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全職媽媽,兒子軒軒今年三歲,我從休完產(chǎn)假后就自己帶寶寶,陪寶寶一起成長。
為人父母,雖說是照顧孩子,但其實也是第一次經(jīng)歷,很多東西不會,一切都是第一次,既興奮又好奇。從寶寶第一次開口說話叫“爸爸媽媽”,到現(xiàn)在步入幼兒園,每一天都感覺是多姿多彩的??赡苁亲约旱男愿駥儆趦?nèi)向型的,所以寶寶也是很溫和、很乖巧,他和小朋友相處時,被小朋友搶走玩具后表現(xiàn)出來的反應不是很強烈,不會像有些小朋友那樣去搶和打,只會說“不要搶我的東西”“還給我”,或是哭著喊媽媽。我以為是因為平時都是我一個人帶,寶寶缺乏安全感。所以我每次都是積極回應他,幫助他要回玩具,除此之外并沒有去要求寶寶遇到被搶玩具時去回搶,我覺得孩子性格本身就不是強勢型,硬是逼他去做一個強者他會很辛苦,甚至痛苦。再說,孩子的世界有他們自己的準則,只要孩子沒有受到傷害,一切都應該交由他們自己去協(xié)商解決,順其自然比較好。
去年9月份,寶寶開始上幼兒園了,一開始我挺擔心,不是怕寶寶不會吃飯,更多的是擔心寶寶這樣溫和的性格在學校會被其他小朋友欺負。開學第一周,每天一放學我就會問寶寶在學校的情況,問他有沒有被小朋友欺負,寶寶說有,是經(jīng)常一起玩的一個小朋友。那個小朋友平時就很霸道,總是喜歡故意碰撞軒軒。我聽了心里非常心疼,可能之前一直陪著寶寶,知道他就算被欺負也不會受多大傷害。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他成天跟小朋友在一起,不在我跟前,我一聽說他被欺負,就忍不住胡思亂想。我對寶寶說:“如果那個小朋友再打你,你就告訴老師或是你也打他,他打你哪里你就打他哪里?!币婚_始老公是反對的,讓我不要這樣教孩子打架,但他聽寶寶說被欺負的次數(shù)多了,心里也會很難受,就默許了我這樣的教法。與此同時,我也和幼兒園老師積極溝通,后來老師把他們的位置分開來了。
每天回到家后,我仍然會和寶寶聊聊天,說說知心話,詢問在學校的一天是怎么過的,慢慢引導他不要怕這怕那,膽子要大一點,不要去惹事,但也不要怕事,能夠自己處理的盡量自己解決,如果真的被小朋友打了,也不要一味地去躲避忍讓,該講道理就講道理,實在講不了道理的時候,還擊也是被允許的。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先天和后天養(yǎng)成都是有關(guān)系的,性格內(nèi)向些的,我們要盡量去引導他,讓他認識到自己被欺負時要怎么樣去保護自己。我是以這樣一種心態(tài)來要求孩子在以后的成長路上來改變自己。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性格,太強勢的孩子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也不能對對方的家庭教育指手畫腳,我們能做的就是教育好自己并不那么強勢的孩子,在面對他們時,能夠堅定而不懦弱,能夠有效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