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筆者所在醫(yī)院凝血實驗室不合格標本產(chǎn)生的原因,針對問題產(chǎn)生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標本的合格率。方法 對2015年1月~6月筆者所在科室送檢凝血標本16份凝血標本進行統(tǒng)計及原因分析。結果 通過分析老年患者血標本凝血的原因并采取相應護理對策后,2015年7月~12月,本科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抗凝血標本334份,發(fā)生血標本凝血9份。結論通過與臨床醫(yī)生聯(lián)系和及時溝通,針對不合格標本產(chǎn)生的原因?qū)ψo士進行培訓,讓每位醫(yī)務人員都知道不合格凝血標本對結果的影響,從而提高標本合格率。
關鍵詞:凝血標本;不合格原因;解決對策
臨床上為老年患者采集血標本時,常發(fā)生血標本凝固,再次抽血給老年患者增加痛苦。2015年1月~6月,我科干部保健病區(qū)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抗凝血液檢查標本337份,其中16份發(fā)生凝血,現(xiàn)將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凝血標本16份,其中80~99歲10份,占62%;70~79歲4份,占25%;≤69歲2份,占4%。
2 凝血原因
2.1老年患者因素
2.1.1血管因素老年人的管壁彈性不足,部分老年患者皮下脂肪比較少,血管主要位于表淺,皮膚很容易松弛,彈性纖維以及平滑肌少,所以靜脈管容易變薄,滾動新非常大,采血針很難一次刺入血管[2];老年患者靜脈血管細小、靜脈壓力不足,使采血時間延長,導致凝血;靠擠壓穿刺部位上方使血液間斷地被擠入注射器內(nèi),致采血時間延長,造成凝血。本組因老年患者血管因素造成標本凝血6份。
2.1.2老年患者配合度低老年患者中很多都是重癥患者,他們或神志不清或者是癡呆,采血的過程中情緒也比較緊張,有時候會不斷掙扎,導致血漿成分出現(xiàn)變化,如出現(xiàn)血凝、血小板增加等現(xiàn)象,血液凝固性會因此增強。本組因老年患者穿刺不配造成標本凝血3份。
2.2護士因素
2.2.1護士操作不當 護士由于專業(yè)素質(zhì)不過硬,采血過程中動作過慢,導致血液在注射器中發(fā)生凝固現(xiàn)象,抽血過程時間太長,血液注入抗凝真空采血管后未立即輕輕搖勻或搖勻時間不夠,血標本沒有能夠與抗凝劑充分混勻;主要原因是因為護士操作技術不怎么熟練。本組由于護士操作的因素造成有兩份標本出現(xiàn)凝血現(xiàn)象。
2.2.2標本血量與抗凝劑搭配比例不恰當 當前我國醫(yī)院臨床上所選用的真空采血管都是已經(jīng)加好抗凝劑的,凝血4項真空管中的抗凝劑枸櫞酸,鈉是鈣離子的快速凝合劑,可以實現(xiàn)對凝血因子的凝血作用,同時降解凝血因子VⅢ,將血液稀釋,所以必須要嚴格按1:9比例進行抗凝配置[3]。本組出現(xiàn)3份因采血量與抗凝劑比例不當造成標本凝血。
2.2.3沒有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送檢標本 當標本擱置的時間過長,細胞壁所具有的通透性也會相應增加。本組血標本中出現(xiàn)一份凝血標本,原因是來自新護士的不熟練,標本放置于室溫下的時間距離抽血樣本的時間超過了5 h。
2.3采血器具不合格 真空采血管內(nèi)抗凝劑劑量不足,血標本與抗凝劑未完全混勻,無法發(fā)揮抗凝作用;真空管如果漏氣負壓不足,抽血時血流相對緩慢,會延長采血時間,導致凝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本組因采血器具不合格造成標本凝血2份。
3 護理對策
3.1提高靜脈采血一次成功率
3.1.1給予老人必要的心理輔導,盡可能保證靜脈采血一次成功,減少或者避免采血時間過長現(xiàn)象的發(fā)生,可以使老年患者血標本凝血率得到降低。因此為確保抽取血標本的成功,在采血前應該要與老人加強溝通,給予其必要的心理輔導,讓老人了解采血的目的以及注意事項、配合要點等,贏得老人的支持。
