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春華
摘要:對楊梅栽培技術進行分析和探討,旨在提高楊梅的產量和質量。
關鍵詞:楊梅種植;楊梅栽種;技術管理;方法
楊梅兼具食用、藥用和觀賞價值,在我國的華東地區(qū)、湖南、廣東等地都有分布,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根據(jù)楊梅的習性對種植技術要點進行掌握,因地制宜地進行栽種,提高楊梅的產量和質量。
1合理選擇種植園地
楊梅喜歡深厚肥沃、保水能力較強的酸性土壤和向陽的地方。選擇合適的地方之后要對園地進行規(guī)劃,確定合理的栽培密度。楊梅在一般的山地均可種植,但楊梅的質量受到海拔高度的影響較大,隨著海拔高度的不斷增加,由于風速較大,氣壓較低,水分的蒸發(fā)很快,導致長成的楊梅果肉肉柱形成尖刺形,會影響到楊梅的口感;在海拔高度相對較低的山地,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低;海拔中等的山地,有利于楊梅果實的生長發(fā)育,使得楊梅柔軟汁多,甜酸適度,品質較好。因此,海拔500m以下的平緩北坡更適宜楊梅種植。如果山地缺水,可用柴草覆蓋樹盤或挖坑蓄水來解決;土質粘重,可加砂石土及多施有機肥來改良。另外,種植園地的坡向也會對楊梅的品質產生影響。陽光輻射較強的地區(qū),空氣的濕度較低,楊梅果實成熟早、含糖量高、果形小、產量低;散射光多的地區(qū),楊梅生長速度更快,楊梅枝葉繁茂,果形大、質地軟、汁液多、風味佳、產量高。如有條件,最好是將楊梅的種植園地選擇在臨近海或者湖的地方,自然環(huán)境能夠對氣候進行調節(jié),更有利于楊梅的生長。
2楊梅苗的選擇
對楊梅樹苗的選擇是提高楊梅產量和質量的關鍵。在楊梅種植過程中,應該根據(jù)種植園區(qū)的土壤和氣候環(huán)境選擇合適的樹苗。要選擇品種純正、嫁接口愈合、苗干順直、無損傷的楊梅苗為宜。如當?shù)厝狈α挤N,可從外地引入嫁接苗木。引種時,要注意不同地區(qū)的氣候、土壤條件等,盡量選擇地域差異比較小的地方進行引種,以提高楊梅引種的成活率,可以先少量試種,成功后再推廣,切忌大規(guī)模盲目引種。起苗時,最好選擇無風的陰天或小雨天,這樣可減少苗木的水分蒸發(fā)。如遠距離運苗,則應用黃泥漿蘸根,后用稻草包扎護根,再用浦包或編織袋裝好,車上蓋一層防雨布,免受風吹、日曬,防止根部干燥和苗木發(fā)熱變質。
3楊梅的土、肥、水管理技術
3.1土壤管理
在楊梅種植過程中,要加強對土壤的管理。對幼齡楊梅,一般每年要除草3~4次;成齡的楊梅樹,除草、松土之外,每年或者隔年還應該翻耕,深度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楊梅栽種后要及時檢查,發(fā)現(xiàn)缺株,立即補植。如遇到干旱的天氣,則必須及時進行澆水;對于苗木根部出現(xiàn)松動的,要及時將土踏實,并適當添土,以穩(wěn)定楊梅苗。在楊梅園中,可間作其他的農作物,不僅可以增加農作物的產量,還可以通過不同作物之間的影響,促進楊梅的生長,提高土壤的利用率。需要注意的是,間作物不宜種植高稈作物,適應的作物有印度豇豆、烏豇豆、赤豆、綠豆等。
3.2水肥管理
楊梅新植幼樹,除定植時施用較多的長效基肥外,還可以等到楊梅成活之后追施速效性肥料,以滿足抽梢長葉的需要。另外,施好穩(wěn)果肥和壯果肥,穩(wěn)果肥一般用多元復合肥,壯果肥可以配合多元復合肥和有機肥,使楊梅生長過程中養(yǎng)料充足。最后,還應做好楊梅的覆蓋工作,由于楊梅幼苗受高溫干旱天氣容易致死,因此,在高溫干旱來臨前,要做好相應的抗旱管理,如果周圍有水源的,可以就地取水;如果水源不方便,則可以在苗木四周地面淺耕后搞好地面覆蓋。
4結語
楊梅是原產于我國的一種重要的作物,其耐受性較強,在我國的很多地區(qū)都有種植,尤其適應于山地種植。在種植過程中應該掌握種植技術要點,如楊梅的園地選擇、苗木選擇、水肥和土壤管理等,以提高楊梅產量和質量。
現(xiàn)代園藝·綜合版2016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