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城西小學 陳徐焱
注重學習過程,累積基本活動經驗
江蘇省南通市城西小學 陳徐焱
作為“四基”之一的活動經驗是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財富之一,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突出學習的過程,讓學生親力親為,并在多樣的操作、觀察、交流、反思等活動中累積必要的活動經驗,為他們的自主探究和可持續(xù)學習打好基礎。
基本活動經驗;探究活動;親歷過程
針對過往的數(shù)學教學更多地偏向于傳授基本知識和培養(yǎng)基本解題技能的弊端,《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注重學生基本活動經驗的累積”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更多地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在豐富的探究活動中形成深刻的認識。本文結合教學實際,從幾個方面來談談幫助學生累積基本活動經驗的措施。
數(shù)學活動經驗的范疇比較廣泛,除了課堂上實際操作這部分累積的經驗之外,學生在觀察、交流等活動中也能有所觸動,形成有效的經驗儲備。當然這些活動都必須是學生親身參與的,實際教學中我們要創(chuàng)設條件開展多樣的活動,給學生的經驗儲備打好基礎。
例如在“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教學中,我首先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瓶子中裝有五分之四升的飲料,現(xiàn)在要將這些飲料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面對這樣的問題,學生自然想到了除法,可是怎樣用分數(shù)除以3呢?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后我請他們想辦法畫圖來表示,學生嘗試著用一個長方形表示1升,平均分成5份,再涂出其中的4份表示五分之四升飲料,之后將這些飲料平均分成3份的時候,他們采用了如圖1所示的方法,在肯定了這樣分的合理性之后,不少學生發(fā)現(xiàn)其實這樣的做法與五分之四乘三分之一的做法是一樣的。通過畫圖操作,學生找到了將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轉化為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的倒數(shù)的方法,也為之后的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累積了必要的經驗。
在這個案例中,畫圖成為了算理探索的突破口,當學生成功地畫出示意圖之后,他們發(fā)現(xiàn)這樣的算法與之前學過的分數(shù)乘法有異曲同工之處,于是學生自覺地將兩者聯(lián)系起來,完成了探究任務,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方法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學生同樣會借助于畫圖來尋求思路突破。
數(shù)學活動是學生抽象出數(shù)學活動經驗的基礎,但是在活動中,學生的投入程度和領悟程度也至關重要,只有深入地理解活動的原理、深入剖析活動的細節(jié),學生的認識才能深刻,學生的活動經驗才能進一步凸顯出來。
例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8厘米、5厘米和6厘米,現(xiàn)在將這個長方體分成兩個同樣的小長方體,其表面積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其表面積與原來相比最多相差多少?在獨立練習的時候,有些學生隨意地用8×5×2來計算表面積增加的部分,集體交流的時候,我引導學生先自己畫出一個長方體的示意圖,然后對照圖思考如何將長方體分成兩個同樣的小長方體,一段時間過后,我請學生代表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想法,學生走上臺來,用手勢表示了三種不同的分法,在大家表示贊同后,我提問學生:“不計算,你能知道怎樣分的時候增加的表面積最大嗎?”立即有學生指出分的時候要與最大的面平行,也就是說在平均分成兩部分之后,增加的面是原來長方體三個面中最大的面就符合題意。在這樣的思路下,學生經過計算驗證了這個觀點,并且在小結時得出結論:只要用長方體中最大的兩條棱相乘再乘2就能得到表面積最大增加多少,用最小的兩條棱乘2可以得到表面積最少增加多少。
在學生自己嘗試的時候,雖然有些人也畫了示意圖,但是他們并沒有深入地思考問題,尋找對應的數(shù)學模型,所以在之后的集體交流中,我以示意圖為依托,一步一步推進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從可以怎樣分到怎樣分增加的面積最大,再到抽象出計算的規(guī)律,學生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步步深入,同時他們在這樣的深入剖析的過程中也累積了基本的活動經驗,將這個數(shù)學模型固化在腦海中。
活動經驗的累積陣地不止于活動過程本身,當學生在活動現(xiàn)象的基礎上展開深入交流的時候,他們會將活動過程自動“重播”,而交流過程中學生對活動的回顧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去回顧和交流,在此過程中上升經驗。
例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教學中,課前我就請學生自己用硬紙片和膠帶做一個活動的正方體,課上我請學生將長方體模型展開,得到不同的展開圖,然后在小組中展示自己的展開圖,分類并交流這些展開圖的特點。學生在操作的基礎上有很多自己獨到的發(fā)現(xiàn),他們根據展開圖的排數(shù)的不同和每排小正方形個數(shù)的不同將展開圖分成了四大類,很快就抓住這些特點,記住了正方體展開圖的大概,之后研究的長方體的展開圖就更加輕松了,學生在小組中根據原來正方體的展開圖的樣式將長方體的面套用了進去。這樣的創(chuàng)新源于學生的小組交流,抓住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的特征,學生將長方體的展開圖移植到正方體上去,既省時省力,又有好的效果,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對于展開圖的印象相當深刻,對于數(shù)學研究的方法也累積了相當?shù)慕涷灒渲薪涣鞴Σ豢蓻]。
總之,活動經驗是學生后續(xù)數(shù)學學習的法寶,在適當?shù)臅r候調用這些經驗會推動學生的數(shù)學研究更加高效,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學習過程,注重學生的感悟,確保學生累積重要的活動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