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測定喀什市農田土壤中的重金屬Cr、Cu、Pb、Zn、Cd含量,利用單因子污染指數(shù)法和內梅羅綜合污染指數(shù)法,結合喀什市土壤背景值及國家標準(GB 15618-1995),進行重金屬污染評價。結果表明,喀什市農田土壤中重金屬Cr、Cu、Pb、Zn的含量分別為109.6、36.9、34.3、100.1 mg/kg,Cd未檢測出。以國家土壤環(huán)境質量標準(二級)為標準評價,各元素的污染指數(shù)排序為Cr>Zn>Cu>Pb,綜合污染指數(shù)為0.465,污染程度為安全。
關鍵詞: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評價
中圖分類號:X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15-3891-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15.021
Abstract: This Based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Kashgar in the farmland soil heavy metal Cr,Cu,Pb,Zn,Cd content,using the single factor contaminant indexmethod and inside Nemerow Pollution Index method,combined with a predominantly soil background values and national standard(GB15618-1995),heavy metal pollution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ity of farmland soil heavy metal content of Cr 109.6 mg/kg,Cu 36.9 mg/kg,Pb 34.3 mg/kg,Zn 100.1 mg/kg,however,Cd was not detected. With the state soil environment quality standard(level 2) as evaluation standard, the pollution index of each element ordering for Cr>Zn>Cu>Pb,the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is 0.465,pollution levels for safety.
Key words: farmland soil; heavy metal;pollution;evaluaton
土壤是土地資源的主要物質基礎,其稀缺性、非可再生性等特點決定了土壤承載量的有限性[1,2]。土壤一旦遭受重金屬的污染,由于重金屬污染的特點以及重金屬不易在生物體內循環(huán)和能量中分解,所以很難治理和恢復。此外,土壤中的重金屬在通過食物鏈傳遞過程的富集和放大效應,最終將影響人類的健康[3]??κ彩惺堑貐^(qū)重要的糧食、蔬菜生產基地,其土壤環(huán)境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全市和周邊地區(qū)居民的健康[4]??κ彩修r田土壤污染分析研究可以對喀什地區(qū)提供參考依據,對評價重金屬在實際環(huán)境中的影響和預測農田土壤重金屬的污染趨勢和經濟特區(qū)建設具有理論和實際意義。
1 研究區(qū)概況
喀什市地理位置坐標為東經73°20′-79°57′,北緯35°20′-40°18′[5]。地形特點是北高南低,地貌上則屬于喀什噶爾河流域沖積平原。由于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原因,喀什市的自然成土過程比較弱,在自然成土過程和人為熟化過程的作用下,形成了棕漠土、灌淤土、灌淤風沙土、灌淤棕漠土等主要土壤類型,以灌淤土為主,農田區(qū)形成的土壤類型基本上都是土層深厚的灌淤土[6,7]。
喀什市行政區(qū)所轄土地總面積為1 394.79萬 hm2,約占新疆土地總面積的1/12,其中耕地總面積1.23萬hm2,人均耕地面積為800 m2[5,8],是中國優(yōu)質商品棉重要生產基地,同時也是瓜果之鄉(xiāng),現(xiàn)有林果地面積25.6萬hm2,是全國最大的干鮮果基地[9]。
