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凱
摘 要: 快弓是指以每分鐘120拍以上的速度,用分弓演奏十六分音符的一種弓法。快弓是一項高難度的弓法,它需要演奏者兩手高度的密切配合,做到晉位準確、時值均勻、發(fā)音清晰,極富顆粒性。而且在快速的樂段中,常常包含有快速換弦、快速跳弓等高難技巧,這就更增加了快弓的難度。因此,快弓技法的演奏情況常作為一桿標尺,來衡量一名演奏者技術程度的高低。
關鍵詞: 二胡;快弓;技法
中圖分類號: J63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6-0117-01
在以往的許多二胡教科書中,一直認為長弓的動作加快縮小,就是分弓的動作;分弓動作再加快縮小,就是快弓的演奏動作。但隨著二胡技法的發(fā)展,對這個觀點已有了不同的認識,“長弓的動作加快縮小,就是分弓的動作”,我認為是正確的。但快弓的演奏動作,就不是分弓動作的再加快縮小了。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長弓和快弓的動作樞紐(就是運動的“軸”,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它們之間的差別來。
先說長弓,在拉弓時,隨著以腕部為先動點向右拉出,右臂逐漸向外伸展,直至弓尖;在推弓時,以大臂內收為先動點向左推進,小臂和手腕隨之而回歸,直至弓根。由此可以看出,演奏長弓時,上至大臀部位,下至腕、指部位,都是向同一個方向運動的。
再說快弓,在拉弓時。手指帶動弓向右運動,而肘部都要向左擺動;推弓時,手指帶動弓子向左運動,肘部卻要向右擺動。由此可以看到,手和肘是同時向對方的相反方向均勻地擺動的,它們運動的“軸心”在小臂的中間。
從上述我們可以看出,長弓運弓寬闊,所以其動作的“軸”要放在肩部,加快縮小后變成分弓,因為速度并不太快,其動作的“抽”仍可放在肩部。但如果再繼續(xù)加速變成快弓,那么動作就會顯得十分笨拙和僵硬了,而且在速度上也會受到一定的制約,弓子還不能保證平直運行。因此,演奏快弓時必須把動作的“軸”移到小臂的中間。這樣,快弓的動作才能變得輕松。
長弓與快弓還有一個較大的區(qū)別,是運弓的先動點不同。演奏長弓在拉弓時,是以腕部為動點向有拉出的;在推弓時,是以大臂為先動點向左推進的。而在演奏快弓拉推弓時都是首先由大臂帶動肘部擺動,再通過右臂一系列的運動機制來完成,從這個意義上說,快弓動作才真正是“大臂帶小臂”的動作。手腕在其中只是起到一個力量的調節(jié)作用,使快弓的動作不至于僵硬,而沒有先動點的作用。
快弓的貼弦度比起長弓和分弓來要大得多,這個貼弦度是需要始終保持的。就是說在拉弓時,弓毛也要緊貼琴弦,每一弓都要有“嘎”的一聲音頭。這樣的奏法如果放慢來演奏,聲音會很噪,不好聽,但加快演奏,其發(fā)音就會顯得清晰、飽滿。如果在換弦度不能保持,每個音就會失去“舌頭”,奏成棗核形,那么快弓的發(fā)音就會含混不清了。
運弓的平直仍然是演奏決弓的基本要求。符合規(guī)范的快弓演奏,其弓頭的調節(jié)呈一橫向的直線運動;不符合規(guī)范的快弓演奏,其弓頭的調節(jié)呈圓圈狀,或上下斜向的運動。
所以演奏者可根據(jù)這一點來判斷快弓演奏是否規(guī)范。練習快弓可以分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
第一步,先練習弓子用較大的貼弦度演奏保持音,可在空弦上練。方法是:將弓子的觸弦點放在中弓部位,右臂微微左旋以加大對弦的壓力,突然起弓,奏出音頭,弓子拉出十厘米左右驟然停住,但貼弦的壓力要始終保持。再突然推弓,仍然要奏出音頭。弓子推回原位后驟然停住,貼弦的壓力仍需始終保持。如此反復練習,直至熟練掌握為止。在進行這項練習時要特別注意的是:(1)弓毛貼弦要緊;(2)運弓速度要快;(3)弓毛對弦的壓力要自始全終保持而不可松開,當弓子驟然停住時亦然;(4)運弓時要感覺有較大的摩擦力,弓毛不可滑過琴弦;(5)發(fā)音要頭尾一致,奏出刀切般的效果,而不可是棗核狀的音。
第二步,右手不持弓,空手練習扇扇子的動作。練習時要有意識地將運動的“軸”放在小臂中間,使肘與手成為平衡的兩端均勻地左右擺動。反復練習直至動作正確、自然為止。
第三步,右手持弓做空弦快弓練習。動作要求做到與空手扇扇子的動作一樣正確、自然、純熟,發(fā)音要求做到音質飽滿、清晰,十六分音符時值準確;然后再練習每八個音與每四個音加一個重音,直至熟練掌握為止。
第四步,練習兩手的配合,選擇一個簡單的音型。如:56 71 21 76,快弓雖然屬于右手技巧,但要將它演奏得清晰而富有顆粒性,是離不開左手的密切配合的。因此,兩手配合是快弓訓練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快弓演奏中,右手是主動因素,節(jié)奏的快慢、句首的音頭、強弱的變化等等,都由右手來掌握和控制。演奏時必須做到:(1)十六分音符的時值非常準確、均勻;(2)每個音的音頭要清晰、果斷;(3)強弱變化或快速換弦等都不能影響速度的穩(wěn)定。左手是被動因素,對它的要求就是要使按指曲“點”準確地和右手每個音的音頭對在一起,不論音符多么復雜,或是換把、跳把多么困難,都不允許動作滯后而與弓子的音頭錯開。
總之,快弓獲得了快速的發(fā)展,同時帶動了二胡新技法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這與作曲家勤于研究、忠于探索,將西方音樂風格與我國民族音樂有利結合是分不開的??旃l(fā)展到今天,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我們應該用科學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它的發(fā)展趨勢??旃粌H是速度的提升,更多的是兩手配合及音色節(jié)奏的準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