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琴 吳 峰 徐憲韜
(江蘇省揚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科,江蘇 揚州 225001)
藍芩口服液治療青年上氣道咳嗽綜合征引起的慢性咳嗽臨床觀察
徐 琴 吳 峰 徐憲韜
(江蘇省揚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科,江蘇 揚州 225001)
目的 觀察藍芩口服液治療青年上氣道咳嗽綜合征(UACS)引起的慢性咳嗽的療效。方法 將73例慢性咳嗽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35例以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方案,治療組38例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藍芩口服液治療,療程14 d。比較2組咳嗽改善率及咽部癥狀改善率。結(jié)果 咳嗽癥狀改善方面,治療組內(nèi)伴咽部癥狀患者總有效率(91.3%)優(yōu)于單純鼻部癥狀患者(80.0%,P<0.05);治療組伴咽部癥狀患者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伴咽部癥狀患者(72.7%,P<0.01)。治療組治療后咽痛、咽部異物感改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咽干癥狀改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藍芩口服液治療青年UACS引起的慢性咳嗽,對改善咽部癥狀、咳嗽有明顯療效,尤其對合并咽部不適所致的咳嗽效果更為顯著。
板藍根;黃芩;咳嗽;中藥療法
慢性咳嗽是呼吸科常見疾病之一,其咳嗽時間大于8周。對于胸部影像學無異常的慢性咳嗽常見病因有四大類:咳嗽變異性哮喘(CVA)、上氣道咳嗽綜合征(UACS)、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EB)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青年人群前三位病因分別為CVA、UACS和變應性咳嗽(AC)[1]。國內(nèi)2組在校學生慢性咳嗽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UACS占慢性咳嗽病因第1位[2-3]。2014-02—2015-12,我們采用藍芩口服液聯(lián)合常規(guī)西藥治療UACS引起的慢性咳嗽患者38例,并與常規(guī)西藥治療35例對照觀察,結(jié)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73例均為我科門診UACS引發(fā)的慢性咳嗽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齡21~39歲,平均(31.2±6.5)歲;病程2個月~1.2年,平均(5.2±2.1)個月;單純鼻部癥狀15例,伴咽部癥狀23例。對照組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齡22~44歲,平均(33.5±7.8)歲;病程2個月~1年,平均(4.5±1.3)個月;單純鼻部癥狀13例,伴咽部癥狀22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
1.2.1 診斷標準 符合《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09版)》[4]。單純鼻部癥狀:除慢性咳嗽外,僅僅有鼻部癥狀(打噴嚏、鼻塞、流涕);合并咽部癥狀:除慢性咳嗽外,還包括單純咽部癥狀(鼻后滴流感、咽后壁分泌物附著感、異物感、常清嗓、咽干、咽痛、咽癢等)、鼻部加咽部癥狀同時存在。
1.2.2 納入標準 ①年齡20~45歲,性別不限;②慢性咳嗽>3周,伴鼻部或鼻咽部癥狀、體征,無氣喘、發(fā)熱;③體檢肺部無啰音,胸部X線攝片正常;④能配合完成療程。
1.2.3 排除標準 ①年齡不符合;②存在其他疾患,且不能排除該疾患與咳嗽有關(guān);③不能服用藍芩口服液;④有嚴重鼻咽部惡性腫瘤,有嚴重心、腦、腎及免疫性疾患。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針對基礎疾患進行治療,如存在過敏因素加富馬酸酮替芬分散片(山東綠因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444)1 mg,每日2次口服;如有感染加用阿奇霉素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167)0.5 g,每日1次口服;如鼻竇炎嚴重可行鼻竇沖洗;如合并食管反流加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086)20 mg,每日1次口服,多潘立酮片(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10003)10 mg,每日3次飯前30 min服用。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藍芩口服液(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Z19991005)2支,每日3次口服,在咽部含服停留數(shù)秒后緩慢咽下。
1.3.3 療程及其他 療程均為14 d。所有患者戒煙、戒酒,禁食辛辣刺激食品。
1.4 觀察指標
1.4.1 慢性咳嗽程度評分 ①日間咳嗽評分標準。0分:無咳嗽;1分:1~2次短暫咳嗽;2分:2次以上短暫咳嗽;3分:頻繁咳嗽,但不影響日?;顒?;4分:頻繁咳嗽,影響日?;顒?;5分:嚴重咳嗽,不能進行日?;顒?。②夜間咳嗽評分標準。0分:無咳嗽;1分:僅在清醒或?qū)⒁胨瘯r咳嗽;2分:因咳嗽導致驚醒1次或早醒;3分:因咳嗽導致夜間頻繁驚醒;4分:夜間大部分時間咳嗽;5分:嚴重咳嗽不能入睡[5]。
1.4.2 咽部癥狀嚴重程度分級 依據(jù)患者主要癥狀進行分級,包括咽痛、咽干、咽部異物感,分為無(0分)、輕(1分)、中(2分)、重(3分)共4級[6]。具體見表1。
表1 咽部癥狀嚴重程度分級表
癥狀無(0分)輕(1分)中(2分)重(3分)咽痛無偶有輕度較明顯咽干無不思飲水咽干得飲緩解咽干思飲,得飲而不解咽部異物感無不明顯較輕重
