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延婷,閆亞玲
(湖北省黃石市中心醫(yī)院,湖北 黃石 435001)
173例腫瘤患者藥品不良反應發(fā)生特點分析
伍延婷,閆亞玲
(湖北省黃石市中心醫(yī)院,湖北 黃石 435001)
目的 分析腫瘤患者發(fā)生藥品不良反應(ADR)的規(guī)律及特點,為臨床安全、合理用藥提供參考。方法 對醫(yī)院報告的173例腫瘤患者發(fā)生ADR的病歷進行匯總、歸納、統(tǒng)計和分析。結果 ADR患者女性遠多于男性;50~59歲患者占比最大;給藥途徑主要為靜脈給藥;涉及抗腫瘤藥、中藥注射劑和抗生素等,多西他賽、順鉑等抗腫瘤藥位居首位;臨床表現(xiàn)以胃腸系統(tǒng)和血液系統(tǒng)損害最常見。結論醫(yī)院應重視化學治療藥物的合理、規(guī)范使用,以降低腫瘤患者的用藥風險,減少ADR發(fā)生。
腫瘤患者;藥品不良反應;合理用藥
惡性腫瘤是我國及全球主要的公共健康問題,2011年,全國惡性腫瘤新發(fā)病 3 372 175例,發(fā)病率為250.28/10萬;死亡2 113 048例,死亡率為156.83/10萬[1]。我院腫瘤患者較集中,近年來腫瘤患者發(fā)生藥品不良反應(ADR)的報告數(shù)量一直占據(jù)全院報告總數(shù)的首位。筆者回顧性分析了我院收治173例腫瘤患者的ADR報告,并總結其ADR的發(fā)生特點及規(guī)律,為腫瘤患者安全、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檢索醫(yī)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填寫的腫瘤患者ADR報告,按國家ADR監(jiān)測中心因果關系判斷標準評價,共獲得有效病例173例,采用Excel軟件統(tǒng)計分析患者年齡、性別、藥物過敏史、給藥途徑、原患疾病、藥品種類、累及器官/系統(tǒng)及臨床表現(xiàn)、ADR報告類型及轉歸等信息。
2.1 患者基本情況
173例ADR腫瘤患者中,男55例(31.79%),女118例(68.21%),男女之比為1∶2.1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2.741,P<0.05);年齡 34~77歲,中位年齡55歲,詳見表1。
表1 ADR患者年齡與性別分布[例(%),n=173]
2.2 患者藥物過敏史、給藥途徑及原患疾病分布
173例ADR腫瘤患者中,既往有藥物過敏史18例(10.40%),無過敏史114例(65.90%),過敏史不詳41例(23.70%)。給藥途徑中靜脈給藥154例(89.02%),口服給藥13例(7.51%),其他給藥途徑6例(3.47%)。腫瘤患者原患疾病主要為乳腺癌和肺癌,詳見表2。
表2 ADR患者原患疾病分布(n=173)
2.3 涉及藥品種類分布
173例腫瘤患者ADR報告涉及抗腫瘤藥、中藥注射劑和抗生素等多個種類,其中抗腫瘤藥引發(fā)的ADR共124例,占71.68%,詳見表3。
表3 引發(fā)ADR的藥品種類、名稱及構成比(n=173)
2.4 累及器官/系統(tǒng)及主要臨床表現(xiàn)
ADR主要累及器官/系統(tǒng)為胃腸系統(tǒng)和血液系統(tǒng),由于部分患者同時累及多個器官/系統(tǒng),故實際發(fā)生例數(shù)大于ADR報告數(shù),詳見表4。
表4 ADR累及器官/系統(tǒng)及主要臨床表現(xiàn)(n=249)
2.5 ADR報告類型及轉歸情況
173例腫瘤患者ADR報告中,屬已知的一般ADR 162例(93.64%),嚴重ADR 8例(4.62%),新的ADR 3例(1.73%)。經(jīng)過停藥及對癥治療后,治愈 122例(70.52% ),好 轉 49例 (28.32% ),未 好 轉 2例(1.16%),無后遺癥及死亡病例。
我院就診人群中女性患者比例較高,173例腫瘤患者中原患疾病為乳腺癌、宮頸癌和卵巢癌的共82例,占比47.40%,故導致 ADR患者中女性遠遠多于男性。由表1可見,50~59歲患者占比最大(37.57%),其次為60~69歲(32.37%)。50歲以上中老年人群是惡性腫瘤的高發(fā)群體,中老年人身體機能減退、肝藥酶活性改變而對某些藥物的敏感性增高,藥物易蓄積而引發(fā)ADR[2]。