3.1.2選擇血管一般首選用肘正中靜脈為宜,此處脂肪層較薄、老年患者末梢血管纖維化無彈力,靜脈質(zhì)地硬且脆,穿刺時易滾動,因此進針時應先皮下再進斑管,穿刺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穿透血管,對肥胖皮下脂腹、血管位置深血管細的患者,應先摸準血管方向,以30°~45°角進針,水腫患者應先將皮下組織間液揉推開,使血管充分顯形再進針,爭取一次成功[5]。
3.1.3預見性處理 對未進食、腹瀉的老年患者進行采血,在不影響樣本質(zhì)量的情況下,可以讓患者喝些溫開水或者是牛奶之類的飲品,以提高血容量,使血液粘稠度得到降低,使血液流入注射器的速度加快。
3.2規(guī)范采血操作
3.2.1血標本與抗凝劑混勻充分 采血完后,要將采血管帽和注射器針頭立即取下,將血液沿管壁緩緩注入抗凝管,并立即用塑料塞將試管塞緊,然后緩慢上下顛倒真空管6~8次(真空管呈90°),使血標本與抗凝劑混勻充分,但不可用力搖晃,以免人為造成紅細胞破壞而發(fā)生溶血。
3.2.2嚴格掌握血標本量 根據(jù)檢驗要求確定所需要的血量標本,采血量一定要到真空管血量的刻度線,避免采血量不足。將采血樣本注入真空采血管內(nèi)的過程中要注意液面的刻度,以免因為注入量過多而出現(xiàn)血液凝固現(xiàn)象。
3.2.3血液抽吸及注入試管要規(guī)范 抽吸血液時要注意千萬不可以直接將注射器的活塞推到4~5 ml處,而應該要慢慢將活塞抽動,使血液能夠借助負壓進入注射器內(nèi);將血液注入試管的過程,試管要保持一定的傾斜角度,使注射器乳頭與試管壁貼近,慢慢注入。
3.3確保采血器具合格 在進行采血前,必須要對真空采血管進行檢查,確保其質(zhì)量過關:①看表面是否有裂痕是否出現(xiàn)破損;②要注意抗凝劑劑量是否符合相關標準,橡皮塞是否有松動現(xiàn)象;③在粘貼標簽時,要注意不要將真空采血管外標簽上的血量刻度擋??;④要配置專人進行真空采血管的管理,有計劃的領取真空采血管,防止久置導致采血管負壓不足;遇到質(zhì)量問題及時與器材科聯(lián)系。
3.4及時將血標本送檢 采血完成后,必須及時將血標本送檢。在室溫的條件下,血標本放置的時間不超過2 h,4℃下放置的時間不超過6 h,有些標本要求在30 min內(nèi)送檢(如血氣分析等),以免放置過久發(fā)生凝血;送檢過程中勿劇烈搖晃、震蕩,防止標本凝集。
3.5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zhì) 血標本的采集是護理人員工作的內(nèi)容之一。護士長要經(jīng)常給予科室護士專業(yè)知識以及技能的指導,提高其專業(yè)能力,同時應該要強化護理人員的責任心,以及血標本質(zhì)量控制意識,全面提高其綜合素質(zhì)。
4 結果
通過分析老年患者血標本凝血的原因并采取相應護理對策后,2015年7月~12月,本科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抗凝血標本334份,發(fā)生血標本凝血9份,較前大大降低,見表1。
5 小結
提高靜脈采血一次成功率、規(guī)范采血操作、把好采血器具的合格關、及時送檢血標本、提高護士的素質(zhì),是提高血標本采集質(zhì)量的關鍵。
參考文獻:
[1]任定玉.規(guī)范血標本采集送檢流程的運用和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9,9(7):27-28.
[2]梁金玉,楊巍.避免用真空試管采集血標本發(fā)生溶血法介紹[J].護理研究,2004,18(11):1973.
[3]司寧波,陳素珍.血常規(guī)分析前的質(zhì)量控制[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13(8):1321-1322.
[4]李淑麗 .對老年患者血液標本取材的護理干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32):114-116.
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