2 樣地布設與樣品采集
按照我國《農田土壤環(huán)境質量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的規(guī)定確定監(jiān)測單元,土壤采樣點以能代表監(jiān)測區(qū)土壤環(huán)境質量為原則進行布設,首先在研究區(qū)地圖上選定典型樣區(qū),經過野外實地考察后確定采樣點,采樣點的選擇標準是它能夠代表所選監(jiān)測區(qū)或監(jiān)測地段的土壤質量,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樣點采集0~20 cm的表耕層土壤。在采集過程中每個樣品都進行了GPS精確定位,共選擇了20個具有代表性的采樣點。具體采樣原則為:①在土壤環(huán)境好的區(qū)域調制采樣點;②避免在住宅、路旁、溝渠等有人為干擾明顯地點采樣;③以具有代表性的樣點為中心,以其周圍半徑100 m的區(qū)域內采集3~5個土壤樣品,將采集的樣品混勻后用四分法取約1 kg作為該點的土壤樣品;④研究區(qū)所有土地利用類型中都有樣點的布設,采樣點的具體位置見圖1所示。
采樣時間為2013年4月,根據調查總體的特點采用梅花五點法進行取樣,用木鏟刀將樣點表層0~20 cm耕層土壤取出后混勻,每個樣品經登記編號后,及時放在樣品盤上并平鋪成厚度很薄的一層,置于干凈處自然風干,研磨過100目篩、備用。采用HNO3-HF-HClO4消解法制樣、備測。
3 評價依據
3.1 土壤污染評價方法
土壤污染評價以國家土壤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 15618-1995)二級標準值為參考標準,見表2。
單因子指數(shù)法是目前國內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其計算公式為:
Pi=Ci /Si (1)
式中,Pi為土壤中污染物i的環(huán)境質量指數(shù);Ci為污染物i的實測濃度(mg/kg);Si為污染物i的評價標準(mg/kg)。
為全面反映各污染物對土壤的不同作用,突出高濃度污染物對環(huán)境質量的影響,采用內梅羅綜合污染指數(shù)法對土壤環(huán)境質量進行評價,計算公式為:
P綜=[■]■ (2)
式中,(Ci/Si)max為土壤污染中污染指數(shù)最大值;(Ci/Si)ave為土壤污染中污染指數(shù)的平均值。
3.2 土壤質量分級
根據土壤的應用功能和保護目標,將土壤環(huán)境質量分級,用以表明不同土壤質量的好壞。通過計算綜合污染指數(shù)并按照我國農業(yè)部頒發(fā)的行業(yè)標準《農田土壤環(huán)境質量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中的分級方法,將農田土壤污染水平分為安全、警戒、輕污染、中污染、重污染5個等級,具體分級標準見表3。
4 結果與分析
由表4可知,Cr的含量范圍為76.1~143.1 mg/kg,均值109.6 mg/kg,標準差75.88 mg/kg,變異系數(shù)0.692,是喀什背景值的2.37倍,中國土壤平均值的2.03倍;Cu的含量范圍為18.7~40.1 mg/kg,均值36.9 mg/kg,標準差27.20 mg/kg,變異系數(shù)0.737,為喀什背景值的1.44倍,中國背景值的1.85倍;Pb的含量范圍為22.3~62.4 mg/kg,均值34.3 mg/kg,標 準差12.00 mg/kg,變異系數(shù)0.349,為喀什背景值的1.53倍,中國背景值的1.45倍;Zn的含量范圍83.0~154.2 mg/kg,均值100.1 mg/kg,標準差85.05 mg/kg,變異系數(shù)0.849,為喀什背景值的1.59倍,中國土壤平均值的1.48倍。
綜上表明,研究區(qū)土壤中的重金屬元素,Cr、Cu、Pb、Zn四種元素含量均高于喀什地區(qū)土壤元素背景值,也高于中國土壤平均值,以該區(qū)背景平均值作為比較標準,重金屬含量超過背景值倍數(shù)由高到低依次為Cr>Zn>Pb>Cu。
由表5可知,通過計算列表得到Cr、Pb、Cu、Zn這4種重金屬的單項污染指數(shù)都小于1,沒有出現(xiàn)超標現(xiàn)象;Cr、Pb、Cu、Zn這4種重金屬的綜合污染指數(shù)都小于1,沒有出現(xiàn)超標現(xiàn)象;這4種重金屬的土壤質量等級為安全級別??κ彩修r田土壤尚屬安全等級。