1.5 療效標準
1.5.1 咳嗽療效標準 顯效:咳嗽消失或日間咳嗽、夜間咳嗽積分≤1分;有效:咳嗽仍存在,但日間咳嗽、夜間咳嗽積分減少≥2分;無效:咳嗽癥狀減輕不明顯,咳嗽評分無明顯變化[5]。
1.5.2 咽部療效的評價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3輯》[6]評價2組各項癥狀改善情況。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3;有效:癥狀減輕,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3且≤2/3;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或進一步惡化,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2/3。顯效+有效=總有效。
2.1 2組咳嗽癥狀療效比較 見表2。
表2 2組咳嗽癥狀療效比較 例
與本組內(nèi)單純鼻部癥狀比較,*P<0.05;與對照組伴咽部癥狀比較,△P<0.01
由表2可見,治療組伴咽部癥狀患者療效優(yōu)于單純鼻部癥狀,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伴咽部癥狀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伴咽部癥狀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2 2組咽部癥狀療效比較 見表3。
表3 2組咽部癥狀療效比較 例(%)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由表3可見,治療組治療后咽痛、咽部異物感改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咽干癥狀改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咳嗽是內(nèi)科常見病癥,國內(nèi)調(diào)查顯示因慢性咳嗽就診的患者,占同期門診總量的20%左右[7]??人约仁侨梭w的功能反射,也是防御機制,人體通過咳嗽反射可以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起到暢通氣道的作用。但是長期劇烈的咳嗽嚴重干擾了正常的日常生活、睡眠,部分患者出現(xiàn)聲音嘶啞、胸腹部不適,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國外研究也表明多數(shù)慢性咳嗽女性患者明顯受到尿失禁的困擾[8]。同時,慢性咳嗽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癥[9]。慢性咳嗽的原因很多,涉及多學科,常見的四大病因?qū)芏嗷鶎俞t(yī)院來說,無法開展相關(guān)項目,如痰中嗜酸粒細胞計數(shù)、24 h食管pH值檢測、支氣管激發(fā)試驗等,目前可根據(jù)相關(guān)臨床癥狀、體征以及相關(guān)的檢查后作出初步診斷,并進一步經(jīng)驗性治療。故根據(jù)各年齡階段發(fā)病特點不同及病因不同,有相對針對性治療更能有效。在西方UACS為最常見的慢性咳嗽病因,占慢性咳嗽24%~41%[10]。國內(nèi)2項研究顯示,青年慢性咳嗽病因中UACS最常見[1,3]。針對這類門診慢性咳嗽患者要重視UACS的診斷。UACS既往為鼻后滴流綜合征(PNDS),即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咽、喉等部位,導致以咳嗽為主要表現(xiàn)的綜合征,UACS除與鼻部疾患有關(guān)外,還與咽部疾患有關(guān),如慢性扁桃體炎、變應性咽炎、咽喉部新生物、喉炎等[4]。這些患者除咳嗽外,自覺有咽痛、咽干、咽部異物堵塞感等,而咽部的不適又刺激咳嗽進一步加重。
中醫(yī)學中慢性咳嗽屬于久咳、久嗽范疇?!毒霸廊珪た人浴分赋觥耙杂嘤^之,則咳嗽之要,止惟二證。一曰外感,一曰內(nèi)傷而盡之矣”,久咳多為內(nèi)傷,臟腑功能失調(diào),內(nèi)邪犯肺,肺失宣降,肺氣上逆作聲。史鎖芳概括UACS病位或以鼻竅,或以咽喉,或兩者兼顧[11],與西醫(yī)病名診斷不謀而合。其證型以風痰戀肺證及風痰郁熱證為多[12]。故治療上除調(diào)臟腑外,還需根據(jù)情況祛“邪”。UACS所致的慢性咳嗽以慢性咽炎居多。慢性咽炎中醫(yī)稱“梅核氣”,屬“風喉痹”范疇,多因邪熱入里、肺胃熱盛所致[13]。藍芩口服液由板藍根、黃芩、黃柏、梔子、胖大海等組成。板藍根清熱解毒,涼血利咽;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梔子瀉火清熱,涼血解毒;胖大海清肺化痰,利咽開音。諸藥合用起到清熱解毒、利咽消腫止咳之功效?,F(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板藍根的有效成分靛藍、靛玉紅、蒽醌類、板藍根多糖等對多種革蘭陽性球菌、革蘭陰性桿菌及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均具有抑制作用,同時還對白細胞、淋巴細胞總數(shù)降低的免疫功能抑制具有明顯對抗作用[14];黃芩主要含有黃酮、萜類化合物等成分,具有解熱、抗炎、抗微生物、抗氧化等藥理作用[15];黃柏對化膿性細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16];梔子的主要成分梔子苷有抗炎鎮(zhèn)痛、抗哮喘、抗病毒等作用[17];胖大??筛纳起つぱ装Y,對血管平滑肌也有收縮作用[18]。綜上所述,藍芩口服液有抗多種細菌、病毒、消炎、鎮(zhèn)痛、收縮血管平滑肌等作用,同時也可以調(diào)節(jié)血清白細胞介素2(IL-2)、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顯提高CD3、CD4、CD4/CD8等[14],從而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故藍芩口服液通過多方面協(xié)同作用達到改善UACS所致的慢性咳嗽。