給藥途徑中靜脈給藥比例遠高于其他給藥途徑,靜脈給藥是腫瘤患者進行化學治療(簡稱化療)的主要給藥方式,注射劑的pH、微粒、內(nèi)毒素、賦形劑及藥物的配制、輸注過程等也較其他給藥途徑更易引起ADR[3]。臨床醫(yī)師應嚴格遵循藥品說明書要求用藥,避免因藥物用法用量不當、溶劑選擇不適宜等造成輸液ADR。
我院導致腫瘤患者ADR的藥物種類主要為抗腫瘤藥物,其中多西他賽和順鉑等細胞毒性抗腫瘤藥排名前列。紫杉類藥物、鉑類相繼成為臨床多種腫瘤治療的首選藥物,使用量大,藥物本身極易誘發(fā)ADR發(fā)生,導致其發(fā)生較多[4]。ADR累及系統(tǒng)/器官以胃腸系統(tǒng)損害和血液系統(tǒng)損害最常見,主要是胃腸黏膜、骨髓等增殖活躍細胞對抗腫瘤藥物的作用,尤其是細胞毒藥物較敏感的緣故[5]。
多西他賽又名多烯紫杉醇,是紫杉烷類抗腫瘤藥物,上市劑型為多西他賽注射液,該制劑中使用Tween-80為溶劑,有一定毒副作用,且多西他賽在含水溶液中易發(fā)生降解,不易保存[6]。多西他賽是我院近年來用藥金額最大的抗腫瘤藥,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應是其最常見ADR,41例多西他賽ADR患者中有23例血液系統(tǒng)損害和11例胃腸系統(tǒng)損害。開發(fā)多西紫杉醇的新劑型有助于降低ADR的發(fā)生率,目前臨床研究熱點制劑主要有脂質體、納米粒、微乳劑和膠束載體等,通過增加多西他賽在溶劑中的溶解度,以減少藥物的使用劑量,利用新劑型的靶向特性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但若要實現(xiàn)大規(guī)模臨床應用還需一些關鍵性突破。
順鉑是第1代金屬鉑類藥物,因其抗癌譜廣、活性高成為我院近年來用藥數(shù)量最大的抗腫瘤藥。我院22例順鉑ADR患者臨床表現(xiàn)全部為胃腸系統(tǒng)損害(15例)和血液系統(tǒng)損害(7例),高度致吐性和白細胞減少是其最突出的ADR。由于順鉑口服無效,臨床使用多為注射液,在光照下順鉑溶液會發(fā)生光水合反應和光氧化反應,最終析出金屬鉑,這也是鉑族化合物的特征[7]。故臨床使用順鉑時應注意避免光照,盡量采用遮光袋和避光輸液器,同時在用藥前應預防性使用止吐藥,以減輕消化道反應。
綜上所述,腫瘤患者ADR的發(fā)生與多種因素相關,臨床醫(yī)務人員應高度重視腫瘤患者化療的潛在風險,應考慮腫瘤患者年齡偏大、體質機能差、用藥種類多、情緒抑郁等特點合理選用藥物品種、劑量、溶劑及給藥途徑,用藥前有針對地實施常規(guī)預處理,用藥期間控制滴注速度,用藥后應定期檢測患者血液指標,根據(jù)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做好針對性的防治措施,一旦出現(xiàn)ADR要及時救治,降低藥物造成的傷害,提高腫瘤患者化療的安全性和療效。
[1]陳萬青,鄭榮壽,曾紅梅,等.2011年中國惡性腫瘤發(fā)病和死亡分析[J].中國腫瘤,2015,24(1):1-10.
[2]李海榮,董利紅.抗腫瘤藥致不良反應473例分析[J].中國藥房,2014,25(10):926-928.
[3]錢 錦,張 樹,吳俊華,等.422例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分析[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3(7):915-920.
[4]張紅銀,吳映蓉.我院420例抗腫瘤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中國藥業(yè),2013,22(21):52-54.
[5]劉加濤,金 亮,汪燕燕,等.我院抗腫瘤及輔助治療藥物不良反應164例分析[J].中國藥物警戒,2012,9(3):184-186.
[6]趙 穎,王 芮.抗腫瘤藥物多西他賽研究進展[J].中國藥業(yè),2014,23(10):87-89.
[7]王麗春.我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抗腫瘤藥物不合理用藥分析[J].中國藥業(yè),2013,22(3):21-22.
R954;R969.3
A
1006-4931(2016)02-0100-03
伍延婷,大學本科,主管藥師,主要從事醫(yī)院藥學工作,(電子信箱)chendifu82@163.com;閆亞玲,大學本科,主管藥師,主要從事醫(yī)院藥學工作,本文通訊作者,(電子信箱)yyl20140331@163.com。
201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