由圖2可知,人類活動已對喀什市農田土壤的化學組成產生了明顯的影響。Cr、Cu、Pb、Zn的平均含量超過喀什市背景值,與全國土壤背景值相比,Cd、Cu、Zn、Cr的平均含量均超過背景值,其中Cr的值為中國背景值的2.03倍。這表明人類農業(yè)活動使喀什市農田土壤質量受到影響,土壤已受到重金屬的污染。
5 小結與討論
1)從各采樣點的測定結果來看,Cr、Cu、Pb、Zn均超過喀什地區(qū)土壤元素背景值,說明Cr、Cu、Pb、Zn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Cr和Zn的污染最嚴重,都在某一區(qū)域呈現(xiàn)嚴重的污染,這主要與這一地方的工業(yè)污染有關,Cr的最大值為中國背景值的2.65倍,但卻沒有超出《土壤質量環(huán)境標準》中的二級標準,通過以上對喀什市農田土壤重金屬的單因子評價和多因子評價,兩者平方公里結果基本一致,即總體來說喀什市的農田土壤質量現(xiàn)狀良好,但土壤中Cr和Zn兩種重金屬濃度高出背景值,表明土壤已受到這兩種重金屬的污染。
2)新疆各大城市之間多以荒漠和戈壁相隔,城市圍繞綠洲,交通不便,經濟發(fā)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差異較大,造成喀什地區(qū)主要大型企業(yè)都集中在喀什市,即使在現(xiàn)階段實施產業(yè)轉移或產業(yè)轉型,也因為交通問題,許多大型企業(yè)仍附著在喀什市周邊,污染威脅長期存在。加之城市規(guī)劃中生產區(qū)和生活區(qū)沒有合理的緩沖地帶,缺乏足夠的防范措施等造成區(qū)域內生產和生活中重金屬污染交叉重疊。此外,喀什市處于嚴重缺水的西北干旱地區(qū),污水灌溉現(xiàn)象比較嚴重,污灌使土壤中Cr、Cu、Pb、Zn等重金屬含量增加,調查地點附近大大小小磚廠較多,對周圍農田作物生長有一定的影響,污染現(xiàn)象比較明顯,加之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都導致土壤重金屬污染增加。
3)雖然喀什市農田土壤尚屬安全等級,但數(shù)據圖表顯示喀什市農田土壤重金屬有所累積,這說明土壤存在一定的污染風險,在農業(yè)生產過程中應根據各鄉(xiāng)鎮(zhèn)的具體狀況,結合喀什自然條件特征及作物生理特性,選擇適宜的作物種類,注重農藥化肥等的合理使用,合理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確保農產品品質以及經濟與環(huán)境效益。
參考文獻:
[1] 張繼舟,王宏韜,倪紅偉,等.我國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現(xiàn)狀、成因與診斷方法分析[J].土壤與作物,2012,1(4):212-218.
[2] 周世偉,徐明崗.磷酸鹽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研究進展[J].生態(tài)學報,2007,27(7):3043-3050.
[3] 陳 濤,常慶瑞,劉 京,等.長期污灌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及潛在環(huán)境風險評價[J].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2,31(11):2152-2159.
[4] 孟 飛,劉 敏,史同廣.上海市農田土壤重金屬的環(huán)境質量評價[J].環(huán)境科學,2008,29(2):428-433.
[5] 綦群高,邵戰(zhàn)林,谷 輩.南疆三地州新農村建設的幾個重要問題[J].新疆社科論壇,2007(7):12-13.
[6] 吐拉尼沙·買合木提,鄺作玉,阿依孜木姑·馬木提,等.喀什地區(qū)鹽堿耕地改良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0,16(10):61-62.
[7] 阿達來提·吐爾迪.加快喀什葛爾河流域水資源管理從傳統(tǒng)水利向現(xiàn)代水利轉變的探討[J].水利技術監(jiān)督,2010(6):43-44.
[8] 袁衛(wèi)民.對促進喀什市商貿流通業(yè)發(fā)展的思考[J].新疆財經,2009(6):61-68.
[9] 趙 曦,馮永寬.新疆喀什地區(qū)貧困狀況調查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2005(2):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