漏,而潘富這邊神龍見首不見尾,當?shù)毓倮舾柗铌庍`,處處通風報信,還有惡霸糾集惡奴,沿路追打“專案組”官員,委屈簡直一籮筐。
為啥鬧到這個地步?實在是潘富在當?shù)馗釉锰?,各地土豪都有交情,一整套嚴密的關系網(wǎng),輕松就保他脫險。要是放在以往,撲空的“專案組”也就抓李皋交差了,可這是朱元璋反貪的風口上,誰也不敢糊弄,潘富,必須抓!
于是 “專案組”一路狠咬猛查,終于形成了天羅地網(wǎng),把這個狡猾的潘富包圍在崇德縣土豪趙真家里。這下跑不了了?高潮劇情這才開始:狗急跳墻的潘富,居然伙同趙真,早糾集了幾百個流氓無賴等著,“專案組”剛殺到,立刻就是一頓亂打,差點把命搭上。
而更叫“專案組”驚悚的是,這崇德土豪趙真家還狡兔三窟,一看專案組殺到,又把潘富轉移到旁邊一座廟里,廟里布置了大批武裝人員,用的全是正規(guī)武器。等著“專案組”到了,立刻就伏兵殺出,竟高呼要把“專案組”殺絕!
這次“專案組”也是豁出去了,被潘富打死是死,抓不到潘富回去也是死,橫豎拼了還有名分,立刻也沖上去廝殺。慘烈的毆斗持續(xù)到第二天天亮,流氓烏合之眾到底打不過辦案人員,在付出了多人死傷后,潘富這個惡賊終于落網(wǎng)了!
這場幾乎震驚江南的抓捕行動,這下才終于落幕。而朱元璋也極度震驚,震驚后就拿出了一貫鐵腕:李皋?殺!潘富?殺!協(xié)助潘富逃跑的土豪大戶們,包括蔣士儒和趙真這樣的大地主,參與毆打辦案人員的一概殺!三百一十戶人家家產抄沒,人口全數(shù)梟首示眾!
一場衙差給縣令戴綠帽的事件,就這樣引發(fā)了大明開國后,一場屠戮千人的驚天血案。但是,這還不是最終結局!
最狠反貪法律
“潘富案”最震驚朱元璋的,還不是一頂綠帽子,而是小小衙差,竟有這般驚天能量。
朱元璋這才意識到,雖說大明開國快二十年,一直全力反貪,但最重要一個環(huán)節(jié),卻忽略了:縣衙吏員。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臨時工,其實卻根子深能量大,哪怕貴為老爺?shù)闹h,好些也被他們架空掉。朝廷再好的政策,也被這類人弄歪了。
這種惡劣現(xiàn)象,正如朱元璋原話:縣官由儒者多迂而廢事,由吏者多奸而弄法。蠹政害民,靡所不至。也就是縣官慫蛋,小吏奸詐,最后受害的還是老百姓!
這樣的狀況,歷代都有,到了元朝,由于元朝統(tǒng)治者的粗放治理,基層官吏的盤根錯節(jié),更成了鐵板一塊?!芭烁话浮敝?,還發(fā)生過雷人情況:比如常熟縣一個叫沈尚的小吏禍害老百姓,縣令出面制止,竟被沈小吏在公堂上毆打,打得起不來床。氣得朱元璋大罵:你們做官的任由小吏侮辱,難道都是飯桶?
可現(xiàn)實就是,官員中好些飯桶,還有不少貪貨、吏員勾搭連環(huán),能量恐怖。怎么辦?朱元璋的辦法——發(fā)動群眾!
正是這次惡性案件后,朱元璋正式下詔:全國的農民們,只要認為當?shù)貝豪舴阜?,那么頭頂一本國家編訂的《大誥》,就可以把惡吏綁了,押送到京城來治罪!沿途有人敢攔?梟首示眾!
這個法律好不好?后世爭議很大!但沒爭議的是,當時就像點了火星。一個叫陳壽六的農民率先響應,把當?shù)貝豪纛櫽⒔壢刖┏?,立刻成了全國楷模,被朱元璋下詔表彰。
如此典型一樹,全國農民都響應。以《明實錄》說,當時各地前往都城南京的驛道上,全是興高采烈的農民們,手舞著金黃的《大誥》,押著腦滿腸肥的惡吏唱歌趕路。類似歡天喜地的場面,隨處都可見。
而京城周圍的工地農田上,卻是另一類悲慘情景,好多白白胖胖的中年人,正在皮鞭下含淚勞動,他們全是犯罪的惡吏。而且他們還算幸運的,比他們罪行重的,基本都砍了。
這場全民抓惡吏的風暴,持續(xù)了至少十年,直到朱元璋晚年才基本消停。作用好不好?后世嘲笑的多,罵的也不少,我們不做主觀評論,因為我們以現(xiàn)代眼光去看古代,都是有局限性的。但在當時,一個好結果,卻是幾百年來公認的:清朝人編的《明史》上衷心認賬——守令畏法,潔己愛民,吏治煥然丕變矣!確實一掃貪腐弊病,重建廉潔高效!
以這個意義來說,這場“綠帽”引發(fā)的驚天大案,從宏觀角度看在當時確實是有好作用的!
(顧明芳薦自東方頭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