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偉
所謂“象形字“,就是描摩實物形象的文字。中國文字源于象形,這使得中國人在幾千年間,經常用一種審美的態(tài)度去看待文字的書寫。把文字的書寫當成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來對待。象形字獨有的構造美,凝結著華夏民族的審美情趣和對美的規(guī)律的認識,包蘊著中國人的情感體驗和哲學思考。
象形字在漢字總數當中只占5%左右,然而,它是其他漢字滋生的基礎,掌握象形字就能掌握一批批漢字。在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中,象形文字大多設置在低年級。以長春版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為例。要求會寫的總共154個字,其中象形字41個,占總數的27%??梢娺@樣的安排符合兒童特定的思維狀況-----識字必須與具體事物相結合,才能顯示出“字”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里規(guī)定,小學生書寫“要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庇绕洹督逃筷P于在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出臺以后,小學語文課時每周又增加了一課時書法課。從課程標準的要求出發(fā),我認為,小學生寫好字,尤其是象形字,學會觀察顯得尤為重要。
看得準,才能學得像。小學生年齡小,觀察力細致程度不夠,往往看在眼里是一樣,反映到大腦是又是一樣,寫出來的字往往一遍一個樣,其主要原因是觀察不細、不準。由此可見,觀察好每個漢字,無疑是寫好每個漢字的重要前提。鑒于“觀察”在寫字教學中的重要性。我就以象形字為例,從四個方面指導學生學會觀察。
一、看“形體”
象形字的形體,因形而異,各不相同。大體有四種框架:長形:如“月、手”;三角形,如“山、云“;扁形,如”心“;小方形,如“口、田”。學生觀察的時候,往往將第一種與最后一種混雜,寫字時該收的不收,該放的不放。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時,讓學生應有整體觀念,從整體到局部去觀察,進而,感受到每個象形字那富有協調協調統(tǒng)一的整體美。
二 、看“主筆”
一個漢字的筆畫有偏有正,偏正,即字的主筆和從筆。一個字中,主筆往往只有一、二筆,其余皆為從筆。學生觀察象形字,往往不能把握主筆,使字形散亂。如“木”中的主筆“丿”“乀“伸展,有力度,字形才能端正美觀,重心平穩(wěn)。還有如,“水”的主筆是“亅”,“女”的主筆是“ㄑ”,“電”的主筆是“乚”等。指導學生觀察,找出象形字主筆,就像找到支撐房屋的棟梁。
三、看“點畫”
漢字有八種基本筆畫:點、橫、豎、撇、捺“等,由此派生出30多種變化筆畫。正是有這些不同的筆畫,組成一個個不同的漢字。小學生教學寫字,不但要教他們把字寫正確,還應在筆畫上有明確的粗細變化,(即運筆)寫出筆鋒來,把字寫美觀。如,教學“亅”,書寫的方法是:先運筆寫點,轉鋒向下寫豎,左側蓄勢,回筆,左上出鉤。這樣細致教學,學生不僅會寫了寫“豎鉤”,帶“豎鉤”的一系列漢字的書寫自然水到渠成。
四、看“占格“
長春版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獨創(chuàng)在虛宮格中學寫漢字。虛宮格用10條線,分出36宮格,“內宮”與“外宮”相得益彰?!疤搶m格”確定筆畫起止與長短;確定筆畫的走向;確定筆畫間的距離;確定合體字的比例與分界線;確定字的大??;確定“字滿格”的標準。利于學生把字寫端正勻稱,。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指導學生細致觀察,每一筆每一畫的具體占格位置。
總之,象形字的書寫教學,我們既要在“四看”上下功夫,同時也要邊寫邊講,邊講邊評,堅持經常。只有學生寫字基本功扎實,才能讓學生愛上漢字,愛上書法,感悟到漢字的其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