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大鵬
中國首屆『自然好書獎』2016年度十大自然好書
◎愛大鵬
2016年11月26日,首屆“大鵬自然好書獎”揭曉,《荒野游蹤·寫給大自然的情書》和《看不見的森林》分獲“華文原創(chuàng)大獎”和“國際作品大獎”。 除大獎外,“十大自然好書”中《繽紛的生命》榮獲年度學術獎、《大滅絕時代》榮獲年度遠見獎、《昆蟲記》榮獲年度版本獎、《雨蛙老師的趣味自然課》榮獲年度童書獎,同時《猿猴家書》榮獲科學普及獎、《檀島花事》榮獲在地關懷獎、《時蔬小話》榮獲自然生活獎、《十萬個為什么(第六版)》榮獲特別成就獎。
徐仁修/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4年7月
頒獎詞:自然的多樣和美麗,遠遠超出了我們人類的想象,一位作家數(shù)十年里行走世界各地,專注自然觀察與記錄,他用雋永生動的中文,細膩深情的鏡頭,為讀者呈現(xiàn)了大自然的生機、活力與大美,在自然退隱、生態(tài)惡化的年代里,這本富有靈性的自然之書能引領我們思考人與自然相處之道,并回憶起人與大地之間的詩意關聯(lián)。
[美]戴維·喬治·哈斯凱爾/著
商務印書館 2014年4月
頒獎詞:一片森林,數(shù)年觀測,細致入微的自然記錄里浸透著廣博的科學知識。在詩意的闡述中融匯成宏大的敘事,從一平米的土地洞見出了自然與人類的聯(lián)系。淵博的科學知識和普世的人文情懷,讓這部作品以不同文字在全球廣為傳播。
[美]愛德華·威爾遜/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6年5月
頒獎詞: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生命繽紛,可大家知道嗎?我們深圳有多少個物種?僅僅在陸地上生存的物種就接近3萬種。我們深圳是地球上最適宜生命生長的地區(qū)之一。在我們小小的大鵬半島上,植物物種數(shù)量就超過整個英國。被稱為“生物多樣性”之父的愛德華·威爾遜在他的作品里,講述了物種的起源、進化、分化與死亡,描繪了生物圈的復雜微妙,為我們打開了生物多樣性的大門。
[美]伊麗莎白·科爾伯特 /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5年5月
頒獎詞:物種的滅絕與進化,是地球上最驚心動魄的戲劇——科學家預測,到2050年,地球上有一半的物種將會滅絕或瀕臨滅絕。1962年,蕾切爾·卡森出版《寂靜的春天》,喚醒了全世界對生態(tài)環(huán)保問題的密切關注。50多年后,同樣是女性學者的伊麗莎白·科爾伯特推出了《大滅絕時代》,引起了全球對物種消亡的重視。
[法]讓-亨利·法布爾 /著
戚譯引/譯 天津人民出版社/果麥文化 2016年6月
頒獎詞:100多年前法國作家法布爾寫出了10卷本的《昆蟲記》,這是一部科學巨著,同時也是一部有著豐富美感和哲理的文學經(jīng)典。100多年里,已經(jīng)有數(shù)不清的各種譯本。2016年,由果麥文化執(zhí)行,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昆蟲記》配備了書中所有物種的學名對照表,并精心繪制83幅寫實插畫,設計排版富有創(chuàng)意,這本滲透出版人的一份心血的《昆蟲記》成為當代翻譯作品中的佼佼者。
[日]松岡達英/著 彭懿/譯
寧波出版社/蒲蒲蘭繪本館2015年11月
頒獎詞:在所有的課程里,自然課是最有趣的課程之一。優(yōu)秀的繪本作家松岡達英用妙趣橫生的筆法創(chuàng)造了一位雨蛙老師,這位老師知識廣博、風趣幽默、富有愛心。他組織各種小動物一起聽森林音樂會,去池塘救援其他生物,觀察一年的自然變化,開啟心智,給孩子們打開了一雙“自然眼睛”。
阿蒙/著
商務印書館 2014年4月
頒獎詞: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的蔬菜,是我們生活中最熟悉的食物之一。也許正因為太熟悉了,我們忽略了蔬菜的來龍去脈。一位大學教師用淺顯易懂的文字,風趣溫暖的故事、扎實豐厚的人文修養(yǎng),讓大家對蔬菜,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有了全新的了解。這本十分接地氣的作品為大家獻上了來自植物的問候。
張鵬/著
商務印書館 2015年12月
頒獎詞:自達爾文之后,我們對進化論就充滿了好奇。人類的近親猿猴如何形成社會組織、如何形成家庭構造,語言是如何發(fā)展出來,它們有著什么樣的愛恨情仇?從他們身上,如何理解我們人類自身?有一位科學家,把自己扮作一只有著淵博知識的猴子,用寫信一問一答的方式,將原本嚴謹枯燥的科學知識深入淺出地傳遞給了讀者。
劉華杰/著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年6月
頒獎詞:我們生活在世界上,需要用我們的五官去感知這個世界。要對腳下的土地,身邊的萬物,四季的變換,有一些關注和敬畏。如今的中國人,已經(jīng)開始走遍世界,觀光、旅游、購物、做生意。而北京大學一位研究哲學的教授,用一年多的時間,在夏威夷群島風餐露宿,記錄了當?shù)氐闹参锓N類、生態(tài)變遷和保護行動,實踐著他所倡導的“博物人生”。
少年兒童出版社 2014年7月
頒獎詞:1961年,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一套5卷本的書,初版即發(fā)行五百多萬冊,在后來的50多年里,這套書先后出版了6個版本,累計發(fā)行量超過1億冊,成為新中國幾代青少年的科學啟蒙讀物,影響無數(shù)青少年走上了科學的道路。相信在座的各位,
雖然年齡不同,都曾是這部書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