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即耳中鳴響,是聽覺器官對聲音的幻覺,中醫(yī)稱“聊秋”?;颊咦杂X耳內(nèi)有各種聲響,如風吹、雷鳴、鈴聲等。這些聲響可單獨出現(xiàn),或多種并存,或隨時間變化。
耳鳴雖然說起來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它對人體的危害不容忽視。首先,耳鳴能夠影響人的聽力。俗語講“久鳴多聾”,在多數(shù)情況下,耳鳴會產(chǎn)生漸進性聽力下降,高頻聽力尤甚。其次,耳鳴會影響人的精神生活。一旦患有耳鳴,可使患者出現(xiàn)一系列精神和心理障礙,如失眠、健忘、性格改變、抑郁、焦慮等。嚴重耳鳴者還會促使患者心態(tài)失衡、內(nèi)分泌失調(diào)、免疫力低下,易誘發(fā)其他疾病。
對于耳鳴,積極的治療是一方面,再者我們也可以通過自我按摩的方式來進行緩解。自我按摩療法是中醫(yī)特色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患者自己用手或肢體的其他部位,或借助一定的器具,在體表做規(guī)范性的動作,以防病治病的一種治療方法。作為一種自然療法,對于耳鳴的治療可達到疏通局部經(jīng)氣、活血化瘀、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的作用。
緩解耳鳴的自我按摩手法
1. 鳴天鼓
雙手掌心緊按耳朵孔,中指和食指放在頭后枕部輕輕叩擊,使耳內(nèi)隆隆如聞鼓聲,每次叩擊36下。
2. 點按鼓膜
雙手食指輕輕插入耳孔,使耳道完全閉塞后突然拔出;或雙手掌心緊壓耳郭后突然拔開,可感到鼓膜活動及耳內(nèi)“嘣嘣”作響,每次20下。
3. 推擦耳郭
將手掌放在耳部前面,平貼在臉上,均勻用力向后推擦,擦過耳后,再從耳后將耳郭帶倒向前推擦,反復18次,以兩耳出現(xiàn)熱感為好。
4. 摩耳輪
用食指、拇指沿耳輪邊緣上下來回摩擦36下,至耳郭發(fā)熱。
5. 揉耳垂
以雙手食指、拇指指腹,分別提揉雙耳垂,先輕輕捏揉耳垂半分鐘,使其發(fā)紅發(fā)熱,然后揪住耳垂向下拉,再放手,讓耳垂回復原形,重復10次。
6. 按揉翳風穴
以雙手食指指腹按揉耳后的翳風穴(位于耳垂后方,當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持續(xù)2分鐘~3分鐘。
7. 按揉“門、宮、會”
“門、宮、會”是耳部的3個穴位,分別指耳門穴、聽宮穴和聽會穴。耳門穴位于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狀突后緣,張口有凹陷;聽宮穴位于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后方,張口有凹陷;聽會穴位于耳屏間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狀突的后緣,張口有凹陷。以雙手食指指腹從上而下依次按揉這些穴位,每穴持續(xù)2分鐘~3分鐘。
8. 十指拿推,順摩耳
十指環(huán)屈成耙形,從前額往后拿推,經(jīng)枕骨向下,十指并攏,橫掌著力兩耳前后,至頸椎分手到前項喉結(jié)收,掌心順摩耳。如此反復進行50下。
自我操作四注意
1. 準確認真地尋找到穴位和相應的治療部位,采取一個自我感覺舒適、放松的體位,按照手法操作要領進行操作。
2. 操作時要按照自身體質(zhì)狀況,根據(jù)自己身體耐受力來調(diào)整手法力氣的大小,切忌施用暴力。操作頻率不宜過快,以防消耗體力過多,產(chǎn)生疲勞。
3. 自我按摩療法通常以1個月~2個月為1個療程,療程中間可以間隔3天~5天。
4. 在過度疲勞和過饑、過飽的狀態(tài)下,不適宜應用自我按摩療法治療。