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UACS患者中半數(shù)以上病例都伴有咽部癥狀,臨床常見于變應性和非變應性咽喉炎,少部分為食管反流刺激咽喉部引起的不適,而單純鼻部癥狀所占比例偏低。故應重視加強咽喉部疾患的處理。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治療組患者咽部局部癥狀明顯改善,咽痛、咽部異物感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咳嗽癥狀也得到進一步緩解,尤其對合并有咽部癥狀的慢性咳嗽療效顯著,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及單純鼻部癥狀組。同時有報道奧美拉唑聯(lián)合藍芩口服液治療咽喉反流比單用奧美拉唑可能有更好的療效[19]。以上結(jié)果驗證UACS所致的慢性咳嗽與咽部癥狀有一定的關(guān)系。故臨床加強對UACS所致的慢性咳嗽的咽部處理,重視上氣道的疾患,必要時請耳鼻喉科處理,對提高治療成功率尤為重要。
綜上所述, 藍芩口服液具有抗炎、抗病毒、鎮(zhèn)痛、調(diào)節(jié)免疫等作用,能改善青年UACS所致的慢性咳嗽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林芳,王浩彥.不同年齡慢性咳嗽患者病因分析和療效觀察[J].國際呼吸雜志,2011,31(23):1766-1769.
[2] 陳如沖,賴國方,劉春麗,等.廣州地區(qū)1087名大學生咳嗽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6,27(2):123-126.
[3] 馮蕾,楊宇路,泰華麗.青年人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診斷探討[J].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7,21(9):652-654.
[4]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09版)[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09,32(6):407-413.
[5] Karlsson JA .The role of capsaicin-sensitive c-fibre afferent nerves in the cough reflex[J].Pulm Pharmacol,1996,9(5-6):315-321.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3輯[M].北京,1997:158-159.
[7] 馬洪明,朱禮星,賴克方,等.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診斷探討[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03,26(11):675-678.
[8] French CT,F(xiàn)letcher KE,Irwin RS,et al.Gender differences i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complaining of chronic cough[J].Chest,2004,125(2):482-488.
[9] Dicpinigaitis PV,Tso R,Banauch G.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ugh[J].Chest,2006,130(6):1839-1843.
[10] Pratter MR.Chronic 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secondary to rhinosinus diseases (previously referred to as postnasal drip syndrome): ACCP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Chest,2006,129(1 Suppl):63S-71S.
[11] 曹治山,史鎖芳.史鎖芳治療上氣道咳嗽綜合征經(jīng)驗[J].浙江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5,25(3):217-219.
[12] 潘文超,趙蓓.上氣道咳嗽綜合征200例中醫(yī)證型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0,17(6):22-23.
[13] 張曉紅.藍芩口服液治療慢性咽炎臨床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34):8378.
[14] 張宏.藍芩口服液對慢性咽炎患者IL-2、TNF-α、免疫細胞亞群及臨床癥狀的改善作用研究[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3,22(2):125-127.
[15] 鄭勇鳳,王佳婧,傅超美,等.黃芩的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成藥,2016,38(1):141-147.
[16] 張博,張婷,王樹春.黃柏的化學成分、質(zhì)量分析方法及藥理作用研究[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29(10):1505-1507.
[17] 王剛.梔子苷鎮(zhèn)痛抗炎藥理作用分析[J].醫(yī)藥前沿,2013,(11):30.
[18] 趙國福.清咽茶加減治療慢性咽炎臨床觀察[J].陜西中醫(yī),2012,33(8):954-955.
[19] 高鴻明,何曉崢.奧美拉唑聯(lián)合藍岑口服液治療咽喉反流的療效[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1,38(12):82-83.
(本文編輯:李珊珊)
10.3969/j.issn.1002-2619.2016.10.017
徐琴 (1972—),女,副主任醫(yī)師,學士。研究方向:慢性氣道疾患。
R256.110.531
A
1002-2619(2016)10-1511-04
2016-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